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村
摘 要: 古往今來,眾人對曹操的評價存在很大差異。究其緣由,作者認為這是由曹操性格的復雜性和多重性決定的。
關(guān)鍵詞: 《三國演義》 曹操形象 復雜性
一、權(quán)詐與機謀并存的曹操形象
小說中的很多地方都能體現(xiàn)出曹操狡詐的特點。比如:在官渡之戰(zhàn)中袁紹的謀士許攸半夜來投靠他的這一情節(jié)上,曹操那時正缺糧而無計可施,十分苦悶,聽說許攸前來投靠,大喜若狂,“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于地”。這一系列行為,無非是想從許攸那里獲得解除乏糧之計而已,并乘便從許攸的口中套出袁紹的秘密??墒堑鹊絻扇苏嬲媱澣绾喂テ圃降臅r候,許攸問曹操的軍糧還有多少時,曹操卻顯得十分狡猾。作者通過一系列詳細的對話與動作,將其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
小說中還有多處反映曹操狡詐的情節(jié)。曹操攻入宛城,見張濟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語打動她,并許諾還都后將其扶為正室,每日與之取樂,樂而忘歸。其實張繡之降在此之前已經(jīng)確定,全與張濟妻無涉;曹操對張濟妻本以“妓女”視之,豈有扶為正室之理?對一個弱女子,為貪戀美色尚且如此,其欺詐就是根深蒂固的本質(zhì)。還有借許楮之刀殺掉沒有尊卑的許攸,借劉表之手除掉罵得他狗血噴頭的禰衡,到了暮年,為身后做準備的時候,要設(shè)立七十二疑等情節(jié),都顯示出他狡詐的本質(zhì)。
但曹操在給我們呈現(xiàn)狡詐的同時,其機智、勇敢、聰慧的一面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和丁原商量謀殺董卓,曹操拿七星寶刀來到董卓家,見呂布在旁,不敢行事。等呂布走后,董卓又睡覺了,曹操覺得時機已經(jīng)來了,舉刀行刺,不料被董卓從鏡子里發(fā)現(xiàn),說“你干什么”,曹操趕緊下跪說“獻刀”,董卓很高興,將寶馬賜給曹操,曹操借試馬逃之夭夭。這些都體現(xiàn)了曹操隨機應(yīng)變,機智,聰明。
二、不義與仗義同在的曹操形象
“寧可錯殺,不愿放過?!笔遣懿贋槿说臏蕜t之一。有一次他戰(zhàn)敗逃難,呂伯奢對他熱情款待,可是他此刻卻如同驚弓之鳥,疑神疑鬼,當他聽到窗外磨刀的聲音后,認為呂伯奢的家人準備謀殺他,欲取其首級,于是先下手為強,將呂伯奢的家人盡行殺戮。當他知道錯殺無辜后,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將去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并殺掉。因為他覺得既然錯殺了,倒不如來個徹底的殺人滅口。
曹操的不仗義之處并不少見,我們再看看他攻打呂布時,這時正值濟郡麥熟,他即令軍割麥為食,讓擄來的男女在寨中吶喊叫戰(zhàn)。在與呂布的對峙中,將普通老百姓當做戰(zhàn)爭中的棋子,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情況在亂世中,不可避免。我們再看看他在知道其父被張闿殺了以后,攻打陶謙時的情況又是如何?“操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fā)掘墳?zāi)埂?。上面所提到他屠戮的對象,大都是無辜的。那些曾經(jīng)和他一起征戰(zhàn)沙場,替他賣命的部下,一旦影響到他的利益,他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呢?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許都耿紀等主持的反操政治暴動被平息后,操想將其余黨一網(wǎng)打盡,于是他“于教場,立紅旗于右,白旗于左,下令曰:‘耿紀、韋晃等造反,放火焚許都,汝等亦有出救火者,亦有閉門不出者,如曾救火者,可立于紅旗之下;如不曾救火者可立于白旗之下。”這些話讓人聽了都不知道其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三分之二的人往紅旗邊站,就在這時奇禍出現(xiàn)了:“操教孥立于紅旗下者,眾官各言無罪,操曰:‘汝當時之心,非救火實欲助賊耳。盡命牽出漳河邊斬之,死者三百余官員,其立于白旗下者,盡皆賞賜,仍令還許都”。
上述種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曹操為人“殘暴”與“不仗義”,也可以在著作中看到“仗義”的曹操。比如說他在對待關(guān)羽的態(tài)度上。曹操備贊關(guān)羽的勇武,對他重加賞賜,封他為漢壽亭侯,關(guān)羽斬殺顏良后,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賞賜。關(guān)羽把曹操屢次給他的賞賜都封存妥當,把漢壽亭侯的印綬掛在堂上,給曹操寫了封告辭信,保護劉備的家小,離開曹營,到袁紹軍中尋找劉備。曹操將士聞后,要去追趕,曹操勸阻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保ā度龂尽な駮りP(guān)羽傳》)。
三、愛才與忌才兼?zhèn)涞牟懿傩蜗?/p>
曹操在一生的戎馬生涯中,始終很重視對人才的利用。在其麾下,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這樣一批機智而善謀略的文臣;有張遼、許褚、李典、樂進等這樣一群勇不可當?shù)奈鋵?;有天下奇才夏侯敦,世間福將曹子孝,等等。他在征討張繡時,見張繡的使者賈詡才思敏捷,很想挽留他為自己效力,可是賈詡以不棄張繡為由,婉言相拒,他也不以為過,反待之甚厚。其識才,愛才,重才之心,可見一斑。他在關(guān)羽投漢不降曹的過程中,他的識才、愛才、重才之心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當他發(fā)現(xiàn)關(guān)羽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并且忠于故主,重義多情,很想拉他融入自己的軍事集團,為己服務(wù)。可是關(guān)羽卻一直堅持投漢不降曹,他顯出十分的耐心,始終優(yōu)待關(guān)羽,不但賜府第給關(guān)羽和劉備兩位夫人居住,還贈與關(guān)羽異錦戰(zhàn)袍、赤兔寶馬、美女金帛。關(guān)羽得知劉備確切消息后,封金掛印,護嫂尋兄,忠心不改。他知道后,毅然放其歸主,并親自為關(guān)羽送行,贈與路資錦袍。關(guān)羽在返歸劉備時單槍匹馬,過五關(guān)斬六將,他對此沒有深究。在謀求獲得徐庶時,他居然不惜用要挾徐庶母親等卑劣手段,最后終于使其為己所用。他在自己的愛將病故或戰(zhàn)死沙場時,都傷心痛哭,等等。這些情節(jié),使得他的求賢愛才之心和盤托出。
但是,從楊修之死中,我們又可以“嗅”出曹操妒才的另一面。
一提到曹操,大家腦海里就會出現(xiàn)諸多貶義詞,其實他雄才大略,如果沒有他,則北方難歸于一統(tǒng),民族融合和經(jīng)濟發(fā)展難以實現(xiàn)。他的一生奸詐險惡,濫殺無辜,獲得奸雄之名,但在特定的年代,采取一些非常手段達到其政治目的,也是在所難免,他只是那個時代玩弄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我們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既應(yīng)該看到他不為后人所齒的一面,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他值得肯定的一面。
參考文獻:
[1]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shù)欣賞[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
[2]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藝術(shù)[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3]金良年.三國大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羅貫中.三國演義[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