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敏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4)
陽曲縣位于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北,部境東西向?qū)?,南北向窄,境?nèi)山川溝谷交錯,再加上其行政歸屬屢有變遷,毗鄰縣市較多,造成陽曲縣方言內(nèi)部復(fù)雜,形成其獨特的方言面貌。而目前僅有一本記載、描述陽曲方言的《陽曲方言志》(孟慶海),其中只記錄了縣城所在地黃寨話,而陽曲縣內(nèi)部方言比較復(fù)雜,還需進一步調(diào)查。陽曲縣內(nèi)部語音差異較大,大致可分為黃寨區(qū)、東山區(qū)和西山區(qū)。本論文著重研究黃寨區(qū)和西山區(qū)的語音差異,語料主要選取這兩區(qū)最具代表性的黃寨話和泥屯話。
p p‘ m f v t t‘ n l ts ts‘ s z t? t?‘ ? k k‘ ? x ?
p p‘ m f v t t‘ n l ts ts‘ s z t? t?‘ ? k k‘x ?
據(jù)此可以看出黃寨話和泥屯話的主要區(qū)別有:
(1)泥屯話沒有聲母[?],普通話零聲母開口呼字在黃寨話中讀做[?],如“襖蛾岸”的聲母都是[?];而泥屯話和普通話一致,零聲母可與四呼相拼,開口呼韻的聲母仍是零聲母[?]如蛾[ ]。
(2)泥屯話中t?、 t?‘、?做聲母與韻母i相拼的字會分別讀作 ts、 ts‘、s,例如:雞 [t?i]蛋讀成雞 [ts?]蛋,飛機 [t?i]讀成飛機 [ts?];紅旗 [t?‘i]讀成紅旗 [ts'?],欺 [t?‘i]騙讀成欺 [ts‘?]騙 ;西 [?i]山讀成西 [s?]山,希 [?i]望讀成希 [s?]望。而黃寨話 t?、 t?‘、?做聲母與韻母i相拼的字仍舊讀作t?、 t?‘、?。
?
?
可以看出黃寨話和泥屯話韻母系統(tǒng)的區(qū)別主要有:
(1)泥屯話比黃寨話多一個舌尖前圓唇音韻母[?],北京話單韻母 [y]在泥屯話中都讀作[?],如呂[ly]讀作 [l?],女 [ny]讀作[n?],而黃寨話與北京話讀音一致讀[y]。
(2)泥屯話[?]韻的使用范圍要比黃寨話大得多。陽曲方言不分舌尖前后音,都讀作舌尖前音,[?]韻在黃寨話和泥屯話中都用在舌尖前音后,如:資[ts?]本,師[s?]傅。但泥屯話的[?]還用在北京話單韻母為[i]的韻母中,如:里[li]邊讀里[l?]邊,大米[mi]讀大米 [m ?]。
(3)泥屯話沒有黃寨話的[u?]韻,黃寨話讀[u?]韻的字泥屯話讀成[? ]。如:泥屯話“光”和“缸”同音,都讀成[k?];“床”和“長”同音,都讀成[ts‘?]。黃寨話則二者有別:“光”[ku?],“缸”[k?];“床”[ts‘u?],“長”[ts‘?]。
(4)泥屯話缺少黃寨話的[u?e]韻,黃寨話讀[u?e]韻的字泥屯話讀成[uei]。如:泥屯話“帥”和“睡”同音,都讀成[suei];“壞”和“會”同音,都讀成[xuei]。黃寨話則二者有別:“帥”[su?e],“睡”[suei];“壞”[xu?e]“會”[xuei]。
(5)泥屯話缺少黃寨話的[iei]韻,黃寨話中北京音韻母[i?u]在聲母是舌面音的音節(jié)中讀為[iei],例如修[?iei]車,秋[t?‘iei]天。在不是舌面音做聲母時則讀作[ei],例如流[lei]水,丟[dei]失。而在泥屯話中則在聲母是舌面音的音節(jié)中讀為[i],例如修[?i]車,秋[t?‘i]天。在不是舌面音做聲母時與黃寨話一樣也讀作[ei],如流[lei]水,丟[dei]失。
(6)黃寨話[?u]韻在泥屯話中讀[au],泥屯話的開口度要比黃寨話的開口度更大。例如黃寨話吃飽[p?u],泥屯話則是吃飽[pau];黃寨話桃[t‘?u]子,泥屯話是桃[t‘a(chǎn)u]子。
由于黃寨話和泥屯話聲調(diào)基本一致,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一并列出聲調(diào),即陽曲方言聲調(diào)。
?
結(jié)語:黃寨話與泥屯話雖共屬陽曲方言,但二者語音方面的差異明顯,尤其是韻母,其次是聲母,聲調(diào)的差異則可忽略不計。陽曲方言處于晉語并州片和五臺片之間形成其獨特的方言面貌,值得我們深入調(diào)查研究。本文只選取了黃寨區(qū)和西山區(qū)各自代表點黃寨話和泥屯話,而東山區(qū)并沒有做調(diào)查比較,因此還需繼續(xù)深入研究,以期更全面地完善陽曲方言現(xiàn)有資料,豐富陽曲方言研究成果,給予以后還將繼續(xù)研究山西方言的人們提供一些基礎(chǔ)資料。
[1]孟慶海.陽曲方言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
[2]侯精一,溫端政.山西方言調(diào)查研究報告[M].太原:山西高校聯(lián)合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