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
在傳統(tǒng)的文言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文言文課文的長度和難度以及教學時間的緊迫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大部分教師只好采取一味灌輸?shù)姆椒ㄟM行教學,導致了學生在文言文閱讀學習課堂中總是習慣性地順著教師早已設(shè)定好的文言文教學模式亦步亦趨,導致了學生總是順應教師的觀點而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此,不僅不利于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更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也在很大程度上消減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那么,如何教學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讓學生樂學、善學、多學文言文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閱讀、品鑒文言文濃厚興趣的辦法很多,但是限于篇幅,在此我僅介紹在教學文言文時最常用的二種方法。
1.音樂激趣法。上課伊始,教師不忙于板書新授課的課題,也不忙于要求學生立即閱讀學習新授課的文言文文本,而是運用教室里的多媒體電教設(shè)備播放課前準備的與新授課內(nèi)容相匹配的歌曲供學生欣賞。之后,再順勢將學生引進新課文的閱讀和品鑒之中。以教學司馬遷的《鴻門宴》為例,可以播放藝術(shù)家演唱的《漢劉邦》中的主題曲《大風歌》供學生欣賞,也可以播放藝術(shù)家演出的項羽的《垓下歌》古曲供學生欣賞,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品鑒《鴻門宴》濃厚興趣的目的。
2.影視片段激趣法。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shè)施為學生播放與文言文內(nèi)容相匹配的影視片段。當學生陶醉于歷史經(jīng)典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jié)之中時,教師可以順勢將學生引入文言文的新課教學中。仍以教學《鴻門宴》為例,新課導入時,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電影《鴻門宴》片段供學生觀賞,以期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品鑒《鴻門宴》文本的濃厚興趣。
二、確定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徹底改變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把閱讀、品鑒文言文文本的權(quán)利真正地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具體方法如下:
1.鼓勵學生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質(zhì)疑,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閱讀、品鑒的主動性、自主性、獨立性等多方面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的主體地位。盡管學生在閱讀、品鑒文言文新課文時提出的問題可能不著邊際或者比較零散、膚淺、不得要領(lǐng),但是教師也不能由此忽視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限制學生提出問題,而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勞動,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整理、歸納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或者小組討論。
2.授予學生質(zhì)疑的方法。以教學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為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以下由簡到繁、由表及里、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質(zhì)疑方法和質(zhì)疑過程進行質(zhì)疑:
A.基礎(chǔ)知識質(zhì)疑:生字詞、通假字、古今異義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全文的翻譯等。
B.課文內(nèi)容質(zhì)疑:“十思”的具體內(nèi)容有哪些?哪條最重要?為什么?舉例說明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C.深入拓展類:魏征的“十思”在今天有何借鑒意義?
三、授予學生拓展延伸閱讀內(nèi)容的方法
學生對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與積累、對文言文文本的閱讀與品鑒等,因教材的局限而受到諸多的限制。故此,文言文教學時授予學生方法引導學生拓展延伸閱讀、品鑒文言文文本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必要。因為引導學生拓展延伸閱讀、品鑒文言文文本,可以讓學生在拓展、延伸閱讀、品鑒文言文的過程中再探究、再提高,并在每年如期而至的高考中更好地運用早已習得的文言文知識解答問題獲取高分。
1.同題材拓展延伸閱讀品鑒法。這是基于課堂學習的文言文文本的內(nèi)容與題材基礎(chǔ)之上的拓展延伸閱讀、品鑒法。以教學司馬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為例,我們可以將王世貞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引入課堂,引導學生自選角度將之與課文進行比較閱讀和比較鑒賞。
2.同作者拓展延伸閱讀品鑒法。以教學司馬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為例,我們可以將司馬遷寫的《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引入課堂,引導學生自選其中的一篇自選角度將之與課文進行比較閱讀與比較鑒賞。
教學時,既要消除學生“談文言而色變”的畏難情緒,又要引導學生產(chǎn)生樂學文言文的濃厚興趣,還要指導學生善學、多學文言文、在高考中靈活自如地運用文言文知識解答試題,為此必須在閱讀教學方面狠下功夫。
(作者單位:豐縣宋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