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靈++吳寬宇
2014年2月22日,教育部正式發(fā)布《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應急疏散演練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等全過程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性意見和規(guī)范性要求,具有以下特點。
《指南》要求應急演練更加專業(yè)、更加系統(tǒng)?!吨改稀穼笔枭⒀菥毜姆桨钢贫?、組織機構、宣傳教育、避險科目、疏散科目、總結評估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讓人能夠透徹地了解應急疏散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要素,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全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既獨立存在又相互依存,構成應急疏散的統(tǒng)一整體,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
《指南》要求應急演練注重實踐、著眼實戰(zhàn)?!吨改稀芬笱菥毩⒆阌谀M緊急事件發(fā)生時的真實情景,要著眼于提高學校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xié)調能力、各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師生的應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實踐中,各學校要結合不同的事故類型(包括火災、地震、校車事故)、不同的天氣狀況(如晴天、陰雨天、冰雪天等)、不同的事故地點(如宿舍、教室、實驗室、集體活動地點等)模擬緊急事件的真實情景,既要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確保沒有遺漏,又要簡潔明了便于學生掌握,提高學生應急自救能力。
《指南》要求應急演練建立機制、長效發(fā)展?!吨改稀芬笾行W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幼兒園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在校生較多的城鎮(zhèn)、中小學農村寄宿制學校要適當增加應急疏散演練的次數(shù)。在實踐中,應急疏散應該與學校升旗、課間操、大型聚會活動相結合,明確學生活動的集合程序、集合時間、集合路線,在每天的活動中提高學生應急意識,養(yǎng)成學生疏散習慣,建立應急演練長效發(fā)展機制。
《指南》要求應急演練目標明確、注重實效?!吨改稀穼κ枭r間、疏散場所、疏散通道、疏散路線、疏散用語、應急警報信號有明確的要求。疏散時間最終的目標要求是原則上中學生2分鐘以內,小學生3分鐘以內完成,各學校從實際出發(fā)設定合理的時間要求,通過經(jīng)常性的演練逐步提升,最終達到設定的目標。其他疏散要素應該通過自檢自查,逐一落實達到《指南》要求,抓出實效。
《指南》要求應急演練立足自身、不斷完善?!吨改稀芬髴毖菥毥Y合學校自身實際,及時整改存在問題,務求達到實效。實踐中,各學校要結合本校學生規(guī)模、校舍布局、單體建筑特點和室外空曠場地等具體情況開展應急疏散演練,并聘請專業(yè)人員診斷演練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時解決演練中暴露的問題,不斷提高本學校的應急疏散水平。
總言之,《指南》立足于提升應急疏散演練的實際效果,能指導學校通過實戰(zhàn)型應急疏散演練進一步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能夠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本解讀管中窺豹,以和教育界各位同仁分享。
(責任編輯 王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