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一書
年邁的婆婆從老家過來了,我驚訝地看到:老公把婆婆緊緊地擁抱在懷里好一會兒,然后一手扶著她的肩,一手握著她的手,走進家門。婆婆臉上帶著微笑,顯得很滿足、很幸福。那情景,就像我以前帶著年幼的兒子一般。
我問老公:“與母親一直會這樣擁抱嗎?”他說沒有,以前不會的,是因為父親去世以后,忽然意識到母親是個寶了,想要好好珍惜。
婆婆梳著兩條辮子,還是鄉(xiāng)村婦女的那種打扮。我有許多年沒有見過這樣的辮子了,想當年我母親在世的時候也梳兩條這樣的辮子,可是我和姐姐都說難看,于是母親在不到60歲時剪成了短發(fā),也不知道她當時是否情愿,如今看到婆婆70多歲了還辮子依舊,反倒覺得她成了一道古樸的風景了。
曾經(jīng)有人做過調(diào)查,問:“你會握父母的手嗎?”回答絕大多數(shù)都是小時候會,長大了卻不會,還有就是女兒與母親會,兒子與母親一般不會。最近又看到一個調(diào)查,題目是問你是否會對父母說“我愛你”,回答絕大多數(shù)是不會。我想,如果有人再做一個調(diào)查,問問你成年后還會與年邁的父母經(jīng)常擁抱嗎?估計大多數(shù)人也會說不會吧。
小時候父母都會經(jīng)常抱著我們,我們也會很自然地抱著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都不愿意再與他們擁抱了,頂多就是攙攙胳膊拉拉手。我們會激情地擁抱自己的伴侶,也會親密地擁抱年幼的孩子,卻很少會與年邁的父母深情擁抱了。我不記得最后一次與父母擁抱是什么時候,仿佛從來就沒有過一樣,而與兒子的擁抱也早已忘記了。兒子與我肌膚上的疏離,就像我當年與父母在肌膚上的疏離是一樣的。但是,即使我不知道擁抱年邁的父母他們會有什么感覺,我卻敢肯定,假如成年后的兒子要給我一個擁抱,我一定會感覺幸福的。
把一個人抱在懷里,是因為心中有愛,那是一種深沉的愛,是用語言無法表述與替代的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他們一些擁抱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而一個人年紀大了,同樣需要擁抱。給老人們一個無言的擁抱,比說上一百句好聽的話還要溫暖,比塞給他們一沓鈔票更能令他們開心,自然也就有利于他們的健康了。
我笑著鼓勵老公:“你做得很好?!钡?,即使我的母親還在世,我可能依然沒有勇氣給她一個擁抱。所以,我很慚愧,我只能在心里說:“抱一抱年邁的父母吧……” (摘自《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