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理念對鋼琴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如何改革鋼琴教育使之適應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成為鋼琴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問題。本文在分析了素質教育理念下鋼琴教育改革的現(xiàn)狀基礎上,提出了鋼琴教育改革的主要策略。例如,要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提高鋼琴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注重多種學科在鋼琴教育中的融合和應用等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鋼琴教育;改革;策略
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為高校的鋼琴教育提供了新的要求,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和倡導下,高校的鋼琴教育也處在不斷發(fā)展和變革之中。在素質教育的影響和推動下,改革目前的鋼琴教育現(xiàn)狀,使之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有利于能夠更好地開展高校鋼琴教學,提高鋼琴教學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1 素質教育理念下鋼琴教育改革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高校的鋼琴教育模式發(fā)生了一些改變,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逐漸突破傳統(tǒng)模式的弊端,呈現(xiàn)出多樣化特征。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依然影響著當前的鋼琴教育,重視實踐、忽視理論的傳統(tǒng)問題依然存在,學生只是重視對音樂技能的苦練,卻忽視對音樂作品的內涵和靈魂的感悟和提升,處于一種機械彈奏的狀態(tài)之中。在素質教育的理念引導下,鋼琴教育的現(xiàn)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遠遠達不到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例如,教學目標重視技能忽視情感,直接影響了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缺乏完整性、系統(tǒng)性,難以達到素質教育對學生的音樂文化要求。
在教學內容上,當前的鋼琴教育課程重視訓練技能,忽視對音樂的欣賞,造成課程內容枯燥,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高校鋼琴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科學,教學方式單調無趣,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影響學生對鋼琴的吸收和理解能力,這些都不利于鋼琴教育的素質改革。在教學方法上,強調教學理論,忽視教學實踐,使教學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jié),這就影響了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在實踐中提升音樂鑒賞水平。在教學評價上,沒有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評價標準過于單一,重視結果的評價,忽視對過程的評價,影響了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2 素質教育下的鋼琴教育策略
2.1 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的效率直接關系著鋼琴教育的效果,素質理念教育下,鋼琴教育的課堂教學方式應該多樣化,注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去挖掘學習的樂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實際,采用多種多樣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不能單純局限于一種教學方式。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越來越方便化、多樣化,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內容的生動性、形象性,全面地激發(fā)學習鋼琴的熱情和動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欣賞鋼琴音樂作品,綜合利用視聽教學,豐富學生對鋼琴音樂作品的感受,讓學生對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再去激發(fā)自己內心的感覺去演奏作品,賦予作品以生命力、感染力。教師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一定要豐富多樣,音樂畫面要盡可能表現(xiàn)音樂的特征和本質,將音樂作品的藝術內涵以一種生動可感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不斷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組談論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學會在小組討論中完成自己的任務,分享自己對鋼琴音樂作品的感受,共同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當小組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分別把自己討論得到的提升和經(jīng)驗,以文字的形式整理、記錄下來,教師對其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與指導。這樣就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在鋼琴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總結和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了學生鋼琴學習的熱情,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2.2 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高校鋼琴教師的教學水平,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方法。高校鋼琴教師應該主動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好實現(xiàn)素質理念指導下的鋼琴教學目標。教師必須注重提高自己綜合素質,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科學的引導,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良現(xiàn)象,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飽滿的精神、良好的心態(tài)和敬業(yè)的態(tài)度,以自己的綜合素質去影響學生,為學生的成才樹立良好的榜樣。
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教學技能的提升,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音樂教學中的素質理念,關鍵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主導地位,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熱情和積極性,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性教學方式,注重開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音樂的主人。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音樂的魅力與力量,增加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挖掘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把音樂當成自己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擁有開闊的國際視眼和胸懷,關注和欣賞世界上的優(yōu)美音樂,吸收和學習國際上先進的音樂表現(xiàn)技能,注重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博采眾長,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2.3 注重多種學科在鋼琴教育中的融合和應用
鋼琴音樂作品中滲透出宗教、藝術、歷史等多種學科背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多種學科的融合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鋼琴作品的理解,加強學生對作品感悟能力,另外也可以促進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提高。在解讀音樂作品時,要在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基礎上,綜合音樂作品中提到的學科知識,全方面理解作品傳達的思想內涵。關注音樂的時代背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更好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增加對作品的把握和理解。音樂作品總是具有社會性,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總會反映出時代的脈搏和發(fā)展,學生可以通過鑒賞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去了解當時社會的生產(chǎn)和生活情況,增加對歷史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雙重作用。
學生在學習鋼琴的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綜合修養(yǎng),增加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了解,廣泛涉獵多種學科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也就能更好地演奏出打動人心的作品。此外,高校的鋼琴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為其他樂隊伴奏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與聲樂、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合作演出,在實踐中提升自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多學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鋼琴教育改革要持續(xù)貫徹素質教育理念,需要鋼琴教育工作者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需要各個方面的教育教學的配合,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發(fā)展、不斷完善,才能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本質和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鄧育文.如何在高師鋼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J].內江科技,2007(05).
[2] 張卿.淺析素質教育視角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發(fā)展策略[J].大眾文藝,2009(24).
[3] 張丹寧.高師鋼琴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10).
[4] 謝世超,劉海濤,袁秋林.談高師音樂教育以及數(shù)碼鋼琴輔助教學設備對教學的作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5(15).
作者簡介:馬云思(1980—),女,貴州遵義人,本科,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