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豹
摘 要:把作文移到課外來完成。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活水,厚積薄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寫出真實的優(yōu)美的文章。讓學生更多指向性地去觀察生活,搜集素材,能有效解決學生“無啥寫”和“不會寫”的難題。
關(guān)鍵詞:作文;課外;寫作材料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169-01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學生作文也應遵循這個規(guī)律,然而我們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則與此相悖,總是要求學生在課堂完成老師命題的作文。這個問題在教科書中也提出來了。葉圣陶先生在一次會議上曾說過:“教師出個題目讓學生作文的時候。學生并沒有作文的實際需要,只因為要他們練習作文,才出了題目讓他們作。就實際說,這有點兒本末倒置??墒蔷毩曈执_乎不可少?!比绾谓鉀Q這個棘手問題呢?
把作文移到課外來完成。要給學生“松綁”,讓學生在選題和寫作時間上有自主權(quán)。有人會懷疑,這樣放羊式作文效果好嗎?是的,這樣做會帶來一些麻煩,但我們?nèi)绻l(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能變語文教學“勞而寡功”為“逸而多功”。
作文移到課外有哪些好處呢?
1、可較好地解決寫作材料的問題,這是作文中很重要的而又是學生反映較尖銳的一環(huán)。
2、可以及時指導學生自改,加快作文信息的反饋。
下面就圍繞這兩方面具體談談。
一、怎么解決寫作材料的問題
學生常常埋怨自己生活單調(diào),寫作素材少,這是因為他們平時沒有有意識地去觀察積累材料,加上老師要求在兩小時內(nèi)急就成章,完成命題作文,學生當然只好胡編亂造,搪塞一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作文移到課外,就可以讓學生更多指向性地去觀察生活,搜集素材,可以在放假前就發(fā)放下學期的作文題集,這“題集”應超出學生完成作文篇目的范圍,便于他們能從各自的生活出發(fā)去觀察搜集材料。下面從四方面談談這樣做的好處。
1、“題集”是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其中部分能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庫存。撥動他們的“作文實際需要”之弦。
2、“題集”能使學生觀察生活更趨于自覺,有目的性、引起學生對生活的一些方面的“有意注意”,使學生能較敏銳地捕捉素材。
3、“題集”并沒有“劃地為牢”,它不能把不同生活環(huán)境和不同的興趣愛好的人紛紜的生活包攬殆盡,所以學生既可以選用,又可從中得到啟發(fā)。由此及彼地對生活其它領(lǐng)域進行關(guān)注,超出“題集”去觀察收集材料。
4、放假前發(fā)“題集”,讓學生充分利用假期生活,能有更充裕的時間積累素材。葉老在《與教師談寫作》一文中提到,“寫一篇東西以至一部大著作是一段時間的事,但是大部分是平時積累的表現(xiàn)?!?/p>
“題集”內(nèi)容大致如下:
《友情》(或可用“有情”為題,主要寫同學之間、鄰里童友之間的友情,也可以寫和大人的忘年交;)
《給長輩的一封信》(向長輩傾吐兩代人的矛盾,即“代溝”,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其它苦悶、煩惱,或?qū)戦L輩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泛泛抒情,要具體一兩件事來表現(xiàn)。要注意書信格式)。
《街》(既可以寫大街;也可以寫小街;可以寫“節(jié)日里的一條街”、“小街的變遷”、“故鄉(xiāng)熟悉的街”等等。要抓住街的特征,寫出小街節(jié)日氣氛或時代特色、地方風俗,要有點有面)。
《發(fā)生在路上的……》(可以寫上學路上或放學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
《我跟老師談件事》(要寫師生之間的誤會以及學生對老師處理某件事的看法等等;)
《難忘的周末》(要寫出“難忘”的原因;)
再如:用一件你喜愛的有意義的物品為線索,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屬于借物抒情,以物喻人類型的文章)。
還有《他(她)也是我的老師》、《爸爸不是不愛我》、《××紀游》、《發(fā)生在教室的風波》、《童年所憶》等等。
上面題目都可以做為傳統(tǒng)的保留題目,根據(jù)每學期課本要求以及可模仿的課文增補新題目,也可以根據(jù)下學期計劃的活動(如運動會或游覽觀光某地)增補題目。也可根據(jù)每冊課本要求寫議論說明文及其它文體的要求補充題目。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碑攲W生觀察有所得而未構(gòu)思成熟不能很快成文時,要求學生及時記入卡片,而后不斷加深認識。繼續(xù)觀察充實卡片。除對生活直接觀察外。還有一種間接觀察。其對象主要是報刊書籍。學生在閱讀時偶爾會引起“觸發(fā)”。調(diào)動以往生活經(jīng)驗,浮想聯(lián)翩,這也是收集作文素材的契機,也應該及時記入卡片。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要求學生記入卡片時,堅持每天積累兩個成語,一個優(yōu)美的句子,一段精彩片段,或?qū)戦喿x感受。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詞匯量增加了,寫作素材豐富了。
材料搜集好了,就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動筆去寫,免不了有些懶的學生,老師應敦促并幫助他們制作卡片,經(jīng)常檢查。
二、怎樣加快作文信息的反饋
指導學生自改作文。以往由于老師批改的拖延,作文本周轉(zhuǎn)不快,學生作文信息“返回傳入”即(“反饋”)的速度太慢,這也是學生作文水平提高不快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作文轉(zhuǎn)移到課外完成后,學生可以隨寫隨交,老師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及時批閱。當天或第二天用早讀或課間后,找同學們面批,加快了作文信息的反饋,又避免葉老師說的“……把作文本發(fā)還學生就算了事嗎?假如學生不完全理解你的用意,豈不就是白費”?面批是師生間的交流對話,老師只在關(guān)鍵地方點撥一下,學生明白就行了,不必越俎代皰。
葉老說過:“‘改和‘作關(guān)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quán)應該屬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改的能力”。除了前面講的教師面批時點撥啟發(fā)學生自己深入去分析得失外,還要學生在作文后面附上作文后記。后記可以抓住自己作文中的一點一個側(cè)面進行評論,也可以較全面分析自己的作文。后記應言簡意賅,有的放矢,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作文的能力。
總之,作文移到課外完成主要針對作文教學中的弊端而提出的設想。因為它遵循著一個原則:盡快改變作文教學中“徒勞無功”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