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考生
有人說:“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們的青春也終將褪色?!比欢覅s說:“我們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臨的前一秒?!?/p>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而是生命的一種“狀態(tài)”。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輕漂亮的歲月,它是一種昂揚(yáng)熱烈的“生命狀態(tài)”。它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如愛因斯坦,即使年老,卻仍能和孩子們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讓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這樣的他,有誰會說他暮氣沉沉?又有誰能說他的青春已經(jīng)褪色?
有些人,認(rèn)為青春只是生命的階段,終將隨著年齡增大而消逝,他們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為一個名副其實(shí)的“小老兒”。
要保持青春的狀態(tài),我們需要擁有樂觀開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總會有暴風(fēng)雨的出現(xiàn)。這些可怕的暴風(fēng)雨,往往會吹落青春的風(fēng)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顆樂觀開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傘,保護(hù)著你的青春。蘇軾晚年多次被貶,但樂觀豁達(dá)的他依舊不改青春昂揚(yáng)的姿態(tài),一手美食,一手詩書,口唱大江東去。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樂觀,我們的青春才不會被風(fēng)雨侵蝕。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們學(xué)會“忘記”。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語,都會給你的青春留下一道道傷痕。所受的傷害多了,你的青春也會傷痕累累。而學(xué)會忘記,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藥”,青春之傷也會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著我們只需要熱血和激情,更須一份難得的沉穩(wěn)。只憑熱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雖然絢麗卻無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穩(wěn),我們的青春才能如太陽一般,耀眼而且永恒。
當(dāng)今社會,有多少人因挫折而過早地老成和圓滑,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的重壓而變得暮氣沉沉?如若他們能以樂觀為盾,以激情為戈,又怎會青春早逝呢?
我們的青春應(yīng)是太陽,耀眼,永恒!
評點(diǎn):姜有榮
這是一篇中規(guī)中矩的議論文,于樸素平實(shí)中盡展論證功力。一是立論睿智。作者的睿智在于“切一刀”,將“青春”切分為“階段”(客觀)和“狀態(tài)”(主觀)兩個方面,從而將一個原本纏繞的事理思辨得清清楚楚——青春不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而是生命的一種“狀態(tài)”。在匆忙答卷的考場之上,動刀還能如此機(jī)敏,難能可貴。二是剖析深入。作者擺開陣地戰(zhàn),用“要保持青春狀態(tài),必須擁有樂觀開朗的心”“要學(xué)會‘忘記”“要多一份沉穩(wěn)”等三個分論點(diǎn)將剖析向縱深穩(wěn)步推進(jìn),尤其是“學(xué)會忘記”這一論層,相當(dāng)中肯。三是論述精到。以議論帶動敘述,與觀點(diǎn)、見解緊扣、緊貼者,留之;游離、無關(guān)者,裁之。故而論述能洗練精到,不蔓不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