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瑤
〔關(guān)鍵詞〕高三;傾聽;鼓勵;陪伴
進入高三,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面臨一些心理層面的問題,很多家長已經(jīng)意識到不能在學習上給孩子太大壓力,但是,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些什么,有時候明明下定決心,想要關(guān)心和鼓勵一下孩子,卻剛說幾句就話不投機,不僅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加重了緊張情緒。那么怎樣才能與孩子一起順利地度過高三呢,在這里給家長們一些方法和建議。
一、話說多,不如少
老子說:“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奔慈嗽捳f得太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沉默,把話留在心里。
高三的孩子學習辛苦,閑聊的時間不多,孩子們內(nèi)心敏感,容易過度解讀話語。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家長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大部分內(nèi)容是在指責孩子有這樣或是那樣的“毛病”,孩子則抱怨父母太過嘮叨,一次次的交流變成了家庭里的暴風雨。其實傾聽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家長們往往是在與身邊最親近的人溝通的時候,忘記了這種藝術(shù)。
我有一個同事,他的孩子就在自己工作單位附近上學,孩子晚自習前到單位來吃東西,每天這個時候,他會坐在孩子旁邊。孩子邊吃東西,邊講學校里的事情。我的同事基本上不說話,等孩子說完以后,溝通時間也就結(jié)束了。另一個朋友也有自己的方法,每到周六,她都要到超市去買回一周的日常用品,于是她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讓兒子幫忙拎從超市買回來的東西。路上經(jīng)過一個小公園,他們就買一點飲品,坐在公園的椅子上聊天,看著過路的形形色色的人,她會引導孩子談談學習和專業(yè)選擇等問題。孩子訴說的過程其實就是回顧、剖析自己問題的過程,這個時候,他需要一個好聽眾。這種單純的陪伴,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
二、提問多,質(zhì)問少
一個朋友在某次考試后問孩子考得好不好,孩子說“不知道” ,朋友追問:“什么是不知道!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孩子說:“是不想回答的意思!”談話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其實大多數(shù)家長都有看分數(shù)、比名次的習慣,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關(guān)注的情緒,比如說孩子考得不太好,家長可以問問,“考的是哪部分的內(nèi)容”“這些題有什么特點”“老師講完卷子給了什么建議”,引導孩子自己找到答案,他會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反思和成長。我們最好多關(guān)注孩子學習的過程,多肯定他們的進步。比如關(guān)注他們的書寫,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學習的情緒狀態(tài)等。
三、鼓勵多,抱怨少
家長要有足夠的信心,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關(guān)注孩子的點滴進步,把信任留給孩子。記得孩子蹣跚學步的時候,我們是那么堅信他摔倒后會站起來,相信他會越走越穩(wěn)。已經(jīng)進入高三,高考越來越近,家長要接納孩子現(xiàn)在的狀態(tài)?,F(xiàn)階段,孩子的狀態(tài)已經(jīng)形成,復習進度也有了自己的節(jié)奏。這時候家長如果總是提出自己的指導和建議,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家長應放下自己的擔憂,把信任交給孩子,這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支撐。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段話: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相信孩子,靜等花開。或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參天大樹。
希望所有的家長,跟孩子站在戰(zhàn)線的同側(cè),與孩子一起面對成長中的每一次考驗,慢慢地看著他(她)長大,陪著他(她)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第十二中學,大連,116011)
編輯 / 李益倩 終校 / 于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