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摘?要?總結覆盆子的采集、處理、貯藏以及繁殖方法、整地移栽、田間管理、功效和價值、社會效益等育苗關鍵技術措施。
關鍵詞?覆盆子;野生果品;藥食同源
中圖分類號:S567.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3-038-2
覆盆子(學名Rubus idaeus)又稱復盆子,俗稱施田果,是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木本植物中的一種,落葉灌木,高2~3 m。枝細圓,紅棕色;幼枝綠色,有白粉,具稀疏、微彎曲的皮刺,長4~5 mm。葉單生或復葉簇生,長3.0~5.0 cm,有達7.0 cm者,掌狀5裂,罕有3裂,中央1片大,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常呈尾狀,兩側裂片較小,常不相等,裂片邊緣具重鋸齒;主脈5出,上被柔毛,下面葉脈上均有柔毛;葉柄細,長3.0~4.5 cm,有極小的刺;托葉2枚,線狀披針形?;▎紊谛≈敹?,花梗細,長2.0~3.0 cm;花萼5,宿存,卵狀長圓形,兩面有毛;花瓣5,卵圓形;雄蕊多數,花藥丁字著生,2室;雌蕊多數,著生在凸出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ㄆ?月。果期6-8月。生于溪旁或山坡林中。名字來源于傳說,據說吃完覆盆子后的人,小便可以把尿盆打翻。覆盆子的果實是一種聚合果,有紅色、金色和黑色,在中國大量分布但少為人知,僅在東北地區(qū)有少量人工栽培,東北林地、山地亦有分布,成熟季節(jié)在東北有小范圍市場。覆盆子植物可入藥,有多種藥物價值,其果實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覆盆子油屬于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前列腺分泌激素。
1?繁殖方法
覆盆子的繁殖方法有3種,分枝繁殖、分根繁殖和種子繁殖。分枝繁殖可利用母株根莖萌發(fā)的幼苗進行移栽。分根繁殖即在早春根莖上的不定芽還未出土時,挖取根莖,按長10.0~15.0 cm切斷,斜插或淺埋,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其成活。種子繁殖于每年5-6月采成熟果實,果實已飽滿而尚呈綠色時采摘,除凈梗葉,用沸水浸1~2 min后,置烈日下曬干,用濕沙層積貯藏,需到秋天或次年春天播種,不宜冬播,播種一年后可移栽。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在當年12月葉片全掉后,挖取更新枝種植。
2?整地移栽
整地需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緩坡地,深翻整地。
按株行距50.0 cm×100.0 cm或100.0 cm×100.0 cm移栽。
3?田間管理
移栽前施足基肥,施農家肥每株3~5 kg。生長期間結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為主,適量搭配磷鉀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667 m2施人糞尿1500~2000 kg。夏秋干旱時注意澆水。4-5月新枝發(fā)生側枝時,摘去頂芽促進側枝生長,同時對側枝摘心,促使其發(fā)生二次側枝,枝多葉則茂,增加翌年結果母枝,增加產量。結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5月上中旬果實八成熟時連花萼一起采收包裝。
4?功效及價值
覆盆子果供食用,在歐洲久經栽培,有多數栽培品種作水果用。又覆盆子果實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鈣、鉀、鎂等營養(yǎng)元素以及大量纖維。每100.0 g覆盆子,水分占87%,含蛋白質0.9 g、纖維4.7 g,能提供209.3 kj的熱量。覆盆子能有效緩解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但有時會造成輕微的腹瀉。覆盆子果實酸甜可口,有“黃金水果”的美譽,還有補肝益腎、明目烏發(fā)的功效。另外,用覆盆子葉制成的茶還有調經養(yǎng)顏以及收斂止血的
效果。
覆盆子可入藥,有明目、補腎作用。干燥聚合果為多數小果集合而成,全體呈圓錐形、扁圓形或球形,直徑4~9 mm,高5~12 mm。表面灰綠色帶灰白色毛茸。上部鈍圓,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總苞,5裂,總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帶果柄,脆而易脫落。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兩側有明顯的網狀紋,內含棕色種子1枚。氣清香,味甘微酸。以個大、飽滿、粒整、結實、色灰綠、無葉梗者為佳。掌葉覆盆子是194種覆盆子中唯一入選《中國藥典》,可入藥的覆盆子。
5?社會效益
覆盆子作為一種名貴藥材,無性與有性繁殖均可,目前覆盆子在醫(yī)藥市場走俏。近年來已作為一種綠色新型第三代水果進入消費市場。由此可見,覆盆子的開發(fā)可幫助貧苦山區(qū)發(fā)展經濟,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著廣泛的發(fā)展前景。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