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杰芳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鶴琴幼兒園,浙江 紹興 312300)
幼兒繪畫的點金石
——賞識教育
黎杰芳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鶴琴幼兒園,浙江 紹興 312300)
幼兒常常畫些說不名堂的、使大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東西。許多家長都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鑒賞這些充滿童心童稚的作品,往往用“像不像”來定論,無形之中扼殺了孩子的作畫興趣和能力。賞識教育是根據(jù)兒童的社會性需要,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一種良好教育方法。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強其自信心;可以挖掘兒童潛力,做到人盡其才;同時,能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煉,增強自信。在幼兒繪畫活動中,賞識教育以其獨特的作用,成為幼兒繪畫的點金石。
賞識;幼兒繪畫;自信
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家長這樣評價自己孩子的繪畫作品:“你畫的是什么?一點兒也不像!”這樣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無異于當頭潑來一盆冷水。久而久之,孩子的繪畫熱情沒有了,或是繪畫作品迎合了成人的“像”和“規(guī)規(guī)矩矩”,卻沒有一點兒童真,沒有了想象力。其實,稚趣美和創(chuàng)造性是幼兒繪畫最顯著的特征,是童心的自然流露。幼兒的繪畫作品往往表現(xiàn)出大膽、奇特、生動、簡練的藝術(shù)效果,但又因為技法的單一,常常讓大人摸不著頭腦,說不出名堂,使大人感到莫名其妙。右圖是一個5歲男孩在沒有大人指導(dǎo)的情況下隨意畫成的。畫面中最顯眼的就是那個暗紅的太陽和太陽下方的一樣?xùn)|西,不知道他究竟是表達了什么意思。我找來他一問,他說太陽光很亮很亮,紅得都要變黑了,照得人的眼睛也睜不開?;▋阂部仕懒?,我們就拿了水壺去澆水。原來那太陽下方的是一只灑水壺!這就是孩子的作品,賦有他自己的內(nèi)涵。以賞識的眼光去評價看待孩子的一切作品,而不是一味地去否定去批評。這其中所謂的賞識教育,它是根據(jù)兒童的社會性需要,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一種良好教育方法。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克服孩子的自卑和怯懦,增強其自信心;可以挖掘兒童潛力,做到人盡其才;同時,能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煉,增強自信。在幼兒繪畫活動中,運用賞識的教育方法,能大大激發(fā)孩子的作畫興趣和作畫能力,是孩子繪畫的點金石!
對于孩子的美術(shù)作品,不管他(她)畫得好不好,父母都要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站在孩子的立場,熱情地贊頌他(她)純真的心靈和點滴創(chuàng)造,讓孩子有一種被重視的情緒,從而激發(fā)孩子繪畫的興趣。我看了一個5歲孩子的作品,看不出他究竟畫了些什么。后經(jīng)他自己一番解釋,原來他畫的“我和媽媽捉迷藏”:我在草叢中躲起來,媽媽找不到我了。聽了孩子的介紹,她的媽媽激動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雖然,從藝術(shù)的角度來講,作品畫得不是那么好,但是從思想情感上講,卻有孩子的想法,我們就應(yīng)該給予肯定和贊揚。所以每當孩子取得細微的進步時,家長都要用肯定、鼓勵性的語言來表揚他,讓孩子在這小小的成功中逐步樹立自信心。因為幼兒的情感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chǎn)生的,并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感染。在家庭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愛”的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去啟開幼兒美的心智,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年齡的特點與局限,幼兒的繪畫作品有其自己的獨特性,特別是低齡幼兒,信手涂來便是畫,畫出來看看像什么就說什么,高興用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根本談不上構(gòu)圖之類的美術(shù)要求。而兒童畫的魅力,也往往是在這不經(jīng)間的偶得。有些是因為技巧的拙劣,有些卻是因為孩子豐富、奇特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因此當您看見孩子畫中不可理喻的東西、情景,不妨問一問:“這是什么呀?”“說說你畫了些什么?”與孩子及時溝通,多問幾個“為什么”,耐心地聽聽孩子的解釋和故事,看孩子表達了何種情感,有沒有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閃光點。即使是漫無邊際的胡編亂造,也不要嗤之以鼻。在大人看來極荒唐的事,對孩子來說卻是合乎邏輯的事。例如一次,有一位孩子畫了一只大大的螞蟻,色彩豐富,形態(tài)逼真,還布滿了一個個的小黑點,沒有第二只螞蟻的影子。家長一看作品頓覺“亂”,批評孩子怎么畫成這個樣子。后來一問才知道,這是孩子畫的是螞蟻媽媽產(chǎn)的卵!小螞蟻還沒有長大呢!通過他這一講述,能說這畫沒有一點創(chuàng)造和童心嗎?家長恍然大悟后道出一句真心話:“其實我真不知道孩子的畫,會這么好看、這么有趣!”我們成人把自己放在與幼兒平等的位置上,充分了解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站在孩子的立場,熱情地贊頌他們純真的心靈和點滴創(chuàng)造、理解他們的局限性,這樣才能讀懂孩子的心,讀懂孩子的畫,使孩子保持較大的創(chuàng)作熱情,使孩子們的繪畫水平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同時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兒童學(xué)畫要學(xué)會觀察。觀察是從客觀生活入手,它為主觀想象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同時培養(yǎng)了孩子熱愛生活、探索自然的精神。陳鶴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活教材?!奔议L可以利用休閑時間,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日常的生活,豐富幼兒眼中的世界。這樣畫的主題就開闊了,有身邊的小事,有美麗的花園,有大街小巷子,也有難忘的經(jīng)歷……家長可以引導(dǎo)孩子以“畫日記”的形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繪畫下來。看到一個孩子在一次尋找春天后的自由觀察畫,孩子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以繪畫的形式畫了下來,其中多了幾條斜線,誰能想到那是小作者給花兒澆的水呢?多么富有童趣和創(chuàng)意!這就是孩子的繪畫!類似這樣的畫,沒有命題,也沒有范例,完全是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畫成的作品。家長可以讓孩子進行這樣的繪畫活動,待孩子完成作品后,家長可以傾聽孩子的解釋,幫助進行文字記載。小作者大多能夠講一個或長或短,或簡單或生動曲折的故事。不管他是事先想好故事再畫的,還是畫好后編出的故事,都表現(xiàn)出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
賞識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在尊重孩子差異的基礎(chǔ)上,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dǎo),使孩子的個性特點盡可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賞識教育的點擊中,閃現(xiàn)出點點金光來!
G610
A
1674-9324(2014)27-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