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華
【摘要】閱讀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工作重點。但在教學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學生對閱讀理解缺乏閱讀興趣,從心理上排斥閱讀,語言基礎知識薄弱、閱讀方法欠缺,教學方法單一傳統(tǒng),重講解輕效果。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明確高年級閱讀教學目標;落實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一直是我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工作重點。但同時也是一個難點。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分析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shù)學生害怕做閱讀題,考試在閱讀上失分也比較多,閱讀能力弱。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閱讀理解缺乏興趣,存在排斥心理。
一些學生心存畏懼心理,認識不明確,態(tài)度欠端正??傆X得閱讀是一道逾越不了的檻。特別是在考試中一遇到閱讀題就緊張,而越緊張就越難以讀懂。主要表現(xiàn)為:部分中游學生做閱讀題時,對文章的框架把握不到位;對于模糊的選項,不是反復仔細審題而是抱著碰運氣,跟著感覺走,逮誰是誰的心理或做法。對學習困難的部分學生,不論閱讀材料是難還是易,都不能仔細認真的去閱讀,而是一味的“押寶”。
2.語言基礎知識薄弱,閱讀方法欠缺。
記住的詞少,當遇到成語多的閱讀時,不會通過構詞、猜測、聯(lián)想等方法很好的去處理。同時還缺乏對語篇的領悟及重要段落把握的能力,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就大大降低了對文章信息的獲取和理解程度,因而影響了解題的正確率。
3.教學方法單一傳統(tǒng)。
平時教學中,為了趕進度,趕課時,多采用詳細的集中的知識點講解。對文章缺乏整體的指導和引領。并且缺乏系統(tǒng)的有效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的點撥和訓練。
4.重講解輕效果。
不少教師把閱讀訓練的重點放在知識點、段意的講解、最終答案的準確率上。教師以講為主,學生以聽為主。學生動腦、動手較少,被動接受過多,抑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的是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能力不同,但在訓練時卻不能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和任務,因而效果往往不明顯。并沒有真正起到調動興趣的作用。
二、解決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建議
1.明確高年級閱讀教學目標。
在學習每一篇課文之前,學習目標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學生就能很主動地進入自主探索學習中,自學目標的自主確立是學生主體重新構建與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自己的自學目標,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自學的教學情境,使其自主學習的氣氛活躍。
2.落實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痹陂喿x教學中,應努力貫徹這一理念?!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引導下,通過閱讀實踐,豐富語言積累,形成良好語感,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的過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引導,離不開學生的閱讀,也離不開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教師、學生、文本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閱讀,形成閱讀技能。從本質上講,教只有通過學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閱讀教學必須強調學生是閱讀教學的主人。高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能力,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更應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主人。
要把學生真正置于閱讀教學主人的位置上,教師首先應該充分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給學生閱讀的空間;其次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不能強迫學生適應教師,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而應努力研究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學習心理,使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再次是建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學生,學生尊敬教師,教師指導學生學、學生幫助教師教;再者是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特長出發(fā)去積極發(fā)展自己。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關鍵在“獨立”,但“獨立”不是指望學生無師自通,用教師講、學生聽的辦法也行不通,只有靠加強訓練。在訓練中,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得以體現(xiàn);在訓練中,教師為學生的學服務,使其主導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訓練是改進閱讀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最有效的途徑。
雖然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但都是一些常用的。閱讀方法越多越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并教給學生一些課本以外的閱讀方法,引導他們深化閱讀,強化閱讀能力。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主要靠教師有意識地把方法滲透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之中,使他們經過一次次的閱讀實踐,一點一滴地逐漸領悟其方法,并且反復地練習運用,這樣才能慢慢形成閱讀能力。
4.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閱讀活動不要只局限于課堂上、書本里,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鍛煉閱讀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碑斀裆鐣且粋€信息化的社會,因此,學生閱讀的范圍也擴大了。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信息平臺進行探究性閱讀,使學生在探究性閱讀中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志高.新課標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