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廣霞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是新時期的社會要求,同時也是基礎教育的使命所在。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政治課教學的首要任務,政治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始終貫穿這一主線,把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放在第一位。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世界觀通常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觀不同,表現(xiàn)為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時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不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fā)揚的世界觀。當前有中國特色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科學、正確的世界觀最具體、最生動、最集中的表現(xiàn)。從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軌跡來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中國人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就開始了痛苦的探索。以洪秀全為代表的農民階級有“人間天國”的構想;康有為、梁啟超有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體的設想;孫中山有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構想。所有這些都遭到了失敗,中國共產黨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依靠廣大工農走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仍然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而使中國正在小康之路上向前奔走。因此,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我們應該堅持的正確的世界觀,在教學中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向學生進行灌輸。
二、讓學生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人生觀是人們在人生實踐和生活環(huán)境中逐步形成的?,F(xiàn)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居多,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對人生問題的看法在許多地方有偏頗,如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比較盛行,衣食無憂,不思進取在他們許多人身上都有體現(xiàn),對家長有很大的依賴性。因此,在教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做自立自強的人》時,加強對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方面的教育。首先,要教育學生做到自立。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學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的學生上學要家長接送;有的學生值日讓家長代勞;有的學生自己穿臟的衣服讓家長洗涮,自己的家庭作業(yè)要家長三番五次地加以督促等等,這些情況不一而足。所有這些都是學生缺乏自立意識的表現(xiàn)。教育學生要懂得什么是自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學生生活能力的鍛煉過程,也是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鍛煉自己的能力,離開家長和教師的呵護,獨立自主地去做事,做到不依賴別人。其次,教育學生有自強精神。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氣餒,勇于開拓,積極進取。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鑄的民族精神。古今中外有不少關于自強的例子。牛頓小時候讀書不用功,學習成績較差,一次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風車拿到學校,同學們譏諷他,還打碎了他的風車,從那以后,牛頓變得肯動腦筋,愛學習了,終于成為舉世公認的科學巨人。梅蘭芳小時候想學戲,別人說他天生不是唱戲的料,他刻苦練習自強不息,終于成為一代宗師。只要我們能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就能成為強者。
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問題的根本看法。每個人都是在各自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形成不同的價值取向,追求著各自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能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合理的價值取向,對一個人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倡導的價值觀是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體之中,集體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活動都離不開集體。個體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曾經有一個人問哲學家:“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哲學家回答說:“把它放進大海里去?!边@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道理,個人離不開集體,關愛集體,人人有責。要教育學生自覺地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在學校要維護班集體和學校的榮譽,明白自己時時刻刻地代表班集體和學校的形象。在日常的交往和活動中,做到關心他人、愛護他人、幫助他人、互相理解。
四、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國已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在了解這些舉世矚目,眾所周知的輝煌成就背后,要讓學生了解取得輝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我國堅持了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正確指導。毫不動搖地堅持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毫不動搖地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力,進一步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動搖。所有這些都顯示了社會主義的無比優(yōu)越性,引導學生從思想上堅定社會主義不動搖,自覺地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滲透,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始終不能放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我們教師要認真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背后蘊含的知識,加強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使他們成長為新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編 張景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