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萍,袁 潔,安淑華,姚聰卓(.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手術(shù)室,河北 石家莊 0500;.河北省兒童醫(yī)院呼吸一科,河北 石家莊 05003)
·臨床研究·
皮膚點刺試驗在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中的臨床應用
杜 萍1,袁 潔2*,安淑華2,姚聰卓2
(1.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手術(shù)室,河北 石家莊 050011;2.河北省兒童醫(yī)院呼吸一科,河北 石家莊 050031)
哮喘;咳嗽;皮膚試驗;兒童
10.3969/j.issn.1007-3205.2014.07.039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咳嗽為惟一或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是變態(tài)反應性氣道炎癥,也是我國慢性咳嗽常見原因之一[1]。皮膚點刺試驗是近年來國內(nèi)外公認的過敏原檢測方法。為了研究CVA患兒的過敏原情況,現(xiàn)將150例CVA患兒皮膚點刺試驗結(jié)果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河北省兒童醫(yī)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診斷為CVA患兒150例,均符合《褚福堂實用兒科學》診斷標準[2],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齡5~14歲,平均(8.9±3.5)歲。
1.2 試驗方法:所有患兒受試前停用抗組胺藥物1周以上,停用糖皮質(zhì)激素、β受體興奮劑及茶堿類藥物48h以上,均行皮膚點刺試驗。點刺液為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應原生產(chǎn)研制中心研制的變應原點刺液共18種。生理鹽水作陰性對照,組胺作陽性對照。
1.3 結(jié)果判定:前臂屈側(cè)點刺10min后觀察組胺的皮膚反應,20min后觀察抗原的皮膚反應,并測定風團大小。判定標準,變應原風團直徑與陰性相同為(-),變應原風團直徑為組胺風團直徑的1/4判定(+),變應原風團直徑為組胺風團直徑的1/2判定(++),變應原風團直徑為組胺風團直徑(+++),變應原風團直徑為組胺風團直徑的2倍判定(++++)[3]。
150例受試兒童進行本試驗,陽性者104例,總陽性率69.3%;其中僅吸入組陽性者67例,僅食物組陽性者5例,兩組兼有的32例。兒童變應原以吸入性為主,主要是粉塵螨91例(60.7%)和屋塵螨77例(51.3%),而食物性變應原陽性率相對較低,見表1。
在99例對吸入組過敏原呈陽性反應的患兒中,同一患兒單種過敏原陽性26例(26.3%),其中粉塵螨23例(23.2%);2 種過敏原陽性51例(51.5%),其中粉塵螨和屋塵螨39例(39.4%);3 種及以上過敏原陽性22例(22.2%)。其中2種過敏原陽性者陽性率最高。
在37例對食物組過敏原呈陽性反應的患兒中,同一患兒單種過敏原陽性10例(27.0%),其中海蝦4例,雞蛋3例,牛奶2,芒果1例;2 種過敏原陽性13例(35.1%);3 種及以上過敏原陽性14例(37.8%)。其中單一過敏原陽性率最低。
表1 CVA患兒皮膚點刺試驗陽性結(jié)果 (n=150,例數(shù),%)
CVA是特殊的哮喘,其發(fā)病機制包括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氣道黏膜水腫和肥厚,黏液分泌增多、黏膜纖毛功能障礙及支氣管黏液栓塞。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咳嗽。咳嗽主要是大氣道痙攣、狹窄,刺激迷走神經(jīng)所致[4]。CVA與過敏原關(guān)系密切[5],過敏原檢測在其發(fā)病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150例受試兒童進行皮膚點刺試驗,無1例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安全可靠,總陽性率為69.3%(104/150)。分析陽性率不高的原因:多數(shù)患兒受試前使用孟魯斯特,考慮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本試驗結(jié)果存在部分干擾。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①點刺結(jié)果以吸入組變應原為主,說明吸入性變應原對氣道的慢性刺激是引起氣道炎癥的主要原因。②多數(shù)患兒的變應原有2種或2種以上,說明多種變應原同時過敏,證實CVA患兒多為特異性體質(zhì)。③吸入組變應原陽性率高的主要是粉塵螨和屋塵螨,與胡巖等[6]報道的河南CVA患兒螨陽性率最高相一致,與侯會玲等[7]報道的塵螨是北京CVA患兒最主要過敏原相一致,可見塵螨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引起CVA的最常見變應原。④患兒對單一粉塵螨陽性為23.2%,粉塵螨和屋塵螨同時陽性為39.4%,考慮可能存在交叉過敏反應,為特異性脫敏治療提供了依據(jù)。多種吸入性過敏原陽性明顯高于單一過敏原,提示可能為多種因素共同誘發(fā)的結(jié)果,不能僅靠單一的脫敏治療,要在日常防治中制訂具體方案,積極尋找過敏原的最佳防護策略,如定期通風,勤洗勤曬衣物被褥,空調(diào)濾網(wǎng)經(jīng)常清洗,室內(nèi)不用地毯,使用化學試劑殺螨或防塵螨床罩等減少接觸變應原的可能。⑤食物組變應原陽性率低,說明食物并非誘發(fā)該病的主要因素。
綜上所述,皮膚點刺試驗為CVA的診斷提供了新的診斷依據(jù)及處理措施,同時為進一步開展特異性免疫治療提供了依據(jù)。
[1] 賴克方,陳如沖,劉春麗,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診斷程序的建立[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6,29(2):96-99.
[2]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71-1185.
[3] 史玲艾,安淑華,袁潔,等.石家莊地區(qū)過敏性鼻炎患兒皮膚點刺試驗結(jié)果分析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4):15-17.
[4] 陳永苓,丁進梅.咳嗽變異性哮喘28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27):36.
[5] 于艷艷,劉繼賢.咳嗽變異性哮喘與過敏因素的關(guān)系[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28(2):288-289.
[6] 胡巖,靳秀紅,周銀紅.46例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原檢測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4(24):43,62.
[7] 侯會玲,趙洪芬,聶秀紅.58例咳嗽變異型哮喘的臨床分析[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0(6):841-844.
(本文編輯:趙麗潔)
2013-12-23;
2014-04-15
杜萍(1968-),女,四川綿陽人,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yī)院副主任護師,醫(yī)學學士,從事臨床護理研究。
*通訊作者
R562.25
C
1007-3205(2014)07-08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