蒲澤敏
摘 要:為展現(xiàn)高校自身的發(fā)展歷程和辦學特色,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建立校史展覽館。如:北京大學校史館于1998年百周年校慶時奠基,2001年9月落成,2002年5月4日正式開放。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zhàn)^名;四川大學校史館于建校110周年(2006年8月)建成;重慶大學校史館始建于1999年,新館落成于2004年,在2009年重慶大學八十周年校慶,校史館進行新的改建及資料補充,以新的面貌展示重慶大學的歷史。在很多高校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調(diào)查(建設校史館之前):問即將畢業(yè)學生所在學校的歷史問題,很少有人能夠比較完整的答出來。本人全程設計并指導了攀枝花學院的校史館施工,就此項目的設計嘗試和心得體會進行過程性的分析與解析。
關(guān)鍵詞:校史館;展示設計;空間
一、項目背景與基本概況
攀枝花學院位于四川省西南地區(qū)鋼鐵工業(yè)基地“釩鈦之都”,始建于1983年,也是教育部部署在川西南、滇西北以工為主的唯一一所地方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一直以來很注重特色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獨特的地域文化和中亞熱帶氣候特征營造校園自然環(huán)境。學校以“明德礪志、博學篤行”為校訓,大力弘揚校園文化主旋律。為迎接攀枝花學院30周年校慶,更好的展示學校歷史和地域文化特色,學校決定建設攀枝花學院校史展覽館。
二、校史館建筑選址(見圖1-1)及設計任務書
將行政樓左側(cè)的空地規(guī)劃建設成攀枝花學院校史展覽館,主要考慮到與行政樓連成一體且成本低。建筑設計要求如下:1、基地面積1300㎡,擬建校史陳列館建筑面積為1000㎡。建筑層高必須4.6m以上,且不能影響行政樓二樓會議室的光線。整個建筑面積允許有5%的面積幅度變化,要求建筑退讓紅線或堡坎至少4米(校史展覽館需與行政樓相結(jié)合,融合成一個整體)。2、空間功能部分(門廳、陳列區(qū)、庫藏區(qū)、休息與多媒體播放區(qū)、研究與管理辦公室、多媒體播放廳)。3、入口設置,校史館主入口設置在學生會堂左側(cè),便于大批量人員疏散和車輛的停放。次入口設置在行政樓大廳電梯處,與行政樓貫穿成一個整體。
三、校史館展示設計(見圖1-2)與施工
本次設計(借鑒四川、重慶和云南各高校校史館特色)通過合理的運用設計語言,充分展示攀枝花學院“人文化、生態(tài)化、現(xiàn)代化”辦學特色,努力把攀枝花學院校史館塑造成具有時代氣息,又不失濃厚文化氛圍的現(xiàn)代化展館。本案注重表現(xiàn)學校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充分展示學校三十年的發(fā)展成就。以“校史、師生、人文、教育、時代”等元素為展館設計源泉,突出學校個性鮮明的發(fā)展主題,營造整體展館簡約古樸、儒雅莊重、沉穩(wěn)大氣的展示風格,使該館能更好的為學校發(fā)展服務,并成為對外交流及展示自我形象的一流平臺。
設計注重空間感和節(jié)奏韻律,在豐富的變化中尋求和諧統(tǒng)一??臻g處理上注重每個部分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充分利用展架,展品陳列組合,讓展品和空間環(huán)境融洽結(jié)合。造型設計突出線條,注重空間布局,力使參觀路線明朗、舒適,同時動態(tài)影像與靜態(tài)展品交相輝映,共同創(chuàng)造出全方位立體化的和諧展示空間,給人以強大的靈動、震撼之感。
主要設計內(nèi)容如下,1、主入口大廳設計(見圖1-3):主要內(nèi)容為前言、浮雕墻、沙盤和形象墻。浮雕主要展示了學校辦學理念、校訓、?;盏仍亍P蜗髩Σ捎?00X200mm的壓縮塊進行表面面板修色處理,形成一個平面與三個層次的立體造型,形象的體現(xiàn)了攀大30年艱辛辦學歷程。頂面主要采用石膏板和直接暴露龍骨的方式處理,增加頂?shù)某兄啬芰驼箯d空間的通透性。將吊頂?shù)鯚粼O計成立體的可調(diào)整角度的簡約造型(廠家定做);2、領導關(guān)懷與歷史沿革廳設計:大紅色的上下斜面展墻以展現(xiàn)攀大精神。在展廳頂面設計了4個滾動的燈箱,以展示攀大四個重要的階段,燈箱下對應的是每個時期的實物展示柜,在展墻對面主要展示的是歷史沿革示意圖和校旗校歌展示。歷史沿革示意圖在設計上采用樹結(jié)構(gòu)清晰明了展現(xiàn)每個節(jié)點情況。3、30年辦學歷程廳設計:采用U字形的形式布置展廳空間,堅持“不走回頭路”這個原則。展板主要是1200X1800mm亞克力板夾寫真噴繪,為打破平面化的展覽在展板與展板之間增加了展柜及實物展區(qū),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參觀者的視覺緩沖點。4、前進中的攀枝花學院廳設計(見圖1-4):從一個簡潔的紅色大門引入到前進中的攀枝花學院展廳,此廳位于整個展館的中間,貫穿了儲藏室、科技廳、安全通道、多媒體播放廳等空間。在過渡區(qū)域采用攀枝花學院?;罩械摹岸Α边M行抽象設計,寓意穩(wěn)定發(fā)展。在展區(qū)間展墻采用鏤空隔斷的方式來延伸空間,增加空間的通透性。5、多媒體播放廳設計:多媒體展廳約40平米,能夠同時容納30余人看宣傳片或者開會。廳的四面墻采用木色隔音板進行裝飾,地面鋪設灰色地毯,將墻面90度轉(zhuǎn)角處理成135度斜面,以減少空間回音和增加展廳視覺效果。6、科技廳設計:科技廳是在原展廳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造設計。主要展示學校重要科研成果和先進技術(shù),展廳中間設計了T字形實物展柜,主要陳列釩鈦產(chǎn)品及研發(fā)的部分攀枝花特色生物制品。參觀者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展品。7、校友風采與時代主題展廳設計(如圖1-5):利用紅色的凹凸對應墻面來過度到次入口(行政樓大廳),凹面墻主要展示學校近期的主題活動,凸面墻主要展示學校30年辦學歷程中的優(yōu)秀校友。展館以榮譽墻、領導題詞區(qū)、展望未來和結(jié)束語收尾。
四、校史展覽館布展設計
布展設計是繼展廳設計之后的一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為更全面、更美觀的展示攀枝花學院建校30年歷程與辦學特色。并確保校史館展廳質(zhì)量,結(jié)合校史館設計理念和裝修實際,校史館的布展必須結(jié)合校史館室內(nèi)設計風格和設計意圖,布展具體做法如下,1、展廳展板設計:采用4個展板規(guī)格,以雙層亞克力板(上層3mm,下層4mm將畫面夾住,打4-6顆鉚釘固定在墻上,亞克力邊角要打磨。如此做法畫面的觀賞清晰度較好,而且亞克力比較結(jié)實耐用,十多年不易風化,整體效果簡潔大方,易于更換畫面。畫面噴繪精度300dpi,覆亞膜,如果出圖公司私自降低畫面精度進行寫真,將會降低畫面精度(出圖建議用進口寫真機進行寫真);2、展廳實物展示布展:展柜底面布置紅色或灰色襯布以放置實物,襯布處理必須壓邊,獎牌統(tǒng)一用實木木邊材料制作;3、展廳字體布展:水晶字字體主要分兩層(上層是紅色或白色亞克力板,下層是水晶板),具體字體大小根據(jù)墻面尺寸而定;4、?;詹颊梗盒;盏闹谱鞑牧蠟樗О?,采用背雕(工藝簡單)或正雕(工藝復雜,造價高,立體感強)的方式進行雕刻并噴漆;5、展廳植物布展:主展廳和科技展廳植物30盆(綠巨人、發(fā)財樹、金錢樹等),植物主要起的是點綴作用,一般展廳人流量比較大,不能放帶刺和異味的植物,本展廳主要選擇耐陰、耐旱、植株大小適中的植物,以便于養(yǎng)護。
五、校史展覽館總結(jié)與后期維護設計
校史館于2013年11月建成,為30年校慶順利開展贏得寶貴的時間。自開館以來受到學校師生和校外參觀者的一致好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展板(上下亞克力板)因熱脹冷縮導致個別展板(亞克力板中間寫真)有局部褶皺,其主要原因是面板亞克力太薄和寫真固定不穩(wěn)固;由于展館位于行政樓后學府酒店堡坎下,四面所接觸的自然光較少,部分植物生長的不是很好(植物需要利用學校寒暑假將植物搬到適宜環(huán)境進行養(yǎng)護)。
[參考文獻]
[1]凌世德.樸中求真——華苗藝術(shù)陳列館創(chuàng)作過程的.[b]華中建筑.2002年6期.
[2]韓文濤.符號化設計-合肥李鴻章故居陳列館淮系集團展館展示設計.[b]文物世界.2007年3期.
[3]黃丹丹.展示空間中綠色設計理念實踐研究.碩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2003年1月.
[4]宗劍.淺談文藝作品在陳列館展覽中的重要性.[b]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09年4期.
(作者單位:攀枝花學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