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香港個人信息保護研究

      2014-09-27 01:36:05李丹丹
      經濟研究導刊 2014年24期
      關鍵詞:隱私侵權個人信息

      李丹丹

      摘 要: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比較好的普通法傳統(tǒng),香港居民都很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與隱私,但即使這樣,對于個人信息在香港是否安全,保護得如何?人們卻莫衷一是。一方面,香港有亞洲國家唯一的個人信息保護機構——香港私隱專員公署,并頒布了《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對香港居民的個人信息安全筑造了保護的屏障;但另一方面,香港社會卻也頻繁地爆出諸如“八達通買賣用戶個人資料”、“艷照門”這樣的轟動性事件,給人們帶來種種疑慮與不安。因此,將未得本人同意出售個人資料私隱的行為列入刑事罪行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關鍵詞:個人信息;隱私;侵權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292-02

      一、香港近年個人信息(私隱)保護現狀

      香港曾經最為轟動的“艷照門”是較為嚴重隱私曝光事件,明星隱私的泄露也許滿足了公眾某種偷窺欲,也有人認為娛樂記者、狗仔隊挖掘的明星八卦就是供人消遣的,但明星也是人,筆者認為對明星的個人信息和隱私也需要加以尊重,而香港政府也對該事件表明了態(tài)度,九龍城裁判法院對傳播者判處入獄兩個月,緩刑兩年。普通民眾的個人信息也因其巨大的經濟價值不斷出現泄漏和買賣事件。2008年,先是香港醫(yī)院的患者個人就醫(yī)信息失竊,其后香港匯豐銀行近16萬名客戶的資料被竊,此后媒體又爆出香港在過去五年里有六家銀行,將60多萬名客戶的資料透露給第三方。泄密事件不斷升級,香港入境處的秘密文件竟然被曬到了互聯(lián)網上。最讓香港居民吃驚的是,八達通前任行政總裁陳碧鏵在接受香港私隱專員公署聆訊后承認,在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間,八達通旗下兩家子公司八達通廣聯(lián)和八達通獎賞,曾經向6家商戶提供了197萬個客戶資料,銷售所得達到4 400萬港元。隨后,陳碧鏵被迫申請辭職,八達通公司也停止了所有相關合作,并將出售所得的4 400萬港元會捐給公益基金[1]。

      其實,香港是有保護個人信息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的。在香港居住一段時間的人會發(fā)現一個特別的現象:即使這個香港朋友已經成為你的好朋友,他會跟一起你解決工作難題,一起八卦明星政要緋聞,但卻很少分享他的私人感情;他們會和你在外邊用餐,但很少邀請你去家里做客;學習和工作之外的生活,他們會覺得是自己私人的空間,沒必要與別人分享??梢?,香港普通市民大多具有很強的保護自己個人信息和私生活的意識。

      二、香港個人信息保護機制

      (一)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門獨立的執(zhí)行機構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以下簡稱“公署”)成立于1996年8月1日,它的地位之所以特殊,并非僅僅因為它是亞洲唯一一家公營的個人信息監(jiān)管機構,更是因為它的獨立性——它,不需要向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和報告,也不受香港任何機構的管治,這一點確實比香港廉政公署還“厲害”。它的職責是監(jiān)察香港法例第486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施行,其重要目標只是確保個人和公司(其他機構)認識自己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權利和義務。

      公署的日常工作是通過教育和宣傳,培養(yǎng)香港公眾尊重個人信息的文化,而不是強硬打擊對個人信息的侵犯。公署官方網站可供香港居民預訂每個月2~3次的隱私權保護講座,公署還會在香港的酒店和醫(yī)院以及電視節(jié)目上宣傳推廣“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公署雖不是一個執(zhí)法機構,但是對侵犯個人信息的行為,它會認真處理投訴,也會積極主動地出擊調查和發(fā)出改正通知[2]。

      (二)《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公正但不具強制力的溫和保護

      1.《條例》的主要內容。香港個人信息的主要法規(guī)就是該《條例》,它規(guī)定了個人信息的收集、持有、處理和使用的規(guī)則,該條例適用于所有產業(yè)和所有類型的個人信息,但并不適用于法人隱私。

      2.《條例》規(guī)定了六條隱私權原則(“DPPs”)。

      原則一:個人信息的收集。數據用戶只能以合法目的收集個人信息。該目的關系到終端用戶的操作或者活動。數據用戶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超過實際所需或者應當與其目的有直接關系。信息收集的方法必須合法、公平。收集任何個人信息時,數據用戶必須盡量將以下事項通知有關人員:目的、信息可能轉發(fā)給誰、獲取或收集信息的安排情況。

      原則二:準確性及保留期限。使用者必須盡最大努力確保所持有的個人信息是準確,最新,沒有超過必要存放時間的,要始終考慮到信息使用的目的。

      原則三:個人信息的使用。用戶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只能是在特定的收集時間內的目的(或者直接相關的目的),除非獲得本人同意。

      原則四:個人信息的安全性。數據用戶必須盡最大努力確保個人信息不被擅自獲取、使用或者刪除。

      原則五:信息公開。使用者必須盡到最大努力將其在使用個人信息政策方面的信息公布于眾,包括所持有的數據類型及其目的。

      原則六:信息的獲取。個人信息若被他人持有,則被持有者有權:確定用戶持有者的信息,要求一份信息的副本以及對信息更正后的文本。

      條例中沒有規(guī)定積極履行信息隱私原則的義務。但是違反這些原則可能會引起民事賠償訴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當然數據主體也可以向公署專員投訴[3]。

      3.《條例》的實施。如前所述,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如果香港居民感到自己的個人信息被非法泄露或者被不當商業(yè)使用,受害者可以向個人私隱專員投訴濫用資料者。

      但是公署并不會對每一個投訴都做出調查,按照《條例》規(guī)定,如果他們認為投訴所涉及的行為是微不足道的,這種行為只對投訴人造成輕微的損害或不便;或者投訴是無理取鬧或不是真誠做出的;投訴是因為私人恩怨或其他和個人信息無關的因素引起的等等,這些投訴都不會被受理。例如2010年末,黃先生為兒子數月前遭雜志跟蹤偷拍一事,寫信給公署求助,公署就沒有受理。更普遍的情況是,在接到投訴并核實投訴人的身份后,私隱專員公署會辨別證據真?zhèn)?,再展開調解,或正式調查。如果經過初步查詢后,公署發(fā)現投訴對象沒有違反條例任何規(guī)定的表面證據,他們也可以終止調查。假如舉報屬實,私隱專員發(fā)出執(zhí)行通知,要求違規(guī)者改進。如果公署覺得違規(guī)者有可能重犯,也會出一個執(zhí)行通知,此人必須遵守執(zhí)行通知。2006年初,一所學校為了記錄出勤情況和提供午餐及書館服務而收集職員和學生的指紋。有學生向公署投訴,公署調查后認為這一做法違反《條例》,發(fā)出執(zhí)行通知校方立即停止這一做法,并銷毀已經收集的指紋。

      不管是教育、宣傳,還是調查、執(zhí)行通知,其實都是以很溫和的方式開展。《條例》的“最高處罰”也就是可能被處五萬元罰款和兩年的監(jiān)禁。事實上,公署建立多年以來,被課以“最高處罰”的案例少之又少。原因正如前專員吳斌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言:“我自己覺得這個條例是比較溫和有柔性的,條例最終是希望培養(yǎng)一個個人信息受到尊重和保護的社會。所以我們更重視教育和調查。”

      為了保證公正,按照《條例》規(guī)定,如果被投訴的個人或企業(yè)不服私隱專員公署的調查和裁決,可以向私隱專員公署行政上訴委員會申訴,如果被駁回,也可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復核。

      (三)普通法的有力保障

      香港居民個人信息如果被侵權,除了可以向公署投訴外,也可以向法院起訴。盡管香港普通法中并沒有明確隱私權是一項獨立的權利,對個人信息的侵權行為還是可以向法院提出起訴,只不過當事人無法獲得直接的法律救濟,而必須訴諸其他民事侵權的訴訟理由,通過間接的方式尋求保護。根據普通法制度,這些訴訟理由主要包括“侵犯他人土地”、“違背信任”、“妨害個人安寧”、“違約”、“侵犯版權”、“有意施加精神壓力導致身體傷害”、“誹謗”、“侵犯他人人身”、“惡意謊言”等。

      三、香港個人信息保護展望

      香港有些居民認為《條例》太過溫和,缺少保護的力度,很多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被侵權后,他們往往選擇法院而不是公署去救濟自己的權利。在“艷照門”事件中,相關當事人均未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提出投訴,而是采納了律師的建議,首先承認自己擁有照片的版權,才遏制了其進一步傳播。

      “八達通出售用戶資料”事件之后,公署發(fā)表調查報告,裁定八達通違反私隱條例三個原則,但是私隱專員以八達通再犯機會不高為由,并未開展懲罰程序。此種處理結果引發(fā)民眾諸多不滿,香港政府也建議修訂《條例》,將直銷和出售個人私隱列為刑事犯罪;同時堵塞灰色地帶的漏洞,例如要清楚界定何謂轉移、何謂牟利,市民私隱才可以得到有效保障[4]。前專員吳斌稱,“長遠而言,建議將出售個人資料刑事化”,而現任專員蔣任宏也期待“港府能修例加強私隱專員的執(zhí)法能力,及加重違反私隱的罰則”。身為專員,他們這樣建議也是因為知道《條例》和個人資料隱私專員公署的不足,主要在于:一方面,個人資料私隱調查報告不具有約束力。另一方面,專員監(jiān)管權力有限。面對有機構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私隱專員只能要求改善,勸告無效后才會提出檢控。在面對有可能要提出檢控的違規(guī)事件時,專員就要將案件的調查交給警方處理,他們也沒有代表市民向違規(guī)者起訴的權力。

      是否要賦予私隱專員刑事檢控違例機構和個人的權力?是否對個人信息侵權者處以刑罰?這些爭論其實從信息成為商品,互聯(lián)網繁榮以來,就沒有停止過。信息自由的商業(yè)精神和個人安寧、隱私人權保護的沖突始終存在,變數在兩組價值的沖突與協(xié)調中長久存在,只有在變化中協(xié)調二者傾聽公眾需求才是未來立法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香港八達通販賣個人信息年漁利超10萬[N].北京日報,2010-08-11.

      [2] 馮永強.香港立法給力個人信息保護 機制漏洞有待完善[EB/OL].正義網,2011-03-21.

      [3] Johan De Jong.中國香港地區(qū)、瑞典和韓國信息隱私法概況[Z].馬利,譯.For information about GIGNA International,refer to page 10.

      [4] 港報社評.八達通違規(guī)不違法,為保私隱需刑事化[EB/OL].中國新聞網,2010-10-09.

      [責任編輯 魏 杰]

      猜你喜歡
      隱私侵權個人信息
      如何保護勞動者的個人信息?
      工會博覽(2022年16期)2022-07-16 05:53:54
      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法時代”
      警惕個人信息泄露
      綠色中國(2019年14期)2019-11-26 07:11:44
      數據安全事件頻發(fā) “隱私”何處安放?
      新形勢下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研究
      現代情報(2016年11期)2016-12-21 23:31:14
      室內窗簾裝飾性探析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8:18
      淺議隱私權的邊界
      論手機游戲的著作權保護
      商(2016年32期)2016-11-25 00:00:00
      淺議影視中文字幕組侵權問題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0:45
      臺北故宮要告北京故宮“侵權”
      益阳市| 宝清县| 广水市| 托里县| 毕节市| 嵩明县| 彰化县| 衡山县| 阜新市| 汤原县| 龙海市| 星子县| 丽水市| 汝城县| 集安市| 津市市| 怀来县| 五河县| 阳曲县| 东港市| 罗山县| 锡林浩特市| 巨鹿县| 望奎县| 通榆县| 青河县| 康保县| 三江| 图木舒克市| 江安县| 定陶县| 平顺县| 临沭县| 南涧| 荥阳市| 凉山| 陈巴尔虎旗| 湄潭县| 婺源县| 郯城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