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職業(yè)師范院校“校企校合作”需求契合機制構建

      2014-10-09 16:35李文麗羅青蘭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14年11期
      關鍵詞:市場營銷專業(yè)

      李文麗+羅青蘭

      摘 要 校企校合作是職業(yè)師范院校市場營銷專業(yè)提高學生營銷技能的必由途徑。分析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現狀及特征顯示,需求錯位是阻礙校企校合作主要的內在動因。以“了解需求-契合需求-滿足需求”原則為激發(fā)合作內在動力,構建由需求契合探尋機制、需求契合協調機制、需求契合激勵機制以及需求契合監(jiān)督機制構成的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契合機制。

      關鍵詞 校企校合作;市場營銷專業(yè);需求契合;職業(yè)師范學院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11-0075-05

      收稿日期:2014-03-07

      作者簡介:李文麗(1971- ),女,吉林九臺人,博士,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羅青蘭(1975- ),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吉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職業(yè)師范院校校企校合作需求契合機制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yè)為例》(編號:ZC12066),主持人:李文麗。

      職業(yè)師范院校以為職業(yè)學校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職教師資為目標。學術性、職業(yè)性、師范性三者的統(tǒng)一是其本質屬性,也是與其他普通高校教育的主要區(qū)別。所謂“校企校合作”是指職業(yè)師范院校、企業(yè)、中職學校的合作關系。校企校合作是職業(yè)師范院校發(fā)展現代職業(yè)師范教育,培養(yǎng)學術性、職業(yè)性與師范性兼容人才的必然趨勢,也是解決當前職業(yè)師范教育定位不清、特色不明顯等諸多問題的突破口和關鍵點。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市場營銷就業(yè)崗位數量逐年增加,但是優(yōu)秀營銷人員供給缺口較大。從根源上看,這種現象與職業(yè)師范院校師資培養(yǎng)有一定關系,而市場營銷專業(yè)本質屬性決定該專業(yè)必須與市場密切結合。

      一、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的現狀及特征

      本研究選擇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qū)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本科職業(yè)師范院?!止こ碳夹g師范學院市場營銷專業(yè)為研究對象,對在校395名學生參與的校企校合作有關情況進行問卷調研及訪談,進而分析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的現狀及特征。

      (一)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存在的問題

      合作內容膚淺。在“職業(yè)師范院?!髽I(yè)”合作中,雙方合作意愿都比較強烈,學校出于完成實踐教學的要求,部分企業(yè)在營銷方面也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因此雙方容易達成共識。但是雙方合作內容都是比較淺層次的,主要是輔助企業(yè)做一些零散的、技術含量低的、重復性強的工作。如發(fā)放營銷傳單、參與節(jié)假日商場促銷等活動。在調研中,大概95%以上的學生在實習中都做過這樣非技能型營銷工作,其中,80%在全部實習期間都是做這樣的工作。雖然學校與企業(yè)合作意愿強烈,但是學生的參與熱情并不高。在“職業(yè)師范院校—中職學?!焙献髦校瑢W生從學校到學校,不具備走上講臺授課的能力,主要承擔教輔工作,合作流于形式。

      合作形式單一。在問卷中,期望“哪種形式合作”選項中,企業(yè)選擇“培訓人才”及“項目合作”、“信息交流”比例最高;中職學校選擇“優(yōu)質師資”比例最高;職業(yè)院校選擇“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比例最高。但是實踐中,校企校三方合作形式非常簡單,按照學校教學大綱的要求,大四學生被學校安排到企業(yè)實習一段時間后,再被安排到中職學校實習,取得實習單位鑒定合格證明實習就算結束。所以,并未形成深層次合作模式。

      合作路徑不寬。三方直接聯系進行合作的稱為直接路徑,通過中介(政府、熟人)介紹而進行的合作稱為間接路徑。在調查中顯示,直接路徑占12.5%,間接路徑占87.5%。企業(yè)主動聯系占10.3%,高校主動聯系占82.3%,中職學校主動聯系占7.4%。說明在合作中,高校主動性比較明顯。間接路徑比較通暢,直接路徑困難比較大,需要有關方面搭建三方直接溝通的平臺。

      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所有的表象問題下都隱藏著共同的原因,即如果把職業(yè)師范院校看做合作的供方,那么中職學校、企業(yè)就是需方。無論三方有沒有共同的發(fā)展目標,供方與需方在需求上處于錯位狀態(tài),不契合是影響三方合作的根本性原因,盡管三方都有強烈的合作意愿,但是需求的不契合導致合作內容膚淺、形式單一、路徑狹窄等問題。

      (二)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特征

      從校企校三方合作視角,結合職業(yè)師范院校辦學特色及市場營銷專業(yè)特點,歸納總結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特征:

      一是投入資源少,效果明顯。市場營銷專業(yè)與理工類專業(yè)不同,不需要太多的硬件投入(如大型設備等),更多是隱形知識的共享、技能的發(fā)揮。因此,在合作中,校企校三方需要投入共建的資源少,合作效果很容易得到市場檢驗,效果明顯。

      二是合作效果高度依賴于合作管理。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非資源依賴型,更多是依賴于管理。得益于中國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市場營銷工作機會非常多,只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就能推動校企校合作良性發(fā)展。

      三是合作形式靈活,操作性強。三方合作意愿強烈,合作中共建資源投入少,市場營銷不受企業(yè)規(guī)模、類型、分布地區(qū)等條件限制,職業(yè)師范院校既有高職院校的職業(yè)性,同時,也具備普通高等院校的理論性。因此,可供合作選擇的形式非常多,如人才培養(yǎng)型合作模式、研究開發(fā)型合作模式、生產經營型合作模式和總體綜合型合作模式,正因為三方合作需要條件簡單、資源有限,時機成熟,所以校企校合作容易操作。

      四是可合作的行業(yè)分布范圍廣、人員需求量大,但深度合作難度大。在買方市場時代,任何企業(yè)都需要營銷。基于產品營銷普遍性規(guī)律,能夠支撐學生完成一定程度的營銷工作,但是營銷差異化要求,又使學生難于駕馭各類產品的營銷工作,企業(yè)期望校方輸出提供既懂技術又懂營銷的學生。

      五是供方可替代性強。在校企校三方合作中,職業(yè)師范院校合作意愿最強烈,主要原因是企業(yè)、中職學校在合作對象選擇上具有很強的可選擇性,也就是供方的可替代性強。普通院校非營銷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做營銷工作,也可以到中職學校擔任教師,這有體制上的原因,當然職業(yè)師范教育缺乏特色也是不能推卸的責任,而校企校合作真正落到實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二、校企校合作主體需求分析

      很多學者從外部視角對校企合作進行了研究,將學校、企業(yè)看做獨立的個體,通過外部力量推動合作,如政策驅動、行政驅動、法律驅動、企業(yè)激勵驅動等[1][2][3]。而在實踐中則存在外熱內冷、為追逐短期利益浪費資源的現象。要克服這一問題,必須讓三方從內在需求上高度契合,凝聚成一股力量去合作,再加之外力的驅動,效果才會更好。本文綜合關于校企校三方的需求研究發(fā)現,高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與資金獲取有關、成果轉化有關、人才培養(yǎng)有關、科研人員發(fā)展有關等方面;企業(yè)需求主要為研究開發(fā)、技術學習、人才獲取及市場進入等方面[4][5];中職學校最主要的需求為獲取優(yōu)質師資。為了更好地研究需求契合問題,必須對現有的表象需求進行深入研究,借鑒馬斯洛需求理論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6][7],將高校、企業(yè)、中職學校的需求從低到高劃分為利益需求、知識需求、價值需求三層。

      (一)校企校合作主體需求層次

      利益需求。主要指合作主體為了滿足自身短期利益進行合作的需求。利益成為合作主體評價是否進行合作、合作程度及合作效果的主要標準。對于市場營銷專業(yè)來說,企業(yè)方利益通常表現為:通過合作,獲得短期廉價勞動力;擴大知名度,贏得政府好感;融洽人際關系等。對于高校方利益表現為:完成實踐教學任務;促進畢業(yè)生就業(yè);獲得企業(yè)贊助;課題申請、評估、推廣的佐證等。中職學校利益表現為:減輕教輔人員工作量,加強對學生日常管理等。利益需求對于合作主體來說,是一種低層次的需求。

      知識需求。按照資源論觀點,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組織最重要的異質性資源,知識能夠創(chuàng)造組織核心競爭優(yōu)勢。合作主體間具有知識共享、知識轉移的需求。職業(yè)師范院校作為專門性教育機構,教師與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與智慧。但是在企業(yè)中營銷經驗不足,而營銷知識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重復使用,內化為個人隱形知識才能轉為營銷技能,而企業(yè)能夠提供這樣的訓練平臺。相反,企業(yè)作為一個生產組織,員工具有很強的實踐智慧,但是系統(tǒng)理論不夠豐富,而學校具有提供理論水平的優(yōu)勢。中職學校也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理論實踐水平。因此,合作三方都有著強烈的知識需求。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需求,這種需求只有通過學習、實踐才能習得,受知識學習者的吸收能力決定。知識需求具有長期性、穩(wěn)定性的特征。

      價值需求。價值需求是指在合作中,建立在主體價值認知一致的基礎上,對共同發(fā)展、共同創(chuàng)造價值的需求。與利益需求、知識需求不同,價值需求是一種高層次的需求,是與發(fā)展戰(zhàn)略、社會責任密切聯系的價值觀。不是簡單通過資源獲取、知識交易獲益,而是一種開放通融的長期發(fā)展觀。對于市場營銷專業(yè)來說,供方獲得價值需求表現為:真正落實合作模式,學生技能提升等;需方價值需求表現為:為企業(yè)(中職學校)創(chuàng)造價值。價值需求具有全面性及長期性的特征。

      (二)校企校合作主體需求特征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認為校企校合作主體需求呈現如下特征:

      校企校合作主體需求多樣性。校企校三方主體在不同時期、不同發(fā)展階段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即使是同一時期,也可能存在著不同需求。校企校合作內力多表現為多種需求的共同作用。

      校企校合作主體需求層次性。需求呈現層次性,由高到低為價值需求、知識需求及利益需求。在一定時期內,雖然多種需求同時存在,但是最強烈、最迫切的主導需要影響合作行為的產生。

      校企校合作主體需求可變性。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合作主體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隨著條件變化而發(fā)生變化,當原來主導需求得到滿足后,會產生新的需求。

      三、校企校合作需求錯位分析

      合作內容錯位。指合作方在需求內容上的不一致而導致合作效率低下情況。校企校三方需求內容錯位有兩種情況:一是三者完全不契合,如企業(yè)主導需求是經濟需求,需要臨時性營銷工作,職業(yè)師范院校主導需求是知識需求,需要企業(yè)培育學生營銷技能,中職學校主導需求是知識需求,需要提高教師職教水平,這是典型的極端不契合。二是職業(yè)師范院校與企業(yè)需求不一致,但是與中職學校需求內容一致,這是比較低的契合。我需要A,對方給予B,或只是給予B的表象,都無法真正共贏。因此,無論哪種形式的錯位,帶來的弊端都是合作程度無法深入、合作不穩(wěn)定,具有臨時性,這是短暫的合伙關系。

      合作時空錯位。指合作方在時間、空間上的不一致導致的合作效率低下情況。營銷工作廣泛分布在各個地域的各個行業(yè)中,企業(yè)需求具有很強的多樣性及多變性。職業(yè)師范院校由于囿于學校規(guī)制的限制,很難在更廣范圍內、更多領域中擇尋到適合的合作企業(yè)。再加之信息不對稱,企業(yè)不了解哪些學生、教師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因此,由于時間、空間上的限制也會形成合作錯位,很多高校也以方便為原則選擇實習基地。這也阻隔了有條件進行需求契合的校企校進行深度融合。

      合作價值錯位。指合作方在戰(zhàn)略方向、價值認同上的不一致導致合作效率低下情況。學校和企業(yè)屬于不同性質的組織,企業(yè)逐利為目標,體現經濟功能,學校教書育人,體現教育功能。但是二者不是不可調和,可以在共同認知基礎上,從戰(zhàn)略視角去操作實現教育功能與經濟功能的相互融合。而現實中,價值錯位現象最為普遍,將學校與企業(yè)視為對立面,校企合作演變成利益的博弈。

      四、構建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需求契合機制

      基于上述校企校合作需求特征及需求錯位分析,以“了解需求-契合需求-滿足需求”為原則激發(fā)合作內在動力,從政府、企業(yè)、學校及中介機構層面,構建由需求契合探尋機制、需求契合協調機制、需求契合激勵機制以及需求契合監(jiān)督機制構成的市場營銷專業(yè)校企校合作契合機制,如圖1所示。

      建立需求契合探尋機制。一是了解合作主體的需求。具體辦法:建立由政府(包括中介機構)、企業(yè)、學校三級校企校合作信息平臺,收集、整理、分析職業(yè)院校、企業(yè)、中職學校需求信息。這樣合作主體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了解對方需求,并有針對性地去滿足其需求。建立校企校合作調研匯報制度,高校與企業(yè)要定期向政府相關部門匯報合作的新動向與新需求,有利于政府制定相關扶持政策。二是分析合作主體的需求。企業(yè)與學校的合作需求是動態(tài)的、復雜多變的,為了準確把握需求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及主導需求類型,借助研究機構或建立關于市場營銷需求分析中介機構,主要任務是分析企業(yè)與學校合作需求的變化情況,作為合作主體決策依據。三是培育、挖掘需求契合點。一方面,校企校三方主體自身根據相關信息自我契合;另一方面,通過中介機構的專業(yè)分析,更多地培育、挖掘校企校三方需求契合點,擴大需求交集,提升需求層次。

      建立需求契合協調機制。校企校合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作,涉及多方主體,內部主體主要為職業(yè)師范院校、企業(yè)及中職學校,外部參與主體有政府、中介機構等。我國職業(yè)師范教育中的校企校合作工作還不夠成熟,因此找到合作需求契合點后,還需要建立起專門的協調機制,使校企校合作工作順利持久開展。具體辦法:政府建立專門協調企業(yè)、學校的合作部門,負責校企校合作指導協調工作;為校企校合作牽線搭橋,協調解決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企業(yè)與學校分別成立專門的職能部門,負責校企合作建設工作及日常運行工作。

      建立需求契合激勵機制。政府盡快出臺可操作的關于職業(yè)師范院校校企校合作法律,規(guī)范校企校合作管理。制定明確校企校合作的責任、權力、利益等方面的法規(guī),以確保合作能健康有序地運行。尤其要保護合作企業(yè)的利益,如使其獲得國家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優(yōu)惠,或者使企業(yè)能夠獲得職業(yè)師范院校人才培訓、科技研發(fā)等方面的支持,使合作主體的利益需求得到滿足,在此基礎上,盡快培育高層次合作需求,保證建立穩(wěn)定合作關系。學校以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營銷技能為目標出臺相關規(guī)定,提高合作需求層次,避免低層次上重復工作。激勵教師及管理人員轉變工作方式,將提高學生崗位能力作為工作重心。

      建立需求契合監(jiān)督機制。一是建立符合校企校合作需要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及較為健全的評估體系,使校企校合作有一系列制度的保障。二是建立校企合作跟蹤反饋管理系統(tǒng)。對在企業(yè)的學生建立信息庫,了解學生動態(tài)及實習實訓情況,通過電話、通信和網絡與學生保持聯系,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追蹤調查,收集學生對實習實訓的意見和建議,為校企校合作的改革提供準確的反饋意見。

      參考文獻:

      [1]劉文清.構建利益驅動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2):10-11.

      [2]龐世俊,龐少召.職業(yè)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驅動方式解構、問題與策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15):38-39.

      [3][4]王艷麗.校企合作動力機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31-36.

      [5]王艷麗,薛耀文.基于企業(yè)視角的促進校企合作效果的實證分析[J].科學學 研究,2010(7):1083-1084.

      [6]張勝軍.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的“理想類型”[J].教育與職業(yè),2011(12):12-14.

      [7]蔡春紅.基于價值導向的高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 教育與職業(yè),2011(9):11-12.

      Research on Need Fitting Mechanism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Taking Marketing Major as an Example

      LI Wen-li,LUO Qing-l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Jilin 130052, China)

      Abstract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students marketing skills of marketing major in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about marketing major,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ajor obstacle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s the demand dislocation. Then, it discusses demand leve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 of demand disloc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Lastly, basing on the principle of “understanding-fit-meet”demand, it constructs need fitting mechanism for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about marketing major from four aspects, what is need fitting mechanism of exploration, coordination, incentive and supervision.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marketing specialty; needs fit;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建立需求契合協調機制。校企校合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作,涉及多方主體,內部主體主要為職業(yè)師范院校、企業(yè)及中職學校,外部參與主體有政府、中介機構等。我國職業(yè)師范教育中的校企校合作工作還不夠成熟,因此找到合作需求契合點后,還需要建立起專門的協調機制,使校企校合作工作順利持久開展。具體辦法:政府建立專門協調企業(yè)、學校的合作部門,負責校企校合作指導協調工作;為校企校合作牽線搭橋,協調解決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企業(yè)與學校分別成立專門的職能部門,負責校企合作建設工作及日常運行工作。

      建立需求契合激勵機制。政府盡快出臺可操作的關于職業(yè)師范院校校企校合作法律,規(guī)范校企校合作管理。制定明確校企校合作的責任、權力、利益等方面的法規(guī),以確保合作能健康有序地運行。尤其要保護合作企業(yè)的利益,如使其獲得國家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優(yōu)惠,或者使企業(yè)能夠獲得職業(yè)師范院校人才培訓、科技研發(fā)等方面的支持,使合作主體的利益需求得到滿足,在此基礎上,盡快培育高層次合作需求,保證建立穩(wěn)定合作關系。學校以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營銷技能為目標出臺相關規(guī)定,提高合作需求層次,避免低層次上重復工作。激勵教師及管理人員轉變工作方式,將提高學生崗位能力作為工作重心。

      建立需求契合監(jiān)督機制。一是建立符合校企校合作需要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及較為健全的評估體系,使校企校合作有一系列制度的保障。二是建立校企合作跟蹤反饋管理系統(tǒng)。對在企業(yè)的學生建立信息庫,了解學生動態(tài)及實習實訓情況,通過電話、通信和網絡與學生保持聯系,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追蹤調查,收集學生對實習實訓的意見和建議,為校企校合作的改革提供準確的反饋意見。

      參考文獻:

      [1]劉文清.構建利益驅動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2):10-11.

      [2]龐世俊,龐少召.職業(yè)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驅動方式解構、問題與策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15):38-39.

      [3][4]王艷麗.校企合作動力機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31-36.

      [5]王艷麗,薛耀文.基于企業(yè)視角的促進校企合作效果的實證分析[J].科學學 研究,2010(7):1083-1084.

      [6]張勝軍.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的“理想類型”[J].教育與職業(yè),2011(12):12-14.

      [7]蔡春紅.基于價值導向的高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 教育與職業(yè),2011(9):11-12.

      Research on Need Fitting Mechanism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Taking Marketing Major as an Example

      LI Wen-li,LUO Qing-l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Jilin 130052, China)

      Abstract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students marketing skills of marketing major in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about marketing major,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ajor obstacle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s the demand dislocation. Then, it discusses demand leve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 of demand disloc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Lastly, basing on the principle of “understanding-fit-meet”demand, it constructs need fitting mechanism for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about marketing major from four aspects, what is need fitting mechanism of exploration, coordination, incentive and supervision.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marketing specialty; needs fit;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建立需求契合協調機制。校企校合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作,涉及多方主體,內部主體主要為職業(yè)師范院校、企業(yè)及中職學校,外部參與主體有政府、中介機構等。我國職業(yè)師范教育中的校企校合作工作還不夠成熟,因此找到合作需求契合點后,還需要建立起專門的協調機制,使校企校合作工作順利持久開展。具體辦法:政府建立專門協調企業(yè)、學校的合作部門,負責校企校合作指導協調工作;為校企校合作牽線搭橋,協調解決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企業(yè)與學校分別成立專門的職能部門,負責校企合作建設工作及日常運行工作。

      建立需求契合激勵機制。政府盡快出臺可操作的關于職業(yè)師范院校校企校合作法律,規(guī)范校企校合作管理。制定明確校企校合作的責任、權力、利益等方面的法規(guī),以確保合作能健康有序地運行。尤其要保護合作企業(yè)的利益,如使其獲得國家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優(yōu)惠,或者使企業(yè)能夠獲得職業(yè)師范院校人才培訓、科技研發(fā)等方面的支持,使合作主體的利益需求得到滿足,在此基礎上,盡快培育高層次合作需求,保證建立穩(wěn)定合作關系。學校以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營銷技能為目標出臺相關規(guī)定,提高合作需求層次,避免低層次上重復工作。激勵教師及管理人員轉變工作方式,將提高學生崗位能力作為工作重心。

      建立需求契合監(jiān)督機制。一是建立符合校企校合作需要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及較為健全的評估體系,使校企校合作有一系列制度的保障。二是建立校企合作跟蹤反饋管理系統(tǒng)。對在企業(yè)的學生建立信息庫,了解學生動態(tài)及實習實訓情況,通過電話、通信和網絡與學生保持聯系,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追蹤調查,收集學生對實習實訓的意見和建議,為校企校合作的改革提供準確的反饋意見。

      參考文獻:

      [1]劉文清.構建利益驅動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2):10-11.

      [2]龐世俊,龐少召.職業(yè)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驅動方式解構、問題與策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15):38-39.

      [3][4]王艷麗.校企合作動力機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31-36.

      [5]王艷麗,薛耀文.基于企業(yè)視角的促進校企合作效果的實證分析[J].科學學 研究,2010(7):1083-1084.

      [6]張勝軍.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的“理想類型”[J].教育與職業(yè),2011(12):12-14.

      [7]蔡春紅.基于價值導向的高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 教育與職業(yè),2011(9):11-12.

      Research on Need Fitting Mechanism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Taking Marketing Major as an Example

      LI Wen-li,LUO Qing-l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Jilin 130052, China)

      Abstract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students marketing skills of marketing major in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about marketing major,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ajor obstacles of the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s the demand dislocation. Then, it discusses demand leve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 of demand disloc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Lastly, basing on the principle of “understanding-fit-meet”demand, it constructs need fitting mechanism for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about marketing major from four aspects, what is need fitting mechanism of exploration, coordination, incentive and supervision.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marketing specialty; needs fit; voc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猜你喜歡
      市場營銷專業(yè)
      從預設到生成:行動導向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
      應用型學校市場營銷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yè)“STEP”人才培養(yǎng)模式構建
      基于案例分析的校友平臺建設研究
      市場營銷專業(yè)小學期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人文素質教育淺析
      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市場營銷專業(yè)教學方法的探析
      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yè)《銷售管理》課程設計初探
      應用技術大學市場營銷專業(yè)課程實踐體系改革
      民辦高校市場營銷專業(yè)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途徑初探
      肥城市| 雅江县| 乌兰察布市| 尉犁县| 清远市| 大埔区| 疏勒县| 花垣县| 大港区| 惠来县| 定安县| 泰顺县| 雷州市| 桃江县| 吴桥县| 扶沟县| 达拉特旗| 清涧县| 宽甸| 新宾| 黄浦区| 南丹县| 思南县| 高唐县| 潮安县| 韶山市| 金山区| 鄂托克前旗| 名山县| 孝义市| 铁岭县| 施甸县| 涞源县| 盐津县| 林西县| 南召县| 桦甸市| 阿坝| 化德县| 延川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