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翠崧++++++鐘金寶++++++李燕紅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神經性皮炎患者心理因素的影響。 方法 選擇患者80例,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對照組則實施常規(guī)護理,如一般護理、飲食護理、藥物治療護理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理焦慮和抑郁情況,并統(tǒng)計臨床療效。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SAS和SDS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 結論 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護理干預;神經性皮炎;心理因素
[中圖分類號] R473.7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6(c)-0110-03
Effect of psychologic factor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rmatitis
ZHI Cui-song ZHONG Jin-bao LI Yan-h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Guangzhou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Guangzhou 51009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 factor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rmatitis. Methods 8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of 4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routine care,such as general care,diet care,medication care,then men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linical efficacy in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AS and SDS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the effective p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70.0% (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in patients,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onl.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oon;Neurodermatitis;Psychological pactors
神經性皮炎是因為局部皮膚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的皮膚疾病,又被稱為慢性單純性苔蘚[1]。祖國醫(yī)學謂之“牛皮癬”“攝領瘡”,該病好發(fā)于頸項部,臨床上皮膚呈苔蘚樣改變,局部肥厚且粗糙,伴有劇烈的瘙癢,本病常常遷延不愈,病程極長,且反復發(fā)作,目前西醫(yī)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多采取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外用及系統(tǒng)使用抗過敏藥物,缺乏根治方法[2]?;疳樐酸樉闹A發(fā)展而來,其為針與灸之精華相合,其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于普通針灸,火針是用特制的針具在火焰上加熱后刺激皮膚,使局部溫熱驟升,促使神經功能傳導、幫助局部炎癥消散,同時可有效提高機體抵抗力,增加局部皮膚的免疫功能[3]。本科使用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討使用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護理干預,并分析其對患者心理因素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9月~2014年3月本科門診的神經性皮炎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18~50歲,平均(32.3±2.9)歲,病程1~10年,平均(2.3±0.1)年;對照組男16例,女24例,年齡18~50歲,平均(32.5±2.8)歲,病程1~10年,平均(2.4±0.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注意避免搔抓、熱水燙洗等刺激。在系統(tǒng)使用抗組胺類藥物和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糠酸莫米松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火針治療。使用火針治療時要先將局部進行常規(guī)消毒處理,使用中粗的火針采用密刺法,大約間隔0.5 cm進針一枚,將火針要燒至白亮,采用疾刺疾出法,直刺入穴,深度則以病灶部位皮膚厚度為標準,一般穿透病灶皮膚后即有突破感,對于病灶堅實難透者,則將火針刺入0.5 cm即可。每周2次,連續(xù)治療14 d為1個療程。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對照組則實施常規(guī)護理,如一般護理、飲食護理、藥物治療護理等,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患者心理焦慮和抑郁情況,并統(tǒng)計臨床療效。
1.3 護理干預方法
1.3.1 心理干預因神經性皮炎患者久治不愈,且發(fā)生于頭面部,嚴重影響患者容貌,所以患者往往對治療效果十分關注,同時因炎癥反應等而出現的病灶部位疼痛,更加重了患者對治療效果的關注。應該及時告之患者進行火針治療的優(yōu)越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治療依從性,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火針治療,加強與患者溝通,必要時通過實際病例的現身說法,以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對患者要有同情心理,切忌譏笑、諷刺患者,向患者講解神經性皮炎的相關知識,以減少患者悲觀、恐懼、緊張的心理。在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的同時,要注意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促使患者家屬積極配合患者進行治療,提高患者的社會認可度。
1.3.2 操作過程中的護理干預使用火針治療,因溫度較高,有出現燒燙傷的可能,所以在進行治療時一定要做到精準、輕快、巧妙,有效避開病灶部位重要的血管和神經走向。治療前準確定位病灶,操作前選擇合適大小的火針型號進行操作,并對每次使用的火針均要進行嚴格消毒甚至滅菌處理,以避免和減少醫(yī)源性感染。在進行操作時,注意提高注意力,減少和避免導致分神的外因影響。治療過程中告之患者頭部制動的重要性,在對接近五官附件的組織進行操作時,一定要避免傷及眼睛、鼻等重要器官。
1.4 療效判定
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其中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總分正常上限41分,分值越低狀態(tài)越好,≥50分為有抑郁癥狀。
臨床效果評價具體如下。痊愈:紅斑、丘疹及肥厚皮損完全消退,瘙癢消失;顯效:紅斑、丘疹及肥厚皮損明顯消退(60%~100%),瘙癢明顯減輕;有效:紅斑、丘疹有所消退(30%~60%),結節(jié)及肥厚皮損變薄,瘙癢有所減輕;無效:皮損無消退或無改善(<30%),仍感劇烈瘙癢[4]。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endprint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χ2=7.013,P=0.008)(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神經性皮炎的病因現代醫(yī)學尚無定論,其可能與支配病灶部位的神經組織病變有關,其次可能與胃腸道功能紊亂存在一定相關性,另外也有研究提示,其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有關[5]。傳統(tǒng)醫(yī)學則認為本病表于肌膚,而本于臟腑,初為肺經風毒、脾經濕熱致肌膚腠理受損,蘊阻而濕熱,后繼以熱盛而肌膚出現苔癬樣變、風盛而肌膚瘙癢,濕性黏膩而久治不愈[6]。本病久之導致患者情志抑郁、肝氣郁結、氣郁化火,日久血虛風燥,肌膚失養(yǎng),循環(huán)往復,久之加重[7]。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對于患者皮膚瘙癢癥狀效果顯著,緩解迅速,大部分患者在治療1次后即能見到明顯效果,其機制可能是因為火針刺入病灶后迅速提高局部溫度,增加血液循環(huán),改善病灶部位皮膚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增加其新陳代謝,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止癢之功效,最終促使病灶部位皮膚組織恢復正常[8]。
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具有通經活絡、軟堅散結之功效,刺入病損處皮膚后,其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毛囊,促使毛囊口的張合,改善局部炎癥堆積,通過熱效應可對局部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殺滅效果[9],同時還能直接通過針刺效應,將增厚的囊壁刺破并使局部增生的結締組織疏松,具有祛腐化瘀之功效[10],而且火針的局部高溫還能使增生的皮脂腺細胞減少分泌,改善毛囊內環(huán)境,對于減少病灶復發(fā)具有積極意義,最后火針還具有防止或減輕瘢痕形成的作用,從而促使局部皮膚的修復以及組織的再生[11]。本研究觀察組針對火針治療采用心理干預為主,積極配合火針治療操作,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改善了護患關系,治療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有效的心理護理,尤其是針對患者個體化的心理干預,結合對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甚至抑郁的心理。在臨床治療效果上,治療后觀察組的無效率為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提示患者依從性增高、心理壓力減輕,能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臨床效果。
綜合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提高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祁秀榮.埋線為主治療播散型神經性皮炎[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1):40-41.
[2]曠秋和.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36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0,18(10):15-16.
[3]張顏,周建偉,黃蜀,等.火針配合刺絡拔罐治療神經性皮炎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9,29(4):252-254.
[4]王津.火針點刺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5):899-900.
[5]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6.
[6]王洪彬,李曉泓,宋曉琳,等.火針療法臨床應用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醫(yī)文獻雜志,2009,14(3):52-54.
[7]張曉霞,董明霞,陶云.火針療法對外周血象影響的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yī),2012,22(4):47-48.
[8]羅海鷗,唐勇,王洪志,等.火針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大鼠IL-1、IL-6的影響[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7(2):35-37.
[9]潘書林,潘明,孫曉蘭.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89例[J].中國針灸,2008,25(10):740.
[10]陸衛(wèi)衛(wèi),吳峻,邵榮世,等.火針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2(21):2278-2279.
[11]廖歡,黃蜀.火針聯(lián)合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慢性濕疹50例[J].中國針灸,2007,27(11):796.
(收稿日期:2014-05-06本文編輯:林利利)
endprint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χ2=7.013,P=0.008)(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神經性皮炎的病因現代醫(yī)學尚無定論,其可能與支配病灶部位的神經組織病變有關,其次可能與胃腸道功能紊亂存在一定相關性,另外也有研究提示,其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有關[5]。傳統(tǒng)醫(yī)學則認為本病表于肌膚,而本于臟腑,初為肺經風毒、脾經濕熱致肌膚腠理受損,蘊阻而濕熱,后繼以熱盛而肌膚出現苔癬樣變、風盛而肌膚瘙癢,濕性黏膩而久治不愈[6]。本病久之導致患者情志抑郁、肝氣郁結、氣郁化火,日久血虛風燥,肌膚失養(yǎng),循環(huán)往復,久之加重[7]?;疳樦委熒窠浶云ぱ讓τ诨颊咂つw瘙癢癥狀效果顯著,緩解迅速,大部分患者在治療1次后即能見到明顯效果,其機制可能是因為火針刺入病灶后迅速提高局部溫度,增加血液循環(huán),改善病灶部位皮膚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增加其新陳代謝,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止癢之功效,最終促使病灶部位皮膚組織恢復正常[8]。
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具有通經活絡、軟堅散結之功效,刺入病損處皮膚后,其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毛囊,促使毛囊口的張合,改善局部炎癥堆積,通過熱效應可對局部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殺滅效果[9],同時還能直接通過針刺效應,將增厚的囊壁刺破并使局部增生的結締組織疏松,具有祛腐化瘀之功效[10],而且火針的局部高溫還能使增生的皮脂腺細胞減少分泌,改善毛囊內環(huán)境,對于減少病灶復發(fā)具有積極意義,最后火針還具有防止或減輕瘢痕形成的作用,從而促使局部皮膚的修復以及組織的再生[11]。本研究觀察組針對火針治療采用心理干預為主,積極配合火針治療操作,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改善了護患關系,治療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有效的心理護理,尤其是針對患者個體化的心理干預,結合對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甚至抑郁的心理。在臨床治療效果上,治療后觀察組的無效率為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提示患者依從性增高、心理壓力減輕,能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臨床效果。
綜合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提高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祁秀榮.埋線為主治療播散型神經性皮炎[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1):40-41.
[2]曠秋和.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36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0,18(10):15-16.
[3]張顏,周建偉,黃蜀,等.火針配合刺絡拔罐治療神經性皮炎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9,29(4):252-254.
[4]王津.火針點刺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5):899-900.
[5]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6.
[6]王洪彬,李曉泓,宋曉琳,等.火針療法臨床應用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醫(yī)文獻雜志,2009,14(3):52-54.
[7]張曉霞,董明霞,陶云.火針療法對外周血象影響的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yī),2012,22(4):47-48.
[8]羅海鷗,唐勇,王洪志,等.火針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大鼠IL-1、IL-6的影響[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7(2):35-37.
[9]潘書林,潘明,孫曉蘭.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89例[J].中國針灸,2008,25(10):740.
[10]陸衛(wèi)衛(wèi),吳峻,邵榮世,等.火針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2(21):2278-2279.
[11]廖歡,黃蜀.火針聯(lián)合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慢性濕疹50例[J].中國針灸,2007,27(11):796.
(收稿日期:2014-05-06本文編輯:林利利)
endprint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χ2=7.013,P=0.008)(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神經性皮炎的病因現代醫(yī)學尚無定論,其可能與支配病灶部位的神經組織病變有關,其次可能與胃腸道功能紊亂存在一定相關性,另外也有研究提示,其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有關[5]。傳統(tǒng)醫(yī)學則認為本病表于肌膚,而本于臟腑,初為肺經風毒、脾經濕熱致肌膚腠理受損,蘊阻而濕熱,后繼以熱盛而肌膚出現苔癬樣變、風盛而肌膚瘙癢,濕性黏膩而久治不愈[6]。本病久之導致患者情志抑郁、肝氣郁結、氣郁化火,日久血虛風燥,肌膚失養(yǎng),循環(huán)往復,久之加重[7]?;疳樦委熒窠浶云ぱ讓τ诨颊咂つw瘙癢癥狀效果顯著,緩解迅速,大部分患者在治療1次后即能見到明顯效果,其機制可能是因為火針刺入病灶后迅速提高局部溫度,增加血液循環(huán),改善病灶部位皮膚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增加其新陳代謝,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止癢之功效,最終促使病灶部位皮膚組織恢復正常[8]。
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具有通經活絡、軟堅散結之功效,刺入病損處皮膚后,其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毛囊,促使毛囊口的張合,改善局部炎癥堆積,通過熱效應可對局部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殺滅效果[9],同時還能直接通過針刺效應,將增厚的囊壁刺破并使局部增生的結締組織疏松,具有祛腐化瘀之功效[10],而且火針的局部高溫還能使增生的皮脂腺細胞減少分泌,改善毛囊內環(huán)境,對于減少病灶復發(fā)具有積極意義,最后火針還具有防止或減輕瘢痕形成的作用,從而促使局部皮膚的修復以及組織的再生[11]。本研究觀察組針對火針治療采用心理干預為主,積極配合火針治療操作,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改善了護患關系,治療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有效的心理護理,尤其是針對患者個體化的心理干預,結合對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甚至抑郁的心理。在臨床治療效果上,治療后觀察組的無效率為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提示患者依從性增高、心理壓力減輕,能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臨床效果。
綜合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提高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祁秀榮.埋線為主治療播散型神經性皮炎[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1):40-41.
[2]曠秋和.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36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0,18(10):15-16.
[3]張顏,周建偉,黃蜀,等.火針配合刺絡拔罐治療神經性皮炎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9,29(4):252-254.
[4]王津.火針點刺治療瘙癢性皮膚病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5):899-900.
[5]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6.
[6]王洪彬,李曉泓,宋曉琳,等.火針療法臨床應用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醫(yī)文獻雜志,2009,14(3):52-54.
[7]張曉霞,董明霞,陶云.火針療法對外周血象影響的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yī),2012,22(4):47-48.
[8]羅海鷗,唐勇,王洪志,等.火針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大鼠IL-1、IL-6的影響[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7(2):35-37.
[9]潘書林,潘明,孫曉蘭.火針治療神經性皮炎89例[J].中國針灸,2008,25(10):740.
[10]陸衛(wèi)衛(wèi),吳峻,邵榮世,等.火針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2(21):2278-2279.
[11]廖歡,黃蜀.火針聯(lián)合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慢性濕疹50例[J].中國針灸,2007,27(11):796.
(收稿日期:2014-05-06本文編輯:林利利)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