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順道買菜出意外算工傷了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規(guī)定,下班回家順道買菜出意外算工傷了,天大的福利呀!但仔細想想,回家途中逛街出意外算工傷嗎?單位、家和賣菜的地方不在一條線上怎么辦?對于這條新法令,網(wǎng)友們有話要說。
@大話資訊361度:從政策層面上完全沒有問題,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算工傷,法律一直就是這么規(guī)定的。司法解釋只是把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容易扯皮的問題加以細化,也是對員工利益的一種保障,在沒有了解前就狠狠地扭曲吐槽,典型的逢中必反,逢中必罵的心態(tài),能不能學習一點法律知識再亂噴啊,噴子也得有點追求吧!
@zhangyulu:其實早就應該這樣界定,如果早一點兒出臺這個司法解釋,就可以減少許多這樣的法律糾紛,減少工薪階層的意外傷害經濟負擔,獲得應有的精神和心理安慰。這對企業(yè)雖然不是好消息,但是從最終意義上講,還是對樹立企業(yè)形象大有裨益的,也會獲得工薪階層的普遍歡迎。
@Ez_Wong: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執(zhí)行未必能到位,而且發(fā)生事故后有些責任和情況不太好界定,就現(xiàn)有的工傷條例不知道有多少能真正執(zhí)行,很多法律規(guī)章出臺落實效果并不好,別說工傷了,目前五險一金最基本的很多企業(yè)都未必能做到位,現(xiàn)實情況就擺在那里,很多人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爭取自己的權益。
@時間的腳?。合掳囗樀蕾I菜算工傷,做到了合情、合理、合法,能夠突出界定或判定標準的人性化,能夠逐漸向勞動者根本的福利及切身的利益傾斜,不能不說是制度建設和制度管理或者說是制度文化的提升與進步。只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勞動權力和生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時,才能真正體現(xiàn)社會性質的內在優(yōu)越性。
@doggod:賠償主體和義務承擔主體是企業(yè),解釋再多在操作過程中只會讓私營企業(yè)為了不出錢,更加不認同工傷,這樣工傷認定過程會更加曲折。況且企業(yè)和勞動者之間從建立合同之初就意味著不平等的產生。不過出發(fā)點是提高勞動者權益保護。話說以前全都是國企的時候哪有這事兒。大鍋飯是好,還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