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鑒

      2014-09-02 15:49:21崔學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關鍵詞:隱性教育借鑒美國

      +崔學鋒

      摘要:與我國顯性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美國高校的教育方式以隱性為主。它具有教育策略上的隱蔽性、教育資源的廣泛性、課堂教學的滲透性和教育方式的實踐性等特點。我國高校應轉變思路,構建符合國情的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尤其要強化在專業(yè)課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隱性教育; 美國; 借鑒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4)02-0137-03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國普遍存在,但具體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我國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較重視顯性方式,以正面灌輸為主要特色,這種方式在歷史上曾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正遭遇到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美國高校雖然沒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卻是“無名有實”,其突出特點是大量廣泛深入的隱性教育,這種以隱性為主的教育方式可以為我國提供必要的借鑒。

      一、美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概況

      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隱性方式為主。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對于顯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這是一種間接的、滲透式的教育方式,基本含義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專業(yè)課學習和社會實踐之中,使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它具有教育目的的隱蔽性、教育方法的間接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教育資源的廣泛性和教育主體的平等性等特點。

      美國高校采用以隱性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特定的背景。首先,美國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表,一向標榜并向他國鼓吹“自由”、“民主”等概念,民眾也普遍反感直接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和道德說教,顯性教育方式阻力太大。其次,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文化多元,采取價值澄清而不是強迫灌輸?shù)姆椒ǎ梢允剐乱泼窀菀捉邮苊绹髁鲀r值觀。最后,美國是典型的教育分權制國家,地方自治權很大,州政府對本州教育實施獨立的管理和指導,聯(lián)邦政府無法對各州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強有力的領導,而只能通過立法和財政撥款等手段進行宏觀上的管理。

      美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第一,約翰·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在美國社會廣為流行,其最大特點就是強調行動的功利性,著眼于應付現(xiàn)實環(huán)境。杜威認為,既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美國公民社會的公民”,那么就必須把美國公民社會的生活全面引入學校并讓學生參與這種生活,他進而提出“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的基本理念。第二,以路易斯·拉恩斯為代表的價值澄清學說認為,價值是個人的發(fā)現(xiàn)與選擇,“德育不是給學生灌輸某種既定的規(guī)范,教育只能引導他們怎樣去選擇”[1],而社會生活經(jīng)驗可以有效幫助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就要求學校的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引導學生接受現(xiàn)實,鼓勵學生在思考和反省中做出選擇,以此培養(yǎng)個人深思熟慮地進行自我指導的能力。第三,以里考納為代表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論指出,道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完善人格,學校應在自然科學、地理、文學和健康等各門課程中不自覺地流露出道德暗示,通過教學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各種道德問題[2],思想政治教育應采用“間接法”,把政治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活動中去,并采用探究的方法。

      美國高校的隱性教育收到較好的實踐效果。美國青年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很強,社會秩序相對穩(wěn)定。尤其是大多數(shù)美國青年對現(xiàn)有的社會制度和主流價值觀給予了高度認同,民族自豪感很強。國際民意測驗機構在一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分別有70%和80%的美國青年贊同“國家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和“青年不為國家出力就意味著背叛”[3],在美國這樣一個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占據(jù)意識形態(tài)支配地位的國家,這樣的調查結果讓人吃驚。

      二、美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經(jīng)驗

      1.教育策略的隱蔽性

      美國高校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體現(xiàn)在教育策略的隱蔽性。從表面上看,美國高校并不開設名稱為“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之類的課,沒有像我國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甚至也沒有專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高校不搞思想政治教育。事實上,美國高校只是巧妙地將思想政治教育隱藏起來:盡管沒有“思想政治教育”課,但美國高校普遍開有“公民教育”或“政治社會化”課程,其中充斥著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內容;盡管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但美國大學廣泛設有“社會研究”學科,這是涵蓋人文、地理、經(jīng)濟、歷史等廣泛內容的綜合性學科;盡管沒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但在美國高校的任何一門課甚至是自然科學課中都滲透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這就在某種意義上使幾乎所有教師都成為思想政治課教師。美國官方直言不諱地指出,其教育目標是把青年學生培養(yǎng)成“責任公民”,實質就是要培養(yǎng)具有資產(chǎn)階級民主觀念和民主行為的公民,但在具體的教育策略上,美國采取了隱蔽的方法。原因正如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隱蔽,就越是能為教育的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由于采用了隱蔽的教育策略,克服了教育受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潛意識的逆反抵觸心理,青年學生處在不設防的精神狀態(tài),他們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認同某種特定的價值觀念。

      2.教育資源的廣泛性

      美國高校廣泛借助社會資源開展思想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大眾傳媒、社會環(huán)境、宗教等都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來源。美國大眾傳媒業(yè)發(fā)達,新聞、出版、報紙、雜志、電影、電視等都成為向其國民宣揚資產(chǎn)階級政治制度和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美國更是搶占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新型媒體向國內民眾和國外青年進行文化和價值滲透。在社會環(huán)境方面,美國各地修建了大量的紀念館、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名人故居、國家公園等公共文化設施,形象生動地傳播資本主義傳統(tǒng)與文明,學校鼓勵學生進行參觀游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美國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美國影響深遠,經(jīng)過美國資產(chǎn)階級的改造后,美國的宗教已經(jīng)成為“美國精神”的化身。無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都處處為宗教活動提供各種條件,并且允許大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到教堂接受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實際上履行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特殊職能,在凝聚人心、規(guī)范秩序中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

      3.課堂教學的滲透性

      美國高校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進幾乎所有的課程教學中,力圖在知識傳授中實現(xiàn)價值培塑的目的。美國高校開設的課程大體可分為通識課和專業(yè)課兩類,在每一類課程中都有意識地將美國價值觀滲透其中。美國各大學普遍開設包括歷史、文學、經(jīng)濟等在內的眾多人文社科類通識課程,這些課程表面上看都是知識性教育,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常悄悄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其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4]例如,通過對政府學等課程的學習,向學生傳播美國政治制度是最先進的,美國的經(jīng)濟制度是最有生命力的,美國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強大的國家等觀念。在具體的專業(yè)課教學中,雖然以知識性內容為主,但也滲透進愛國主義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大量內容。這種滲透甚至深入到我們通常認為是“客觀中立”的自然科學課程上。例如,學校要求美國學生在學習任何一門自然課程時都要首先考慮三個問題:這個領域的歷史和傳統(tǒng)是什么?它涉及的社會和經(jīng)濟問題是什么?要面對哪些倫理和道德問題?這種無孔不入的滲透實際上造成了學校的幾乎所有課程都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后果。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教師注重應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多種教學方式,以小班授課為主,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發(fā)言,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獲得答案。

      4.教育方式的實踐性

      美國教育家認為,公民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須讓學生把民主準則運用到實踐中去。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參與性,而且將教育延伸到課堂以外的校園生活和社區(qū),讓學生在體驗中接受教育。第一,在課堂討論中鍛煉。教師在課堂上大量采用模擬形式,如模擬國會活動、利益集團的院外活動、歐洲議會等,注重將時事、熱點問題,當?shù)啬酥辽鐓^(qū)的問題與基本原理聯(lián)系起來,組織學生參與討論、發(fā)表意見,以鍛煉學生綜合分析、批判思維能力。第二,在校園社團活動中提升。美國高校有種類多樣的社團組織,大多實行學校章程規(guī)制與引導下的自治管理,社團活動豐富,可滿足不同來源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通過社會與政治講座、選舉活動等,美國的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滲透進學生的內心。第三,在服務社會實踐中體驗。美國高校將社區(qū)服務的情況作為對學生考核的重要標準。哈佛、耶魯、斯坦福、伯克利、西點軍校等美國名校都要求申請入學的學生提供社區(qū)服務證明,優(yōu)先錄取成績好的人。畢業(yè)時每個學生除了學習成績單外,還有一份社區(qū)服務成績表。美國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范圍非常廣泛,經(jīng)常參加的社會服務活動有募集資金、環(huán)境治理、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服務、為移民子女提供外語訓練、慈善工作等。有的州專門通過法案支持甚至明確規(guī)定學生必須參加這類活動才能畢業(yè),有的州撥出??钪С诌@類計劃。

      三、對我國的借鑒

      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為高校設置了統(tǒng)一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配備了專門的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思政課成為各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但近年來思政課教學效果欠佳,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方式不科學,重顯性灌輸輕潛移默化,重思政課堂教學輕專業(yè)課教學支持,重理論闡述輕實踐踐行,這種以顯性的正面灌輸式為主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兩國雖然在社會制度、發(fā)展程度、歷史文化和價值取向上存在重大差異,但美國高校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對我國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更新理念,構建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首先,要高度重視隱性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大幅度提高隱性教育的比重,大膽探索符合國情的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其次,在教育名稱上應加以隱蔽化,可在本質內容不做大的調整的前提下,將目前高校統(tǒng)一開設的“兩課”改為名稱更具中立性的詞匯,以改變目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逆反和抵制情緒。再次,在教材編寫上,應結合青年學生的閱讀特點,減少文字性的原理說教,增加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圖片、故事等),增強教材的親和力;在教學內容上,應減少抽象的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和人生觀等概念,多結合學生成長成才中的關切和社會熱點展開。最后,在教學方式上,要減少原理闡釋、道德說教等內容,增加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等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中重視引導和循循善誘。

      2.強化滲透,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全覆蓋

      我國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幾乎處于讓思政課教師唱獨角戲的局面,對專業(yè)課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挖掘不足。事實上,每一學科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專業(yè)課老師對大學生的影響力遠大于公共課老師,在專業(yè)課教學中滲透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受教育對象不設防的心理感受層面入手,使其在日常的、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下不知不覺地深入到思想體系層面,效果更佳。我國高校應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全覆蓋,尤其要加強在專業(yè)課教學中的滲透。首先,在保留目前公共課的前提下,努力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進專業(yè)課教學中,實現(xiàn)思政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全覆蓋,形成“思政課主渠道、專業(yè)課敲邊鼓”的全方位課堂教學格局。其次,應明確專業(yè)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責任,加強對專業(yè)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培訓,樹立“思政教育,人人有責,科科有責”的理念。最后,應強化專業(yè)課的課堂紀律。專業(yè)課教師可以就專業(yè)內容展開自由探討,但堅決不允許在課堂上公然發(fā)表違反基本政治要求的言論。

      3.突出實踐,形成理論講授與實踐體驗相輔相成的教學格局

      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論講授為主,雖有實踐教學但力度不夠,教學的體驗性、生活性和活潑性不足,必須要加以改革。首先,要調整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時安排,提高實踐課的比重,大力推進大學生的志愿者服務和公益服務,實現(xiàn)志愿服務和公益服務的學分制。其次,應強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大教學的體驗性,校內可以采取軍事訓練、主題班會、專家講座、勤工儉學、專業(yè)實習等形式進行,校外可以組織參觀考察、社會調查、掛職鍛煉、社會服務等形式,使學生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受到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熏陶和感染。再次,要善于抓住重大紀念日、社會重大事件的教育契機進行價值澄清式教育。最后,要統(tǒng)籌校內外各種力量,廣泛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在校園文化熏陶、學生社團管理、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種形式中注重引導,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感悟和自我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玲芬.美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微[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11):72-73.

      [2]藍楠等.美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鑒[J].理論月刊,2010(6):148-150.

      [3]吳錦旗.美國思想政治教育解析[J].思想理論教育,2006(1):17-20.

      [4]郭強.當代美國高校德育發(fā)展的路徑依賴分析及其啟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133-137.

      [5]段鵬飛.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隱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實現(xiàn)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54.

      [責任編輯:張俊華]

      猜你喜歡
      隱性教育借鑒美國
      隱性教育視角下高校體育社團對大學生契約精神的培養(yǎng)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19:58:18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
      隱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 20:18:40
      淺談中國傳統(tǒng)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12:27
      美國商業(yè)銀行衍生品業(yè)務的特點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5:39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的借鑒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4:58
      淡化教育痕跡,強化隱性教育
      考試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21:49:12
      化州市| 石渠县| 原平市| 房产| 瓦房店市| 洮南市| 峡江县| 贡觉县| 宁夏| 类乌齐县| 松原市| 穆棱市| 苍溪县| 汉沽区| 双流县| 利辛县| 勃利县| 平和县| 从化市| 连山| 涟源市| 长海县| 鲜城| 南宁市| 横峰县| 河曲县| 故城县| 蒙城县| 彭阳县| 光泽县| 丘北县| 博野县| 虹口区| 梁河县| 闽侯县| 类乌齐县| 繁峙县| 岳池县| 靖边县| 常山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