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師院校大學生應對方式的特點實證分析

      2014-09-07 01:20:06飛,王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3期
      關鍵詞:合理化解決問題師生

      李 飛,王 琦

      (1.通化師范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2;2.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

      應對是指個體為解決或緩解來自于外界環(huán)境、內部心理沖突等壓力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而而作出的認知和行為方面努力。應對方式則是指個體為緩解挫折和壓力所帶來的不適感而采用的認知和行為方式、方法,也稱作“應對策略或應對機制”[1]。應對方式是個體的“穩(wěn)定因素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2],是心理應激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調節(jié)因素。國內外已有研究表明應對方式與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情緒狀態(tài)、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都具有密切的關系,尤其是應對方式對于個體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更是得到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應對是“決定生活事件是否影響心理健康的關鍵性因素”[3],積極有效的應對方式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鑒于此,切實掌握高師生應對方式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其原因,加強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指導與培訓,提升應對的有效性和積極性,對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促進高師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工具

      1.研究對象

      研究采取整群分層隨機抽樣法,在吉林省省屬高師院校抽取被試800名,回收有效問卷737份,有效回收率為92.1%。被試具體分布見表1。

      表1 被試自然情況表

      2.研究工具

      采用肖計劃編制的應對方式(CSQ)問卷[4]進行調查。問卷包括六個維度,分別是:解決問題、求助、自責、幻想、退避與合理化。問卷采用二分計分法(是計1分,否計0分,存在四個反向計分題)。以測驗分數代表應對方式的使用情況,得分越高表示使用越頻繁。

      該問卷在本研究中的整體內部一致性系數(Alpha系數)為0.85,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在0.71—0.82之間,雖然問卷的信度不甚理想,但已經符合進行群體比較水平的測量要求。

      3.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

      將調查所得數據錄入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運用的統(tǒng)計方法有:描述統(tǒng)計、t檢驗、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較。

      二、研究結果

      1.高師生應對方式的基本狀況

      為掌握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基本情況和一般特征,采用描述統(tǒng)計進行總體把握,結果見表2。

      表2 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總體情況(N=737)

      由表2可以看出:高師生應對方式的運用主要以積極應對為主,如解決問題和求助,消極應對方式運用頻率不高,自責、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方式運用的頻率約為40%左右。可以初步判斷: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較為積極合理,但仍需加強指導和訓練,降低消極應對方式的運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差異比較

      為進一步考察性別、年級、專業(yè)等因素對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影響,以應對方式各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差異比較。

      (1)應對方式的性別差異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不同性別學生在應對方式運用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性別學生應對方式的差異比較

      由表3可知:求助、自責和合理化等應對方式上存在顯著性別差異,其他各方式不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在求助方式上,男生得分顯著低于女生;在自責和合理化方式,男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

      (2)應對方式的年級差異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年級學生在應對方式運用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年級學生應對方式的差異比較

      由表4可知:在解決問題、求助、自責和合理化等應對方式存在顯著年級差異。為進一步明確各年級在四種應對方式上的具體差異,進行事后多重比較(LSD)結果發(fā)現:在解決問題、求助這兩個積極應對方式上,大三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大二學生;在自責、合理化等消極應對方式上,大三學生得分顯著小于大一、大二學生。其他應對方式則不存在顯著年級差異,見表5。

      表5 不同年級學生應對方式的多重比較結果(LSD)

      (3)應對方式的專業(yè)差異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專業(yè)學生在應對方式運用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結果見表6。

      表6 不同專業(yè)學生應對方式的差異比較

      由表6可知:不同專業(yè)學生在解決問題、求助、自責、退避與合理化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為進一步明確各專業(yè)學生在幾種應對方式上的具體差異,進行事后多重比較(LSD)結果發(fā)現:在解決問題和求助上,文科學生得分顯著高于理科生和藝體生;在自責和退避上,文科生得分顯著低于理科生和藝體生;而在合理化的運用上,藝體生得分則顯著高于文科生、理科生。其他應對方式上不存在專業(yè)間的顯著差異,見表7。

      表7 不同專業(yè)學生應對方式的多重比較結果(LSD)

      三、分析與討論

      1.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整體情況及原因分析

      從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總體情況來看,高師生更傾向于使用積極應對方式,如解決問題、求助是兩種運用比較頻繁的方式,而自責、幻想、退避以及合理化等方式運用的頻率較低。這一研究結果與國內已有研究較為類似,如邵華、張林等的研究都表明“大學生總體傾向使用積極心理調節(jié)機制”[5]。這說明高師生在遭遇壓力、挫折或應激事件時能夠運用較為成熟的、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減輕、降低挫折或壓力情境對個體心理的消極影響。高師生應對方式的這一特點,充分表明了高師生對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正確理解和認識,也體現了當代高師生為保持個體心理健康,維護心理狀態(tài)所做的嘗試與努力。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吉林省高師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效。當然,人們更應該看到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中的不足與局限,還需要加強高師生應對策略運用的指導與訓練,更要建立積極應對、自我防御與外部支持等內外結合的多元應對體系,以幫助高師生在面臨各色壓力與挫折時能夠運用最合理、有效的方式去緩解不利影響,保障心理健康。

      2.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性別特點分析

      在本研究中,男女生都更多運用解決問題應對方式,且不存在顯著差異。女生使用更多的求助應對,男生比女生使用更多的自責與合理化應對方式。這與國內已有研究的結果也是一致的,如江光榮研究發(fā)現 “男女大學生均趨向于選擇積極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男生比女生更多地采用消極解決問題應對策略”[6]。劉春燕[7]在以師范生為研究對象的調查中也得出類似的結果。導致這一研究結果的原因有:一方面,大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水平都有較大提高,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上并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而且由于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的變化,父母、老師也都傾向于培養(yǎng)女生的獨立性和敢為性,這也促使女生能夠和男生一樣更傾向于使用積極問題解決應對。另一方面,當前很多高校都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心理調節(jié)方法運用,客觀上也為高師生運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提供了便利與支持。再者,雖然現代的男生、女生的性別角色和個性特征都與傳統(tǒng)男、女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幾千年來積淀的傳統(tǒng)性別角色仍然會以集體無意識的方式存在于父母、教師、社會甚至是大學生個體自身的期待中。對于多大數女生來講,面對困境而自己又無能為力時,尋求幫助似乎是信手拈來或自發(fā)于心的選擇,并且女生也善于獲取和利用外部支持,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男生則不同,很多男生內心常常存有較為頑固的傳統(tǒng)男性角色,也常會囿于自己建構的“自我意象”之中,遇到挫折或困境而不能順利解決時,而會往往會傾向采取消極應對策略,如后悔、自責,或者為了維護一貫的自我認知而文過飾非,采用合理化的應對方式、歸因方式,為挫折或壓力尋找可以接受的借口與理由。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因材施教,要針對性別的差異和特點采取“差異化”教育。

      3.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年級特點分析

      研究發(fā)現高年級學生使用更多的積極應對方式,如解決問題與求助;而低年級學生更多使用消極的應對方式,如自責與合理化。國內已有研究很少分析應對方式的年級差異,只有張建衛(wèi)等人的研究發(fā)現“大學生壓力應對方式存在顯著年級差異”[8]。具體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相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低年級的學生環(huán)境適應、人際交往以及學業(yè)適應等方面更容易遭遇挫折或壓力,而由于對自身應對能力的認知不準確、或應對準備不足等原因,容易不能有效應對,從而產生不良的心理體驗,易引發(fā)低年級學生自責、抱怨等消極應對方式。進而,為了緩解不良心理體驗、維護自我知情一致性,就會采用自我防御機制,諸如合理化等方式來保持自我認知與心理體驗的相對協調統(tǒng)一。另一方面,低年級學生在心理成熟度、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對于心理健康知識的儲備、心理調節(jié)方法運用上都較高年級學生要少一些。雖然,一般高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活的,但是正如人生會經歷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過程一樣,不同年級大學生的對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知和理解,以及對心理健康重視與投入還是有較大差別的。而更多使用消極應對方式去緩解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學生“心理成熟程度相對較低”,“傾向使用積極應對方式者心智穩(wěn)定、成熟和理智”[9]。

      4.高師生應對方式運用的專業(yè)特點分析

      研究發(fā)現:文科學生相比理科生與藝體生使用更多的解決問題與求助應對方式,理科生與藝體生使用更多的自責與退避,藝體生使用更多的合理化應對方式。究其原因,筆者更傾向于從專業(yè)特點和學生的人格特征、行為傾向性等角度去考察。文科生由于其專業(yè)特點更易于接觸人文社科類書籍,更加關注自己的心理體驗和情感體驗,在人際交往的范圍也相對較廣,獲得的社會支持較多,所以更善于使用解決問題與求助方式。而理科生的理性、邏輯性等思維特點和規(guī)范性、傳統(tǒng)性的行為方式,甚至是有點刻板的行事風格可能都會導致其在應對方式運用的特點。藝體學生由于其專業(yè)特點,抑或是個性特點往往呈現出比較感性、率真的特點,在應對挫折或壓力時也往往比較簡單、更具有情緒性,較少考慮到事情的持續(xù)性或建設性處理方式,更傾向于使用消極應對方式,如自責與退避,也更容易為自己的失敗或消極心理體驗找尋合理化理由與借口。

      總之,通過調查可以發(fā)現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其應對方式的運用都有其各自的特點,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要因時因地制宜,要因人而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工作方案,為學生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指導與訓練,才能真正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才能切實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張林 等.大學生心理壓力應對方式特點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1):36-41.

      [2]黃希庭 等.中學生應對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0,23(1):1-6.

      [3]王淑娟.大學生應對方式與社套支持水平關系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3.

      [4]肖計劃.應付與應付方式[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2,6(4:)181-183.

      [5]邵華 等.大學生人格特征、社會支持對應對策略的影響[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135-39.

      [6]江光榮,王銘.中國大學生心理求助行為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3):180-18.

      [7]劉春燕,李文權.師范大學生204名應激性生活事件和應對方式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4(1):42-43.

      [8]張建衛(wèi),劉玉新等.大學生壓力與應對方式特點的實證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5):7-11.

      [9]薛朝霞,梁執(zhí)群等.大學生應對方式研究[J].護理研究,2005(8:)1511一15131.

      猜你喜歡
      合理化解決問題師生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蒙住眼,因為剁手難——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財政分權
      近代史學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6:40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機械制造工藝的合理化機械設計
      湖北農機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46
      基于認知合理化的會計舞弊治理:研究基礎與框架策略
      會計論壇(2020年1期)2020-03-29 02:05:26
      我國產業(yè)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智富時代(2019年6期)2019-07-24 10:33:16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麻辣師生
      横峰县| 广河县| 泽州县| 枞阳县| 日喀则市| 布尔津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博客| 五峰| 沈丘县| 昌黎县| 阜南县| 邵武市| 延边| 临沭县| 房山区| 玉环县| 繁峙县| 崇文区| 米林县| 吉木萨尔县| 南昌市| 昭平县| 清徐县| 四子王旗| 皮山县| 康乐县| 柯坪县| 乳源| 安多县| 宜城市| 镇康县| 承德县| 册亨县| 石渠县| 安化县| 锦屏县| 遂宁市| 蓬莱市| 阿拉善右旗|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