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健康的心理就是擁有正常智力、樂觀情緒,心理特征和生理年齡相符,具有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心理調控能力。中學生不僅處于獨特的生理過渡期,還處于心理“危險期”。對于農村高中生來講,他們不僅面臨著生理變化帶來的各種壓力,還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升學壓力。所以,對農村高中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和全面分析顯得十分重要。
一、農村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情況
筆者采取問卷調查法,對1500名農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具體結果如下:有63.4%的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對高中生存在的集中心理現(xiàn)象進行集中調節(jié)和指導。其中學習壓力大和學習興趣不高是最為普遍的心理問題。而另外46.8%的學生認為雖然對于升學有壓力但是仍可以接受。最終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的農村高中生認為學校應該適時開設心理輔導課,或是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及時解決高中生面臨的實際心理問題,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農村高中生心理成因分析
就實際狀況來講,高中生處于生理過渡期,但是心理發(fā)展卻明顯落后于生理,造成了高中生“表里不一”的不平衡問題。再加上高中生心理發(fā)展非常不穩(wěn)定,自我認識不深,自我定位不準,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調控能力不強,因而非常容易走向極端,進而形成叛逆行為和逆反心理。就家庭方面來講,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和行為舉止都會對高中生心理產生直接影響。就學校方面來講,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氛圍也會對學生的身心帶來巨大影響,升學壓力大、同學關系處理不好等,這些事情都會讓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就社會方面來講,各種非主流思潮不斷沖擊學生心靈,尤其是農村高中生的心理狀態(tài)非常不穩(wěn)定,判斷能力也不強,因而極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誘惑和影響。
三、加強農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加強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標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農村高中生而言,及時的心理教育必不可少,就此筆者提出了幾點相應的教學措施。
1.適時開設心理輔導課,定期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深入學生內心世界,加強師生互動,共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同時有助于提高農村高中生的心理調控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在實際心理教育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不斷豐富教學形式,積極開展能夠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活動。加強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自我認識,讓學生充分融入活動中去,引導他們走向積極向上的心理發(fā)展道路。
2.加強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及時采取個別心理輔導
對農村高中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具有非常好的實踐效果。部分學校已經成立了心理咨詢室,專門就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心理輔導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心理進行疏導,促進互動型師生關系的順利構建,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經調查顯示,對于學校成立心理咨詢室這一舉措,學生基本持贊同的態(tài)度。同時他們認為還可以適時舉辦心理講座,加強對具有問題行為和問題心理的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以及時解決學生面臨的各種問題。
3.加強心理教育的學科滲透
學習是高中生最核心的活動,而許多心理問題也都是因學習而起的,因而在高中時期的各學科中實現(xiàn)心理教育的滲透,加強各學科與心理教育的滲透和融合,能提高學生參與心理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意識到德育和心理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對學生心理起到有效疏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拓展心理教育的空間,還可以提高高中教育的整體水平。
4.及時收集心理材料,構建完善心理檔案機制
收集學生的心理材料具有重要價值,因而要構建完善的心理檔案機制,對于農村高中生的心理調查、咨詢和分析等資料要進行嚴格的專人保管。這樣不僅有利于全面掌握高中生的整體心理狀況,把握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動態(tài),還有助于學生加強自我認識,為有效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加深高中生心理研究提供經驗。及時收集農村高中生的心理檔案,構建完善的心理檔案保存管理機制,對所有相關心理咨詢資料加以收集和保存,這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或是存檔而刻意保存,更是為了給高中生心理輔導工作和心理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借鑒。
總而言之,農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推動高中生全面發(fā)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促進高中生的自我完善,為高中生生理發(fā)展和心理發(fā)展的平衡打下堅實基礎。因而學校一定要重視高中生的心理教育,因為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成長,才能為現(xiàn)代社會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啟東市江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