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嶺
摘?要:網絡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瀏覽有害網站信息、無節(jié)制上網、網上交友上當受騙等等,極易對青少年造成危害,也使一些家長和教師談“網”色變。是“堵”還是“導”呢?是“一網打盡”還是“退而結網”?本文從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網絡論壇?網絡道德?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4-00-02
互聯(lián)網以其交互性、開放性為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無限廣闊的空間,它影響著青少年的認知、情感、思想和心理。網絡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好處,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如瀏覽有害網站信息、無節(jié)制上網、網上交友上當受騙等,極易對青少年造成危害,也使一些家長和教師談“網”色變。高科技犯罪的趨勢不斷上升,其犯罪手段更加隱蔽,對社會的危害性更加嚴重。網絡中已經出現許多不容回避的道德與法律上的問題。正是鑒于這樣一種現狀,許多家長都采取不讓學生上網的做法,并呼吁學校不要給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對此,我們認為,與其“一網打盡”,不如“退而結網”,“網事”最好還是用網絡的方式解決更好。
1?網站、網吧、一“網”情深
面對內容繁雜的網站,身處隨處可見的網吧,學生對網絡一“網”情深是在所難免的,正是鑒于這樣一種現狀,網絡道德教育才顯得尤為重要。但網絡道德教育的目標不能僅僅要求中小學生接受幾條道德規(guī)范,而應是自我判斷與選擇能力的培養(yǎng)。這里的選擇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對網絡這一現代學習與生活方式的選擇,即既要學會充分地利用網絡,又要適時走出網絡;二是上網目的與內容的選擇,要弄清楚為什么要上網,為獲取什么內容而上網。對辨別與判斷能力較弱的中小學生來說,這個問題尤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網絡影響好壞的不是計算機而是人腦,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人怎么樣選擇和利用計算機網絡。中小學生要“更會用自己的頭腦,而不是計算機,要經過教育能對世界保持一種健康的懷疑態(tài)度”。只有這樣,他們在信息的海洋中才會有所選擇、有所取舍,才能擇善而從、擇善而用。面廣量大的信息也就不是他們發(fā)展的精神污染和心理負擔,而是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
網絡對中小學生的負面影響不單在經濟與生活方面,更在道德與情感領域。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學生網絡道德素質有助于減小負面影響。網絡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tǒng)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jié)網絡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網絡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絡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于是網絡道德應運而生。網絡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準。網絡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人們對網絡持有的意識態(tài)度、網上行為規(guī)范、評價選擇等構成的價值體系,是一種用來正確處理、調節(jié)網絡社會關系和秩序的準則。
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必須突出自我教育?!白晕医逃侵缸鳛橹黧w的個人,自己對自己的教育,即把自己作為教育的對象的教育。”任何教育只有轉化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
2?網絡、聯(lián)絡、絡繹不絕
對中學生開展網絡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兩節(jié)課就能解決的,而是應該滲透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去。以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為陣地,搭建適當的網絡環(huán)境,通過網絡聯(lián)絡學生,使越來越多的學生絡繹不絕地參與到我們的教育環(huán)境中來,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學生的上網行為和使用網絡進行有效學習的目的。
校園網上的“電子學習檔案袋”就是一種網絡日志服務,是我們信息技術日常教學經常用到的一個網絡程序,不僅可以利用它來保存資料、發(fā)布作品,還可以使用它來記錄我們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點滴感受。但是由于其功能比較單一,界面較為簡陋,因而,引發(fā)不了學生的操作熱情。
為此,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網站上建立了“網絡論壇”。網絡論壇是一個和網絡技術有關的網上交流場所,一般就是大家口中常提的BBS。BBS的英文全稱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譯為中文就是“電子公告板”。BBS最早是用來公布股市價格等類信息的,當時BBS連文件傳輸的功能都沒有,而且只能在蘋果計算機上運行。因為現在的網絡知識流行太快,每個行業(yè)都有一個自己在網絡中進行交流的一塊區(qū)域,論壇是最好的地方。
第一,我們建立網絡論壇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更加便捷地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較學生之前使用的電子學習檔案袋,網絡論壇功能更加齊備,操作更加靈活,具備多媒體編輯功能,自帶的編輯器編輯的帖子非常漂亮,呈現效果更不是電子學習檔案袋那種單一的文本模式可以比擬的了。操作、暢游學校網絡論壇的感覺猶如游走在互聯(lián)網上真實論壇一樣,學生立刻被這種新穎有趣的學習方式所吸引。
第二,為了鼓勵學生多發(fā)貼,發(fā)好貼,我們采用了論壇特有的獎勵機制。對于那些主題思想新,文筆優(yōu)美,排版漂亮的帖子,我們都采用獎勵虛擬“金錢”以及置頂等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論壇的建設中來。相反地,對那些經常發(fā)垃圾帖、灌水貼以及發(fā)詆毀、辱罵他人帖子的學生則依據《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和所在班級的班規(guī)給予不同程度的“懲罰”,并告知他這樣做的理由。每位學生依據其在論壇中的貢獻而有不同的級別,這樣,對于那些經常受到發(fā)帖獎勵的學生,他們在論壇擁有的虛擬能力(包括金錢、經驗、魅力和威望等)相對于其他的學生就比較高,就擁有了一些特殊的“本領”。例如,可以創(chuàng)建自己的論壇版塊,申請版主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學生在論壇上規(guī)范操作、規(guī)范言行。
第三,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監(jiān)督缺失的網絡中,學會慎獨,加強自我道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道德自律,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我們采用了論壇學生管理員制度。每個班一般選取兩到三名品學兼優(yōu)。在學生中有較高威望,敢于負責任的學生擔任論壇管理員,賦予他們相應的操作權限。論壇管理如果完全靠信息技術教師一個人來管理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技術教師就要學會適度放權,讓學生管理員參與到網絡論壇的日常管理中來。這樣做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網絡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監(jiān)督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所有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在網絡中如何與人相處。
通過使用網絡論壇對學生網絡道德的培養(yǎng)及自我完善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網絡論壇的使用使學生不但提高了信息素養(yǎng),也提升了學生的網絡道德。
3?發(fā)帖、跟帖、“貼”心關懷
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溝通,而網絡的溝通就在“發(fā)帖”和“跟帖”這一“發(fā)”一“跟”之間,我們恰恰就是要在這一“發(fā)”一“跟”之間體現出我們對學生“貼”心的關懷。針對學生中使用網絡語言比較普遍的現象,我們和語文教師合作,在論壇中專門發(fā)表了“七年級優(yōu)秀作文選”的主題,針對學生中使用比較多的網絡語言進行分析,讓學生認識到網絡語言的局限和缺陷,讓學生知道一些可用和不可用的網絡語言。一旦學生形成了有選擇性使用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他就可以根據語言文字規(guī)范、社會道德規(guī)范自行選擇。我們鼓勵學生發(fā)表原創(chuàng)作文,讓語文教師定期批閱學生發(fā)表的作文帖子,根據帖子的質量給予相應的評級,并對學生給予論壇虛擬金幣的獎勵。學生在論壇發(fā)表的作文帖子熱情非常高,他們表示,在論壇發(fā)作文不同以往的作文課,感覺很輕松,寫作很愉快,很有成就感。
通過網絡結合多媒體手段,學生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濃厚了,電子作品的完成率,上傳率也高了;對同學作品的評價也變得中肯了,垃圾帖、灌水帖也減少了,在網絡上說臟話、詆毀他人的行為幾乎見不到了。越來越多的學生詢問能否在家里也可以上學校的論壇。
記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對待任何的問題,“堵”總是不如“導”的效果好的”。通過近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我們感受到我們所進行的嘗試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切實可行的。我們衷心希望我們的嘗試能給上網的學生一點幫助,而不是在將來的某一天回首學生時代的“網事”,只有“網事不堪回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