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萍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重慶 400715)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語言,婚姻,建筑等。各個民族之間共同協(xié)作,互幫互助,構(gòu)成了現(xiàn)在我們這個大家庭。我們要多了解各個民族的習俗,加深交流,才能讓我們這個家庭和諧強大。
我雖然是漢族,但我母親是彝族,有一半的民族傳統(tǒng),我的家鄉(xiāng)是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我對我們家鄉(xiāng)的民族風俗相當好奇。我上高中時,班上有許多同學都是少數(shù)民族,剛開始我們總是叫他們說一下他們的語言,他們大多都說不會,只有幾個會,當時我還學了幾句,可惜都忘了。我去過幾個同學家,他們都是布依族,我發(fā)現(xiàn)這幾個同學家里都有一些共同點:房子是木房,有兩層,上層一般堆放物品,下層住人;還有的是磚房,非??諘?,房頂與地面的距離非常大,而且是用大鍋煮菜,吃的菜都是大雜燴,肉又肥又厚。而且吃的時候沒有桌子,各種小菜都是放在地上的。同學的父母對我都非常熱情,夾菜給我,要給我添飯,我當然是自己添的,叔叔、阿姨一直說多吃一點。我感覺盛情難卻啊。
我外婆則是典型彝族人,她的頭上自我有記憶以來就一直裹著頭巾。這些在母親身上已沒有了。以小見大,可見一斑,很多的民族文化都已漸漸消失,以后想了解都來不及。于是我從各種途徑了解民族風俗,就談?wù)劜家雷灏伞?/p>
布依族是云貴高原南部土著居民,與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密切關(guān)系。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布依族。我國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安順市和貴陽市及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qū)、遵義市、畢節(jié)地區(qū)、六盤水市有少量分布。在云南的羅平、四川的寧南等地也有布依族居住。
布依族以大米、包谷為主食,尤其喜歡食糯食。副食喜歡酸菜、酸魚等,布依族人民非常好客,重情義,講信用。在布依族人家做客備受優(yōu)待。布依族大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很少出現(xiàn)單家獨戶。布依人喜歡住樓房,房子一般分為三層:底樓飼養(yǎng)牲畜,放農(nóng)具和儲存雜物;二樓住人;三樓堆放糧食。布依族同胞居住干欄式的房子,也有一些地區(qū)用石塊筑墻,石板當瓦,修建石頭房。
在布依族聚居地區(qū),一般布依族與外族通婚的幾率為零,布依族青年包括外出打工的,都是與本族人通婚。但在布依族與漢族、苗族雜居地區(qū)例外。而在這些雜居地區(qū)多是布依族男子迎娶外族姑娘,很少有布依族姑娘嫁給外族小伙子。隨著先進文化與思想的深入,傳統(tǒng)觀念在布依族人民思想中逐漸淡化,與過去比較,布依族與外族通婚的現(xiàn)象增多,布依族姑娘的婚姻觀潛移默化的改變了。
布依族婚姻與外族婚姻類似,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建國前,他們的婚姻幾乎全由父母包辦。這樣一來很多地方出現(xiàn)早婚習俗,通常訂婚很早,有些在年幼時便訂下婚約,俗稱“背帶親”。大多數(shù)在十三四歲至十七八歲就舉行結(jié)婚儀式,也有在十一二歲就結(jié)婚的,但因為年齡太小,剛開始會有伴娘陪同到夫家拜祖,兩三天后返回娘家。結(jié)婚禮儀舉行后,回門一去數(shù)年,一直到十七八歲。在婚喪喜事或農(nóng)忙季節(jié),夫家姐妹接回幫忙,開始夫妻同居,在夫家與娘家往返,在夫家居住時間越來越長,最后長期居住。而布依族的婚俗,不同地區(qū)形式風格不同,有的騎馬坐轎,有的步行。無論哪一種,一般都會有族中姐妹陪同,稱之為“伴娘”。一般在路上打傘步行,新娘在當天不直接進男家,會先在附近親戚朋友家中住下,次日清晨選取吉時登門拜祖。布依族重視倫理,同宗同姓不能通婚,而在異姓親戚中同輩才能通婚。在有些地區(qū)則是約定俗成,幾個姓氏之間不能通婚,就如鎮(zhèn)寧扁擔山的馬姓與盧姓,相傳在很久以前是同宗同姓,因此兩姓氏不能結(jié)親。
布依族戀愛方式與許多民族不同,通常青年人在趕場高潮過后留下,身穿艷裝的姑娘與小伙各站一邊,彼此物色意中人。說媒的大多是男方的姊妹,稱為“銀雀”。若男子相中某一姑娘,“銀雀”就帶著禮物到姑娘身邊,先對歌,女方不同意則回歌謝絕,若同意則與男子到附近的山上對歌。布依族稱之為“浪哨”。布依族的婚姻很講究,一般要經(jīng)過“擇偶”、“訂婚”、 “要八字”、 “結(jié)婚”四個環(huán)節(jié)。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布依族人民的觀念逐漸改變,大部分地區(qū)都已將這一風俗革除。
民族尊嚴和進行生產(chǎn)活動,一般來講,這兩樣是不容侵犯的,是族人必須遵從的。國家政策與法律尊重和包容了這些,刑法規(guī)定:“國家機關(guān)工作人員非法剝奪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倍褡宓膬?nèi)部則是相當團結(jié)的,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情節(jié),濃厚的民族感情。
少數(shù)民族的許多民族風俗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它們代表著中國的優(yōu)秀的文化歷史,象征著我們祖先的精神文明,象征著我們世世代代的不屈的意志。在我們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的文化的同時,應當弘民族精神,讓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得以傳承。
[1]《布依族》.作者:金開誠主編,張文娟編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05.
[2]《布依族簡史》.作者:編寫組.民族出版社,2008.04.
[3]《貴州省布依族婚姻資料彚編(貴州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資料之十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貴州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組、中國科學院貴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編,中國科學院貴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編印.19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