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艷
手術治療小兒共同性外斜視療效觀察
張巖艷
目的 探討對共同性外斜視患兒進行手術治療的療效及注意事項分析。方法 47例進行手術治療的共同性外斜視患者, 對手術療效及術后視功能恢復情況進行分析。結(jié)果 47例患兒近期正位率為78.7%, 遠期正位率為83%, 大部分視功能恢復。結(jié)論 正確掌握手術時機情況下, 對共同性外斜視患兒進行手術治療, 可以矯正眼位, 恢復視功能。
共同性外斜視;小兒;手術治療
共同性外斜視是常見的眼科疾病, 是較為常見的斜視種類之一, 目前臨床治療方法主要是以手術治療為主, 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恢復美容還可以恢復雙眼視功能。作者對共同性外斜視患兒進行手術治療, 取得滿意的療效,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科進行手術治療的共同性外斜視患兒47例, 均經(jīng)眼部的檢查無器質(zhì)性病變;均為首次進行斜視矯正術;排除垂直型斜視和A-V型斜視患兒。男19例, 女28例, 年齡3~14歲, 平均年齡(7.83±2.02)歲, 斜視類型:外展過強型15例, 集合不足型14例, 基本型18例;伴有屈光不正7例, 弱視6例。
1.2 斜視度檢查及分型 所有患兒均應用三棱鏡+遮蓋法,檢查近看距離的33 cm和遠看6 m最大的斜視度。外展過強型:看遠外斜角大于看近外斜角, 至少>15△, AC/A比值高。斜視角基本穩(wěn)定;基本外斜型:看遠外斜角等于看近外斜角,差異<10△, AC/A比值正常;集合不足型:看近外斜角大于看遠外斜角, AC/A比值低;類外展過強型:最初檢查看遠外斜角大于看近外斜角, 經(jīng)特殊檢查后發(fā)現(xiàn)遠、近斜角基本相等。
1.3 治療方法 對視力不正常的患兒可用1%阿托品擴瞳驗光, 以矯正屈光不正, 不能配合手術的患兒采取全身麻醉,能配合手術的患兒采用局部麻醉。手術量參照《眼科手術學》中的標準, 按三棱鏡度數(shù)來計算, 外直肌縮短或后退1 mm矯正2~3△, 內(nèi)直肌縮短或后退1 mm矯正3~5△[1]?;拘突純菏中g采用單眼外直肌后徙和內(nèi)直肌縮短術或雙外直肌后徙術;外展過強型手術采用雙直肌后徙術, 矯正不足的可加內(nèi)直肌縮短術;集合不足型應用單眼外直肌后徙術和內(nèi)直肌縮短術[2]。
2.1 療效評定 斜視度在正位或<±10△為滿意, ≥-10△為欠矯, ≥+10△為過矯。
2.2 療效 術后1周隨訪正位37例, 欠矯3例, 過矯5例,正位率78.7%;3個月后隨訪正位39例, 欠矯7例, 過矯1例,正位率83%, 見表1。
表1 47例患兒術后隨訪情況[n(%)]
2.3 術后視功能改善情況 術后1年隨訪, 47例行同視機檢查, 38例具有立體視, 恢復立體視病例中有4例為≥12歲的患兒, 其余34例均為<12歲。
共同性外斜視主要是由于來自集合和分開間張力不平衡所引起, 發(fā)病原因與解剖、神經(jīng)支配和機械因素等均有一定關系。共同向外斜視如不及時治療, 不但影響外觀, 更重要的是會破壞視功能, 嚴重影響患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目前手術治療是共同型斜視的最佳治療方法, 斜視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3]。手術治療不僅可以恢復患兒的外貌, 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斜視的眼位矯正, 使患兒雙眼視軸達到平衡, 最大力度的建立正常的視網(wǎng)膜對應關系, 以便更好獲得雙眼單視功能[4], 這對患兒以后的生長發(fā)育、學習、工作等都會帶來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斜視手術對于臨床醫(yī)生而言操作并不復雜[5], 但施術者一定要有豐富的臨床手術經(jīng)驗, 手術應以正位和適度過矯為原則, 手術的時機及手術期間的細節(jié)問題對術后雙眼的恢復影響很大, 因此應注意以下事項:首先要對患兒進行詳細的術前檢查及做好術前的準備;有弱視的患兒, 應先治療弱視, 再進行手術;正確計算術前基礎手術量, 在手術中設置可活動的調(diào)節(jié)縫線, 并觀察眼位, 調(diào)節(jié)手術量, 使患兒雙眼活動正常, 眼位保持輕度過矯;能夠配合手術的患兒, 盡量應用局部麻醉, 盡量使患兒減少調(diào)節(jié)和輻輳反射, 以免未達到手術量時而出現(xiàn)正位或過矯現(xiàn)象, 導致手術欠矯[6]。本次臨床研究結(jié)果顯示, 在術后的近期療效為78.7%, 遠期療效為83%, 與臨床報導基本果符合?;純旱男g后視功能有32例具有立體視, 占80.9%, 這可能與本次臨床研究對象均為年量較小的患兒有關, 也說明在兒童視覺發(fā)育的可塑階段行斜視矯正術能爭取到視功能治愈[7]。而成年人斜視手術后視功能恢復較差, 術后即使眼位矯正, 亦不能恢復正常雙眼單視功能[8],只能改善外觀達到美容的目的[9]。共同性外斜視手術治療的時機目前尚無確切的規(guī)范, 但諸多研究顯示, 待患兒雙眼視覺發(fā)育完善時, 應盡早手術。臨床具體的治療時機及方法還應根據(jù)患者的發(fā)病年齡、視力、雙眼視狀況、斜視性質(zhì)、程度等實際情況情況來決定。
[1] 陶耘, 張曉湄, 張永紅, 等.兒童共同性外斜視手術治療臨床分析.臨床眼科雜志, 2010, 18(4):365-367.
[2] 高麗.不同手術時機治療共同性外斜視的效果對比分析.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1, 20(5):545-546.
[3] 邵新香, 劉丹.共同性外斜視不同年齡組的手術療效觀察.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6, 24(3):307-309.
[4] 靳洪娟.共同性外斜矯正術30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6, 6(23):4668-4669.
[5] 郭雷, 陳蕾, 才娜.共同性外斜視不同手術量設計的遠期療效觀察.國際眼科雜志, 2009, 9(6):1117-1118.
[6] 阮劍鋒.共同性外斜視38例手術療效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1, 6(4):76-77.
[7] 劉愛琴, 羅順利.共同性外斜視手術治療126例.眼科新進展, 2007, 27(9):695-696.
[8] 焦貴昕.共同性外斜視手術矯正的臨床研究.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1, 8(12):47-48.
[9] 侯紅云.共同性外斜視矯正術的分析研究.醫(yī)學信息, 2011, (8):3856.
2014-04-10]
471000 河南省洛陽中建二局二公司職工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