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兵 王傳洋
(1.江蘇省相城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蘇州215131;2.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215000)
鈦合金是以鈦為基礎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鈦合金具有強度高而密度小、機械性能好、韌性和抗蝕性能均很好的優(yōu)點。但同時鈦合金也具有切削變形系數(shù)小、切削溫度高、冷硬現(xiàn)象嚴重、單位面積切削力大等不利于加工的缺點。由于材料在切削過程中影響因素較復雜,而且因素間又相互影響。因此,采用單因素法不能實現(xiàn)切削參數(shù)的優(yōu)化?;谝陨蠁栴},本文應用了模糊數(shù)學的理論與方法,利用SPSS軟件來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以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后刀面磨損量VB和切削工時t為研究目標,為科學選擇相應切削參數(shù)提供最優(yōu)方案。
由于不同的切削速度v、刀尖圓弧r、進給量f和背吃刀量ap對切削質(zhì)量均有影響,因此,要想全面考察各種要素來進行試驗的話,試驗規(guī)模會很大且難以實施。所以,本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方法,分析各因素的效應,尋求最優(yōu)水平組合。具體正交試驗設計如圖1所示,正交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1 正交試驗設計
圖2 正交試驗結果
在多因素試驗研究中,主效應就是在考察一個自變量是否會對因變量的變化發(fā)生影響的時候,不考慮其他研究變量的變化,或者說將其他變量的變化效應平均掉。換句話說,就是其他研究變量都不變化的情況下,單獨考察一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變化效應。即一個因素的水平之間的平均數(shù)差異,稱為該因素的主效應。它表示了各因素在相應水平上對綜合評價值的影響程度。本試驗的主效應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主效應分析結果
根據(jù)極差大小列出各指標下的因素主次順序,如表2所示。
表2 單指標主次及優(yōu)化表
由表1、表2可知,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從主到次依次為刀尖圓弧、進給量、背吃刀量及切削速度,優(yōu)化水平組合為:1.5 mm、60 m/min、0.1 mm/r、0.5 mm。對后刀面磨損的影響從主到次依次為進給量、背吃刀量、刀尖圓弧及切削速度,優(yōu)化水平組合為:0.5 mm、50 m/min、0.1 mm/r、0.2 mm。對切削工時的影響從主到次依次為刀尖圓弧、背吃刀量、切削速度及進給 量,優(yōu) 化 水 平 組 合 為:1.0 mm、50 m/min、0.2 mm/r、0.8 mm。由極差R值可知,對鈦合金切削過程的影響從主到次分別為:刀尖圓弧r、切削速度v、進給量f和背吃刀量ap。
由于切削過程中待考核的切削參數(shù)的四因素各有三水平值,因此兩兩因素三水平之間有許多種搭配。以刀尖圓弧r和進給量f之間的交互作用為例,由最大隸屬度原則來考慮,(1.0,0.2)和(1.5,0.1)的組合為最佳。同樣可以計算出其他因素兩兩之間的最佳組合和隸屬度。從計算值中可知,刀尖圓弧r和背吃刀量ap的交互效應最大,其次是刀尖圓弧r與進給量f,背吃刀量ap和切削速度v的影響較小。
以上三指標單獨分析出的優(yōu)化條件不一致,必須根據(jù)因素的影響主次,綜合考慮,確定最佳工藝條件。
如表3中數(shù)據(jù)所示,對于因素A(刀尖圓?。?,其對表面粗糙度影響大小排第一位,此時取A3(1.5 mm);其對切削工時影響也排第一位,取A2(1.0 mm);而其對后刀面磨損影響排第三位,為次要因素。因此,A可取A2或A3,但取A2時,切削工時比取A3減小了14.8%,而表面粗糙度增加了12%,且由后刀面磨損指標來看,取A2比A3時的后刀面磨損值低,故A因素取A2。同理可分析B取B2,C取C1,D取D3。優(yōu)化組合為A2B2C1D3,即1.0 mm、50 m/min、0.1 mm/r、0.8 mm。
表 3 A(刀尖圓弧)因素影響表
由SPSS軟件提供的分析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4個試驗因素對鈦合金切削過程的影響從主到次分別為:刀尖圓弧、切削速度、進給量和背吃刀量。(2)綜合評價最優(yōu)化的水平因素組合為:刀尖圓角半徑1.0 mm、切削速度50 m/min、進給量0.1 mm/r和背吃刀量0.8 mm。(3)通過SPSS軟件對多因素、多水平、多目標的鈦合金切削用量優(yōu)化進行研究時,用部分試驗來代替全面試驗,通過對部分試驗結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試驗的情況,能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有利于抓住影響切削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同時,減少了試驗的工作量,能較為準確和迅速地得到優(yōu)化的工藝條件,所以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1]杜金萍,王桂梅,高術振.XX-2不銹鋼切削參數(shù)模糊正交優(yōu)化[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
[2]杜金萍.模糊正交法在GCr15鋼切削用量優(yōu)化中的應用[J].軸承,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