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涌
摘要:作者通過兩周的學習交流發(fā)現(xiàn),新加坡Chemistry Alevel考試大綱比大陸高考大綱更重視化學的學科系統(tǒng)性、重視化學原理及其應用、重視化學的基本思想、重視化學實驗目的方法而不是操作細節(jié),使得化學更像“理科”。在這些方面,學生需要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比我們多,知識面廣內容深。但是考試比較直白、容易,真正學會了就容易考好??季V和考題滲透著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的理念,其核心內容是促進學生學科理解的。
關鍵詞:Chemistry Alevel;考試大綱;學科系統(tǒng)性;學科理解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9-0063-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22
2014年1月,我們大陸中學教師一行十人應邀參加了FIS Institute組織的教學交流活動。FIS Institute 是新加坡開設Alevel & Olevel課程的預科學院,其目標是幫助學生順利考入綜合性大學或理工學院。FIS Institute的很多學生來自中國大陸,他們在這里學習英語、數(shù)學、物理、化學四門主課和中華文學、馬來語、體育等輔課。這里通過學習Alevel課程考取綜合性大學的學生一般都考數(shù)、理、化、中華文學、GP 共五門課程,若有三門課程達到A(AAA),或兩門A一門B(AAB),考取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亞洲或澳洲頂尖大學就沒問題了。
一、考試大綱和我們高考大綱不同,知識面廣內容深
一來到 FIS Institute,Chao主任向我們介紹各門課程時就說,數(shù)學、物理的學科方法和中國大陸相近,但是對于化學,學生感覺“很不一樣”。如何“不一樣”呢?我重點聽了Chemistry Alevel (Advanced level) 的課(近二十節(jié))、研讀了Chemistry Alevel 的考試大綱,和他們校長、老師和學生廣泛交談,發(fā)現(xiàn)他們更重視化學的學科系統(tǒng)性、重視化學原理及其應用、重視化學的基本思想、重視化學實驗目的方法而不是操作細節(jié),使得化學更像“理科”。在這些方面,學生需要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比我們多,知識面廣內容深。
例如,物質結構與化學原理方面:量子數(shù)、冰的晶體結構、氣態(tài)方程 pV = nRT 及其在測定相對分子質量時的應用、低溫高壓下實際氣體的行為、生成焓、原子化焓、水合焓、溶解焓、電子親和能、波恩-哈伯循環(huán)、升溫和相變以及混合時的熵變、有關ΔG[?]=ΔH[?]-ΔTS[?]的簡單計算、預測溫度變化對反應自發(fā)性的影響、氧化數(shù)、標準電極電勢、標準氫電極、電池標準電動勢、濃度變化對電極電勢的影響,氧化還原反應的自發(fā)性、法拉第常數(shù)及其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聯(lián)系、濃度平衡常數(shù)Kc和分壓平衡常數(shù)Kp 及其應用、布朗斯特-勞萊酸堿質子理論、共軛酸堿、pKa 、pKb 、Kw = KaKb 、緩沖溶液、同離子效應、速率方程、反應級數(shù)、零級一級二級反應、速率常數(shù)、由初始濃度確定反應級數(shù)的步驟、一級反應的半衰期、由反應機理預測反應級數(shù)、波爾茲曼分布與活化能、均相催化、異相催化。
元素化學方面:第三周期元素單質熔點導電性的變化及其氯化物與水的反應、預測第三周期特定位置元素的性質、第二主族元素與氧氣和水的反應、第二主族元素硝酸鹽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過渡元素及其化合物(包含眾多配合物)。
化學實驗方面:化學實驗的設計操作測量觀察、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得出結論并評估實驗、有效數(shù)字的獲取和處理、包含鉻鉛鎂錳鋅的陽離子檢驗系列、包含溴離子碘離子硝酸根亞硝酸根的陰離子檢驗系列。
這些都是我們高中畢業(yè)生缺乏的知識或能力。我們的高中生知識面窄、概念少、化學思維貧乏,進入大學后化學學習較吃力。例如化學中基礎的酸、堿的概念,我們仍沿用阿累尼烏斯的酸(電離出氫離子)、堿(電離出氫氧根)概念,將酸和堿對立起來,而不敢采用布朗斯特質子理論將酸、堿統(tǒng)一起來,怕學生接受不了。這樣反而使學生覺得“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 只能靠記憶學習零散瑣碎的知識。當學生遇到“碳酸氫銨與少量氫氧化鈉反應”這樣的問題時,不能將銨根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都看做酸比較其酸性強弱。
二、學生充分地分流和細化
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學制,學生要經(jīng)歷三次重大考試進行分流。第一次在小學四年級末,通過全校統(tǒng)考,學生分別升入三個不同的課程班:普通雙語班、延長雙語班、單語課程班,小學生大多六年畢業(yè);第二次是中學升學考試,學生考入三種不同的課程班:特別課程班、快捷課程班和普通課程班,中學生大多四年畢業(yè);第三次是中學后的Olevel & Alevel考試分流,考生的年齡分別為16歲和18歲左右,分別升入理工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理工學院畢業(yè)生多數(shù)就業(yè),少數(shù)通過Alevel考試升入綜合性大學。而中學畢業(yè)生需要在兩年制的初級學院(Junior College)或三年制的集中機構(Centralized Institute)學習Alevel課程,再通過Alevel考試升入綜合性大學。學習Alevel課程的學生,相當于我們大陸的高中生,但是Chemistry Alevel的課程內容比我們高中化學明顯拓寬加深。
學生的細化是指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會選取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在高中選修相應的、原屬于大學內容的 Alevel 課程并考出好成績,才能申報綜合性大學的相應專業(yè)。近年西方盛行的加強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shù)學Mathematics)教育的潮流,進一步點燃學生對STEM Alevel 或AP課程的熱情,強化了名校錄取時對這些課程成績的重視。
三、考試卷的形式和內容與我們高考不同
FIS Institute 接近一半的學生要考 Chemistry Alevel H2 的三張試卷:endprint
Paper1(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選擇題,共40道,1 hour);
Paper2(Structured Questions,結構性問答題,共4道,2 hour);
Paper3(Free-Response,問答題,5道選做4道,2 hour)。
其中Paper1(選擇題)每道小題都很平直,涉及知識點不多,例如:
Equations involving four enthalpy changes are shown:
該題只涉及第二電離能和蓋斯定律兩個知識點,很容易。但是若沒有學過這些知識點,僅靠“猜謎語”的“高能力”,是無法保證正確率的。
40道選擇題涉及的知識點有近百個。這些知識點比較分散,與Paper2、Paper3涉及的知識點共同保證知識點的高覆蓋度。 而Paper2、Paper3重點考查學生對于Chemistry Alevel考試大綱范圍內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考查學生具體的解決問題能力和規(guī)范的表達能力。各個小問層層遞進,不斷深入,有利于學生全面展示自己對于核心概念理解的深廣度。
通過分析、對比考試大綱和考試卷,我們看到Chemistry Alevel的學習內容是系統(tǒng)、廣博的,考試是促進學生理解掌握的。與我們教材簡單容易知識點少卻追求學生的“高能力”形成對比。我們的學生學科知識、學科思維學得少,艱難苦累在大量“拐彎抹角陷阱多”的難題上;而新加坡學習Chemistry Alevel的學生學很多知識、培養(yǎng)觀點和思維,接近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工作實際,將來容易上手。他們是在知識面和科學素養(yǎng)上“學無止境”,而考試比較直白、容易,真正學會了就容易考好,所謂“好考不好學”。
四、學習內容以考綱和考題為準,典型的應試教育
在FIS Institute聽課,無論化學、物理、還是英語GP,學新課的時間約占三分之一,練習、考試的時間約占三分之二,無論新課學習還是考試,都以考綱和近年的考題為準。從形式上看,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也是FIS升學率高的主要原因。但是考綱、考題與學習內容、科學素養(yǎng)結合緊密,滲透著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的理念,使得應試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學生學科理解的。
五、教師主導課堂,基本不用多媒體
和我們的課堂類似,學生也是面向老師聽課。老師講新課時學生的活動較少,主要是聽講、思考、記筆記;習題課上,老師會通過提問學生、要求演板等活動讓學生展示,同時檢查、糾正學生。由于每班學生不超過三十人,老師會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有時會特意問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會不會?”對一些重點內容,不會的學生被要求晚上去辦公室找老師補習。
六、教師發(fā)放講義和習題,備課很累很自主
課前,學生桌面可能空空如也。教師會給每個學生發(fā)放幾到幾十頁講義或習題。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手中只見印發(fā)的講義或習題,不見教材和教輔資料。發(fā)放一次,講練一到三節(jié)課(每節(jié)課五十分鐘)。對于我們習慣教課本、講教輔的大陸教師來說,教學內容都在發(fā)放的講義和習題中,選擇、組織內容,編輯講義、習題,應該是很累的活。確實,F(xiàn)IS Institute的教師備課很累,他們針對考綱和近年的考試真題,安排教學內容和例題、習題,很費心。況且,他們的學生分班很細,有2014年考試班、有2015年考試班,有Alevel、有Olevel,還有程度優(yōu)異和程度一般之分,每位教師都教有不同課頭的課,面對要求各異的學生。這樣,他們只有拋開教材,眼中盯著考綱和考題,費心盤算每學期每月甚至每周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至于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活動,是在大目標大計劃之下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隨時變化的。教師自主靈活地印發(fā)講義和習題,正適應了這種復雜的需要。
七、學生學習時間寬松,但精神并不輕松
學生在FIS Institute學習時間較為寬松: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八點半至晚上八點半是規(guī)定學習時間,其中午飯(含午休)、晚飯(含活動)時間各約一個半小時。八點半之后是自由學習時間,學校開放集中自習室。周日休息。雖然學院的時間安排較為寬松,但這里的大部分學生也像大陸學生一樣,主科都買有輔導資料(主要內容是近幾年考試真題、模擬題及其涉及的知識點講解),在自習課努力做。和這里的學生聊,大都說出國之前聽說的、想象的都是很輕松的學習生活,沒想到來這里的高手這么多,還是要競爭、還是比較緊張。
國際上國家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我們教育學生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同時,應當教育學生樹立競爭意識、直面競爭狀況、學習競爭交流、努力競爭進取。特別是要敢于開闊眼界,參與國際競爭,在一流的競爭中交流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慧. Alevel課程中化學實驗操作考試給我們的借鑒與啟示[J]. 化學教學,2014,(4)endprint
Paper1(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選擇題,共40道,1 hour);
Paper2(Structured Questions,結構性問答題,共4道,2 hour);
Paper3(Free-Response,問答題,5道選做4道,2 hour)。
其中Paper1(選擇題)每道小題都很平直,涉及知識點不多,例如:
Equations involving four enthalpy changes are shown:
該題只涉及第二電離能和蓋斯定律兩個知識點,很容易。但是若沒有學過這些知識點,僅靠“猜謎語”的“高能力”,是無法保證正確率的。
40道選擇題涉及的知識點有近百個。這些知識點比較分散,與Paper2、Paper3涉及的知識點共同保證知識點的高覆蓋度。 而Paper2、Paper3重點考查學生對于Chemistry Alevel考試大綱范圍內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考查學生具體的解決問題能力和規(guī)范的表達能力。各個小問層層遞進,不斷深入,有利于學生全面展示自己對于核心概念理解的深廣度。
通過分析、對比考試大綱和考試卷,我們看到Chemistry Alevel的學習內容是系統(tǒng)、廣博的,考試是促進學生理解掌握的。與我們教材簡單容易知識點少卻追求學生的“高能力”形成對比。我們的學生學科知識、學科思維學得少,艱難苦累在大量“拐彎抹角陷阱多”的難題上;而新加坡學習Chemistry Alevel的學生學很多知識、培養(yǎng)觀點和思維,接近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工作實際,將來容易上手。他們是在知識面和科學素養(yǎng)上“學無止境”,而考試比較直白、容易,真正學會了就容易考好,所謂“好考不好學”。
四、學習內容以考綱和考題為準,典型的應試教育
在FIS Institute聽課,無論化學、物理、還是英語GP,學新課的時間約占三分之一,練習、考試的時間約占三分之二,無論新課學習還是考試,都以考綱和近年的考題為準。從形式上看,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也是FIS升學率高的主要原因。但是考綱、考題與學習內容、科學素養(yǎng)結合緊密,滲透著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的理念,使得應試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學生學科理解的。
五、教師主導課堂,基本不用多媒體
和我們的課堂類似,學生也是面向老師聽課。老師講新課時學生的活動較少,主要是聽講、思考、記筆記;習題課上,老師會通過提問學生、要求演板等活動讓學生展示,同時檢查、糾正學生。由于每班學生不超過三十人,老師會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有時會特意問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會不會?”對一些重點內容,不會的學生被要求晚上去辦公室找老師補習。
六、教師發(fā)放講義和習題,備課很累很自主
課前,學生桌面可能空空如也。教師會給每個學生發(fā)放幾到幾十頁講義或習題。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手中只見印發(fā)的講義或習題,不見教材和教輔資料。發(fā)放一次,講練一到三節(jié)課(每節(jié)課五十分鐘)。對于我們習慣教課本、講教輔的大陸教師來說,教學內容都在發(fā)放的講義和習題中,選擇、組織內容,編輯講義、習題,應該是很累的活。確實,F(xiàn)IS Institute的教師備課很累,他們針對考綱和近年的考試真題,安排教學內容和例題、習題,很費心。況且,他們的學生分班很細,有2014年考試班、有2015年考試班,有Alevel、有Olevel,還有程度優(yōu)異和程度一般之分,每位教師都教有不同課頭的課,面對要求各異的學生。這樣,他們只有拋開教材,眼中盯著考綱和考題,費心盤算每學期每月甚至每周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至于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活動,是在大目標大計劃之下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隨時變化的。教師自主靈活地印發(fā)講義和習題,正適應了這種復雜的需要。
七、學生學習時間寬松,但精神并不輕松
學生在FIS Institute學習時間較為寬松: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八點半至晚上八點半是規(guī)定學習時間,其中午飯(含午休)、晚飯(含活動)時間各約一個半小時。八點半之后是自由學習時間,學校開放集中自習室。周日休息。雖然學院的時間安排較為寬松,但這里的大部分學生也像大陸學生一樣,主科都買有輔導資料(主要內容是近幾年考試真題、模擬題及其涉及的知識點講解),在自習課努力做。和這里的學生聊,大都說出國之前聽說的、想象的都是很輕松的學習生活,沒想到來這里的高手這么多,還是要競爭、還是比較緊張。
國際上國家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我們教育學生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同時,應當教育學生樹立競爭意識、直面競爭狀況、學習競爭交流、努力競爭進取。特別是要敢于開闊眼界,參與國際競爭,在一流的競爭中交流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慧. Alevel課程中化學實驗操作考試給我們的借鑒與啟示[J]. 化學教學,2014,(4)endprint
Paper1(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選擇題,共40道,1 hour);
Paper2(Structured Questions,結構性問答題,共4道,2 hour);
Paper3(Free-Response,問答題,5道選做4道,2 hour)。
其中Paper1(選擇題)每道小題都很平直,涉及知識點不多,例如:
Equations involving four enthalpy changes are shown:
該題只涉及第二電離能和蓋斯定律兩個知識點,很容易。但是若沒有學過這些知識點,僅靠“猜謎語”的“高能力”,是無法保證正確率的。
40道選擇題涉及的知識點有近百個。這些知識點比較分散,與Paper2、Paper3涉及的知識點共同保證知識點的高覆蓋度。 而Paper2、Paper3重點考查學生對于Chemistry Alevel考試大綱范圍內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考查學生具體的解決問題能力和規(guī)范的表達能力。各個小問層層遞進,不斷深入,有利于學生全面展示自己對于核心概念理解的深廣度。
通過分析、對比考試大綱和考試卷,我們看到Chemistry Alevel的學習內容是系統(tǒng)、廣博的,考試是促進學生理解掌握的。與我們教材簡單容易知識點少卻追求學生的“高能力”形成對比。我們的學生學科知識、學科思維學得少,艱難苦累在大量“拐彎抹角陷阱多”的難題上;而新加坡學習Chemistry Alevel的學生學很多知識、培養(yǎng)觀點和思維,接近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工作實際,將來容易上手。他們是在知識面和科學素養(yǎng)上“學無止境”,而考試比較直白、容易,真正學會了就容易考好,所謂“好考不好學”。
四、學習內容以考綱和考題為準,典型的應試教育
在FIS Institute聽課,無論化學、物理、還是英語GP,學新課的時間約占三分之一,練習、考試的時間約占三分之二,無論新課學習還是考試,都以考綱和近年的考題為準。從形式上看,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也是FIS升學率高的主要原因。但是考綱、考題與學習內容、科學素養(yǎng)結合緊密,滲透著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的理念,使得應試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學生學科理解的。
五、教師主導課堂,基本不用多媒體
和我們的課堂類似,學生也是面向老師聽課。老師講新課時學生的活動較少,主要是聽講、思考、記筆記;習題課上,老師會通過提問學生、要求演板等活動讓學生展示,同時檢查、糾正學生。由于每班學生不超過三十人,老師會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有時會特意問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會不會?”對一些重點內容,不會的學生被要求晚上去辦公室找老師補習。
六、教師發(fā)放講義和習題,備課很累很自主
課前,學生桌面可能空空如也。教師會給每個學生發(fā)放幾到幾十頁講義或習題。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手中只見印發(fā)的講義或習題,不見教材和教輔資料。發(fā)放一次,講練一到三節(jié)課(每節(jié)課五十分鐘)。對于我們習慣教課本、講教輔的大陸教師來說,教學內容都在發(fā)放的講義和習題中,選擇、組織內容,編輯講義、習題,應該是很累的活。確實,F(xiàn)IS Institute的教師備課很累,他們針對考綱和近年的考試真題,安排教學內容和例題、習題,很費心。況且,他們的學生分班很細,有2014年考試班、有2015年考試班,有Alevel、有Olevel,還有程度優(yōu)異和程度一般之分,每位教師都教有不同課頭的課,面對要求各異的學生。這樣,他們只有拋開教材,眼中盯著考綱和考題,費心盤算每學期每月甚至每周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至于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活動,是在大目標大計劃之下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隨時變化的。教師自主靈活地印發(fā)講義和習題,正適應了這種復雜的需要。
七、學生學習時間寬松,但精神并不輕松
學生在FIS Institute學習時間較為寬松: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八點半至晚上八點半是規(guī)定學習時間,其中午飯(含午休)、晚飯(含活動)時間各約一個半小時。八點半之后是自由學習時間,學校開放集中自習室。周日休息。雖然學院的時間安排較為寬松,但這里的大部分學生也像大陸學生一樣,主科都買有輔導資料(主要內容是近幾年考試真題、模擬題及其涉及的知識點講解),在自習課努力做。和這里的學生聊,大都說出國之前聽說的、想象的都是很輕松的學習生活,沒想到來這里的高手這么多,還是要競爭、還是比較緊張。
國際上國家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我們教育學生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同時,應當教育學生樹立競爭意識、直面競爭狀況、學習競爭交流、努力競爭進取。特別是要敢于開闊眼界,參與國際競爭,在一流的競爭中交流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慧. Alevel課程中化學實驗操作考試給我們的借鑒與啟示[J]. 化學教學,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