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宏
作文能力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指導學生寫好每一篇文章,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也是對學生思想情操的熏陶。怎樣從根本上消除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犯難,不知寫什么,更不知怎么寫的顧慮。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充實的路走去,更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這段話告訴我們,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才是作文豐盈不竭的源泉。
一、抓住有利契機,豐富習作素材
“寧可絞盡腦汁摘星星,也不挖空心思寫作文。”這句話體現(xiàn)了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怎樣打消學生對作文的排斥?我認為教師要不放過每一個難得的觀察點,緊抓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幫助孩子們積累作文的素材,讓他們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在一次語文課上,孩子們靜靜的在看書,突然一只鴿子飛進了教室,我示意孩子們別說話,仔細觀察鴿子的動向。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視線一刻也沒有移開鴿子的活動。鴿子落在了燈架上,爾后又落在了黑板邊框上,在窗欞上停留了片刻后就飛走了。我抓住這個難得的契機,讓學生就鴿子誤飛教室這件事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就這樣一件小事,但孩子們的描寫精彩紛呈:如“鴿子在教室里盤旋了一周,落在了燈架上,它點著頭,東瞧瞧西望望,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里它有點害怕。突然斜著翅膀貼在了黑板的邊框上,我知道它是在尋找出口,霎時它利劍一樣沖向窗口,在窗欞上停留了瞬間后飛走了”。一個“斜”一個“貼”準確的寫出了鴿子的動作,“利劍”寫出了小鴿子的速度之快。
又如“小鴿子驚恐得站在燈框上,圓圓的眼睛到處亂瞅,剛退去嘴黃的小嘴緊閉著,它撲棱了兩下翅膀,但沒有飛起來,顯然它有點不知所措。時間一秒秒過去,教室里靜的出奇。我在想:小鴿子肯定是跑出來玩耍,迷了路。小鴿子你快回家吧,亂跑會遇到危險的,媽媽多為你擔心呀!”孩子們的描寫感動了我。我把孩子們的優(yōu)秀作文制成課件,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習作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時,那份激動無可名狀,還給優(yōu)秀習作配上不同的音樂,小作者聲情并茂的朗讀,感染了全班孩子們。再次利用網(wǎng)絡搜集了許多有關鴿子飛翔、覓食、孵蛋等方面的視頻資料,讓孩子們欣賞,拓寬了孩子們的知識面。鼓勵孩子們二次作文,寫出獨特感受,孩子們生動的描寫,讓人耳目一新。我深深感到,這個做法點燃了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激情,平時總說孩子的作文寫得空洞無味,通過這件事,自己在深思,責任不全在孩子身上,是教師沒有給他們搭建寫生動的平臺,引導的還不夠得法,對周圍事物的觀察還不夠仔細。
二、引導觀察生活,培養(yǎng)習作興趣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源泉。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睙o話可寫,或言之無物是小學生作文的通病。只要我們有意識地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就能隨時隨地獲取豐富的習作素材。
一個雨天,通過我適時的引導,學生在作文里這樣寫到:“突然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劈頭蓋臉落下來,一會兒校門口擠滿了家長,色彩繽紛的花傘匯集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有的家長還不聽保安人員的勸說執(zhí)意要進校門。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愛字當頭,他們生怕自己的寶貝被雨淋著,可憐天下父母心?!庇捎谟^察是習作的基礎,因此我有意識地領著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日常生活。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引導學生去觀察千變?nèi)f化的事物,千姿百態(tài)的生活,用自己稚嫩的筆法去描繪這個絢麗多姿的世界。我不僅把孩子們的優(yōu)秀作文制成課件,讓孩子們朗讀、欣賞,還把出現(xiàn)問題最多的習作也制成課件,孩子們看到大屏幕上那個痛苦難挨的動畫人物不知何故,看到旁邊的習作,恍然大悟。針對作文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孩子們各抒己見進行修改。錯別字沒有了,句子通順了,那個卡通孩子也露出了笑臉,孩子們的情緒也振奮了,寫好作文的欲望也更強烈了,于是一篇篇好作文層出不窮。
三、豐富實踐活動,激勵積累素材
語文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葉圣陶老先生早就強調(diào)作文的交際功能,他說:“作文為社會中不可缺少之技能,非語文教師強加于學生之作業(yè)。”由此看來,學生只有想寫、愿寫時,才會覺得寫作也是一件樂事。因此,我將習作指導融化在學生喜愛的活動中,積極引發(fā)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豐富自己的感受,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機。我和學生一起放風箏,玩他們喜歡的游戲,一起寫玩游戲的過程和感受,學生從教師的文章中找到了他們的不足,從教師的習作中借鑒到了不少東西。
在一次“我的——”的作文競賽活動,我讓學生搜集所寫人物典型材料,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孩子這樣寫道:“媽媽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工作服都沒有顧上脫就躺在了沙發(fā)上。媽媽病了——媽媽睡在沙發(fā)上顯得那樣瘦小。她為了讓我在條件好的學校上學,打工掙錢很辛苦。媽媽我愛你,我不會辜負你的希望?!焙⒆釉谶@件平凡的事情中捕捉到了動情處,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實踐出真知,只有讓學生寫自己實踐過的、了解的事情,孩子的情感從內(nèi)心訴諸于筆端,佳作才能應運而生。
寫作是運用語言的藝術。“不積跬步,無以至干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苯處熞眯囊I,從現(xiàn)代媒體中積累語言,鼓勵學生在欣賞電腦等媒體精彩畫面、動人音樂的同時,用心聽其中的語言。還經(jīng)常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少年兒童喜愛的中外文學名著,并適時開展諸如講故事比賽、寫成語比賽等活動,有意識地讓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摘抄自己喜歡的名言名句,積累習作素材,豐富習作知識。
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工作,它需要每位語文教師循序漸進地指導,更需要教師積極地培養(yǎng)。經(jīng)常找孩子談心,了解孩子們的思想狀態(tài),從根本上掃除學生怕寫作的心理障礙,充分挖掘有利于作文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進一步指導學生熱愛作文,把寫作文當成一件快樂的事。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南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