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史?儒林傳序》探微

      2014-09-19 14:53:09呂璀璨
      北方文學·下旬 2014年5期
      關鍵詞:儒學

      摘 要:唐初統(tǒng)治者注意吸收前朝興亡的經(jīng)驗和教訓,甚為重視對前朝歷史的修撰。從史學跟社會的關系來看,國家的統(tǒng)一,必然要求產生與之相適的歷史著作,反映了隋唐統(tǒng)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另一方面,歷代學者多認為“經(jīng)學盛于漢,漢亡而衰”,但從《北史?儒林傳序》一文中看實則不然。本文主要從思想內容方面對《北史?儒林傳序》略作探微,淺談北朝儒學及其歷史地位。

      關鍵詞:《北史?儒林傳序》;儒學;李延壽

      唐初統(tǒng)治者注意吸收前朝興亡的經(jīng)驗和教訓,因此甚為重視對前朝歷史的修撰。鑒戒前朝興亡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維護統(tǒng)一、鞏固統(tǒng)治成為其修史之現(xiàn)實目的,《北史》的修撰無疑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另一方面,歷代學者大多認為“經(jīng)學盛于漢,漢亡而衰”,儒學在這一歷史時期已處于衰竭的狀態(tài)和從屬的地位。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從《北史?儒林傳序》中就可見一斑。正如《傳序》中言:“以篤父子,以正君臣。開政化之本原,鑿生靈之耳目,百王損益,一以貫之?!闭怯捎谌鍖W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才會一直不為統(tǒng)治者所棄。

      一、思想內容

      自司馬遷在《史記》中開創(chuàng)設置儒林列傳的先例始,遂成傳統(tǒng),且在列傳前多有一篇序言,以論述此前儒學的演變脈絡。《北史?儒林傳序》亦皆承繼這一體例,縱論魏晉以來儒學盛衰大勢,階段分明,特點突出,無論在中國史學史、儒學史還是經(jīng)學史上都是較為重要的原始資料,不容忽視。

      從表面來看,《北史?儒林傳序》為論述魏晉以來的儒學興衰。細究之下,實則有更深層次的主旨和意蘊,即借言儒學盛衰,以鑒戒前朝興亡經(jīng)驗教訓并尋求治國之道。

      (一)傾心漢化

      魏征所寫乃為隋朝史論,而延壽所著乃北朝歷史。單從篇幅就可看出,李的《儒林傳序》要遠長于魏征的儒林短序,他花了更多的篇幅詳盡地描寫了鮮卑族拓跋氏在一統(tǒng)北方之后為興盛儒學所作的種種措施和貢獻。

      鮮卑族拓跋氏部統(tǒng)一北方之后,建立了北魏,并且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的統(tǒng)治。自從永嘉之亂之后,這還是第一次的大一統(tǒng),對儒學的發(fā)展意義來說不可謂不重大。北魏建立之后,經(jīng)濟、文化十分落后,在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上甚至還保留著游牧民族的舊習,顯然與中原的儒家的禮樂文化大相徑庭。而北魏統(tǒng)治者也意識到了“天下可馬上取之,而不可馬上得之”,故而“魏道武初定中原,雖日不暇給,始建都邑,便以經(jīng)術為先”。統(tǒng)治者這種復興儒學的措施一方面是為其建立以漢文化為主體的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漢文化強大的同化力的結果。

      (二)興辦經(jīng)學

      儒學自從被封建統(tǒng)治者奉為正宗以來,儒家經(jīng)典便被定為官學以及私學的教材。因此,士人學子們在學校便能學到儒家修身治國的大道,學校成為儒家推行教化的重要場所。從李《傳序》可以看出,南北朝雖處喪亂之世,然而北朝統(tǒng)治者對興學之事興趣盎然,只要稍獲小安,便致力辦學,為學之風盛行,一時蔚為大觀。

      魏道武帝初定中原,便以興經(jīng)學為先,重教化,“立太學,置《五經(jīng)》博士生員千有余人。天興二年春,增國子太學生員至三千人”。有了這個優(yōu)良傳統(tǒng)之后,北魏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對儒學頗為重視:明元時“改國子為中書學,立教授博士”;太武“起太學于城東……而令州郡各舉才學。”;獻文“召立鄉(xiāng)學,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學生六十人”等等。諸位帝王都采取了相應辦學以復興儒學的措施。

      (三)移孝為忠

      南北朝時期,儒學雖然受到釋、道兩教的沖擊,但由于儒學作為統(tǒng)治思想長期被統(tǒng)治階層所認可,其倫理道德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孝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具有至高地位和特殊價值。其本源由父祖而上溯到天的本源,北朝統(tǒng)治者正是看到了孝的這種特殊價值,故而大力提倡孝道,利用“移孝為忠”這一孝道根本原則,以鞏固其君權統(tǒng)治。在《傳序》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此方面的蛛絲馬跡。如正光三年,孝明帝“命祭酒崔光講《孝經(jīng)》,始置國子生三十六人”,宣揚孝道;永熙年間,孝武帝“于顯陽殿詔祭酒劉欽講《孝經(jīng)》,黃門李郁說《禮記》”,借此弘揚孝道,宣揚儒家綱常等等。由是朝章漸備,學者向風”,不僅復興周公之茂典,還修正禮樂綱常之制。

      二、寫作主旨

      事實證明,北朝統(tǒng)治者的這種以儒術治國的基本政策符合封建統(tǒng)治的根本要求,它對于維系北朝一百多年的統(tǒng)治具有巨大的作用。而作為封建統(tǒng)治的指導思想,是任何一位統(tǒng)治者都無法脫離的。北朝統(tǒng)治者看清了形勢,在政治上注重儒家教化的推行,重視對經(jīng)學、儒術的發(fā)展,為儒學的繼承和發(fā)揚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李延壽即借此諷諫統(tǒng)治者應施行以儒治國的方針。

      可以說魏征與李延壽的《儒林傳序》皆以鑒戒前朝興亡經(jīng)驗教訓、尋求治國之道為宗旨,因此都特別重視君王的角色和作用。治國是否用儒家思想,關乎存亡,而這一切又都取決于一國之君。儒家思想“開政化之本源”,是“經(jīng)邦致治”的依據(jù),自然應當成為鞏固統(tǒng)治、建立社會秩序的指導方針。他在《北史?儒林傳序》中,例舉由道武直到煬帝之間統(tǒng)治者為興盛儒學所作的種種舉措,至隋文帝“于是四海九州強學待問之士,靡不畢集焉”,乃呈治世之勢。然,“及帝暮年,精華稍竭,不悅儒術,專尚刑名,執(zhí)政之徒,咸非篤好”,已顯衰頹。至煬帝時,更由于戰(zhàn)亂頻仍,“凡有經(jīng)籍,自此皆湮沒于煨塵矣。遂使后進之士不復聞《詩》、《書》之言,皆懷攘奪之心,相與陷于不義”。通過一系列鮮明的對比,《傳序》鄭重指出:“然則盛衰是系,興亡攸在,有國有家者可不慎歟!”將儒學盛衰提高到關乎王朝興亡的高度,由此可窺見此篇短論主旨所在。

      綜上,在南北朝時期,儒學雖受到佛、道兩教不小的沖擊,但也并未真正動搖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北朝統(tǒng)治者更是一直興盛經(jīng)學、宣揚儒教,“雖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墜?!崩钛訅坭b戒前朝興亡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以典型范例的形式闡明君主實施儒治的重要性,《北史》的修撰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堪稱一篇精彩的序論。

      參考文獻:

      [1]劉永祥.《隋書?儒林傳序》探微[J].蘭臺世界,2010,(7):55-56.

      [2]魏征.隋書?儒林傳序[M].文苑英華,卷七五五.

      [3]李延壽.北史?儒林傳序[M].文苑英華,卷八十三.

      作者簡介:呂璀璨,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猜你喜歡
      儒學
      試論揚雄《法言》對儒學的發(fā)展
      周禮與儒學的機理
      當代陜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16
      儒學交流在路上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經(jīng)學還是子學?——對政治儒學復興之路的一些思考
      哲學評論(2018年2期)2019-01-08 02:11:42
      有效備考之經(jīng)典考點的深挖——以儒學為例
      宋代儒學對漢唐儒學的突破
      什么是儒學之本
      學習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6
      從儒學領悟經(jīng)營之道
      2010年出土儒學文獻研究綜述
      制度儒學中的孝治思想
      通城县| 南昌县| 西吉县| 台中县| 台南市| 望谟县| 合肥市| 和龙市| 多伦县| 新沂市| 南阳市| 邵阳市| 什邡市| 中西区| 吉木萨尔县| 临汾市| 麻阳| 巴中市| 宝兴县| 太白县| 海安县| 娄烦县| 卢氏县| 嘉禾县| 崇左市| 罗山县| 濮阳市| 南平市| 商城县| 图木舒克市| 砚山县| 岳池县| 新丰县| 威海市| 沾化县| 大安市| 台北市| 宝丰县| 乌拉特中旗| 永康市|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