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佑
《別失八里》首演后,之所以反響強烈,是因為藝術地再現(xiàn)了生活在別失八里的回、維吾爾、蒙古、漢、哈薩克等各族人民團結和諧,包容欣賞,追求高尚情愛,共同向往和建設美好家園的場景。
作為自治區(qū)重點打造的舞臺精品劇目之一,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將代表新疆正式參加今年7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jié),與國內(nèi)外知名藝術團體和劇目同臺演出。
社會反響強烈
《別失八里》由自治區(qū)文化廳與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聯(lián)合打造,以元末明初東察合臺汗國黑的兒火者大汗時期的別失八里城為歷史大背景,以兩代人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元末明初,東察合臺汗國都城別失八里發(fā)生了一場叛亂,回族青年達伍德在叛軍破城之際潛入別失八里,想奪回嫁給汗王之弟——海德爾(歷史上的東察合臺汗國大汗黑的兒火者)的昔日戀人阿依莎,沒想到,阿依莎慘死在叛軍屠刀下,愛恨交加的達伍德意外地解救了愛人的骨肉索菲婭,還幫助從未謀面的情敵海德爾逃過了叛軍的追殺。20年過去了,在別失八里各族兄弟姐妹的關心和幫助下,達伍德過著安寧平靜的生活,阿依莎的女兒索菲婭也長大成人,并與海德爾的衛(wèi)士哈桑相戀。海德爾收復失地光復故國,達伍德與海德爾在戰(zhàn)場上再次見面,兩個一生都羈絆于愛恨情仇的男人,最終在愛與生命的感召下化解干戈,共圖大業(yè)。
前不久,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曾在新疆人民劇場進行了首場演出,社會各界反響強烈,這也是新疆文化發(fā)展史上值得稱頌的一部大型音樂劇。在導演鐘浩看來,音樂劇《別失八里》首演后,之所以反響強烈,是因為這部劇不僅僅就劇來演,來唱,來跳,而是藝術地再現(xiàn)了生活在別失八里的回、維吾爾、蒙古、漢、哈薩克等各族人民團結和諧,包容欣賞,追求高尚情愛,共同向往和建設美好家園的場景,它看上去像是在還原歷史,實際上是在通過歷史映照現(xiàn)實。
總導演鐘浩說,音樂劇本身就是一種集音樂、歌曲、舞蹈、戲劇、雜耍、特技和綜藝結合的一種表演樣式,它靠的完全是演員的歌唱、舞蹈、表演功力,而《別失八里》音樂劇《別失八里》的58名演員全部來自于昌吉州藝術劇院,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51歲,年齡最小的才6歲,我們主要是想借打造這臺劇目來培養(yǎng)和提升整個演員的藝術水平,提高昌吉州今后舞臺藝術的表現(xiàn)力。
編排難度超乎想像
5月初,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由鐘浩導演組承擔了整個創(chuàng)作編導工作,此前,鐘浩曾與自治區(qū)文化廳合作創(chuàng)排了大型音樂雜技劇《你好,阿凡提》,取得了全國精品舞臺劇目獎和文化部文華獎金獎的佳績。此次,在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劇中,鐘浩導演組除了大量采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技術在服裝、道具設計及化妝造型等方面突出展示西域風情和回族文化元素以外,還專門把回族特有的手語交易和杠臺按壓法治療腰傷等藝術地搬上舞臺,充滿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特色,讓觀眾重溫了元末明初的別失八里和各族群眾在別失八里生活的場景,可以說,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近乎完美地呈現(xiàn)了元末明初別失八里的這段歷史,然而,很多人在回味、品讀《別失八里》跌宕起伏的劇情時,更多地想知道這部音樂劇的一些臺前幕后事,為此,記者采訪了總導演鐘浩。
“在導演《你好,阿凡提》之前,我沒來過新疆,陸續(xù)來了幾次之后,對新疆的印象特別好。我覺得搞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的人應該多來新疆,因為新疆的文化元素非常豐富?!辩姾崎_門見山談了對新疆的印象。
說起編排這部音樂劇的初衷,鐘浩用“很不容易”來形容,他所說的這個不容易包含方方面面,從創(chuàng)作思路,到劇本的多次修改、到演職人員,到舞美等等。鐘浩說,2009年,自治區(qū)文化廳提出“各地州要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要求后,昌吉州很快就成立了由自治區(qū)文化廳原黨組書記韓子勇?lián)谓M長的精品劇目創(chuàng)作領導小組,并成功打造了新疆曲子現(xiàn)代戲《哈哈泉子的戶兒家》。與此同時,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的創(chuàng)作工作也提到了桌面上,接著,找主創(chuàng)人員寫劇本,改劇本,幾經(jīng)周折,2012年初,終于完成了《別失八里》的創(chuàng)作大綱,后來,又修改了幾次,同年10月底定的稿。2012年12月,導演組進駐昌吉州藝術劇院,開始排練。
從最初想拍這樣一部劇,一直到劇目完美呈現(xiàn),鐘浩沒有少忙活,他說,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最初就是想能打造成昌吉州的一張文化名片,將來,等新疆大劇院建成以后,這部音樂劇將在新疆大劇院常年演出,這對于宣傳昌吉歷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鐘浩說:“我們是第一次跟昌吉州合作,其所屬的藝術劇院是一個綜合性的團隊,它是由昌吉州民族歌舞劇團和新疆曲子劇團合并起來的新劇院,因為是新劇院成立以來首次排演音樂劇,對演員來說,都比較新鮮,但面臨的困難也很多,有的演員只會唱歌不會表演、有的只會跳舞不會唱歌,比如怎么說臺詞,怎么走路、怎么帶著表演去唱等,為此,劇組專門從北京請來了舞蹈、聲樂、表演的指導老師,手把手從訓練演員,到慢慢進入狀態(tài)。”讓鐘浩感動的是,音樂劇《別失八里》從去年12月開始正式排練以來,演員們幾乎都沒有周末,平均每天都要訓練8個多小時,大家都沒有怨言,都很勤奮,對演出充滿了期待和信心。鐘浩說:“整部劇所體現(xiàn)的大愛以及對生命的尊重,是各民族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對當下新疆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p>
我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新疆
“一部好劇,要有寓意深刻的劇本,跌宕起伏的劇情,扣人心弦的音樂,引人入勝的唱詞和美輪美奐的舞臺效果,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做到了。其前提是這個劇本寫得好,如果沒有這么好的劇本,就不可能有這樣一臺優(yōu)秀的音樂劇,不管從哪種角度來說,楊碩都下了狠功夫。”說這番話的是鐘浩,他說的楊碩正是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的編劇。
在他看來,每一次創(chuàng)作的機會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一個進步的臺階,他覺得只有不斷汲取和豐富各種知識,才能使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路不斷延展。楊碩以前創(chuàng)作的大多數(shù)都是兒童劇,這一次對他來說,創(chuàng)作音樂劇,尤其是史料性比較強的音樂劇應該說是一次挑戰(zhàn),但楊碩從心里面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為在翻閱了大量的史料后,他發(fā)現(xiàn)歷史上的別失八里有很多現(xiàn)成的素材,幾乎不用刻意去尋找,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不斷提煉出精彩的故事,再逐步豐富劇本的創(chuàng)作元素。
接觸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之前,楊碩沒來過新疆,對新疆的了解也很有限,更沒聽說過別失八里這樣的地方,但幾次深入實地采風,聽過一些民歌,看過當?shù)氐幕▋罕硌?,切身體驗當?shù)卮緲愕拿耧L之后,感覺收獲還是很大。幾次新疆之行,楊碩補了很多新疆歷史、人文的功課,汲取了不少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元素,感覺新疆是個有生命力的地方,尤其加深了對回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新疆。以后有機會的話,還希望能多來新疆,挖掘更多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資源,多寫一些跟新疆有關的劇本。
談到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的創(chuàng)作,楊碩坦言,在創(chuàng)作這部音樂劇時,他幾乎把自己變成了別失八里的一份子。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把自己融到劇情中,用戲劇舞臺的規(guī)律來創(chuàng)作劇本,但到底怎樣來取舍素材?創(chuàng)作這部音樂劇究竟想表達一個什么樣的主題一直都很困惑,直到多次跟當?shù)厝罕娏奶?,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之后,才發(fā)現(xiàn),包容、和愛應該是這部劇的主線,就像這個主人公,有過年少輕狂、犯過一些錯誤,但劇情發(fā)展到最后,他卻變成了一個德高望重、充滿愛和能夠化解矛盾的人。
楊碩說,大型音樂劇《別失八里》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優(yōu)秀劇目,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整部劇把古代昌吉的地域民族特色和現(xiàn)代風格有機結合了起來,故事跌宕起伏,音樂旋律優(yōu)美,歌詞通俗易懂,舞蹈觀賞性強,全劇擺脫了坐而論道的說教色彩,讓觀眾通過微乎其微的一些小事,潛移默化而又愉悅地接受了著對西域文化的學習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