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銀
對比論證,是正反對比論證的簡稱,這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將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進行比較,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就會更加穩(wěn)固。教育家羅家倫《學問與智慧》一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對比論證,抓住這一點,就找到了學習本文的一把鑰匙。
本文的對比論證有兩類,一是舉例對比,一是講道理對比,兩類對比的運用各具智慧。
一、 用舉例的方法進行對比論證。
這不是簡單的“一正一反”的對比,而是“先反后正”,甚至“一反三正”的對比。
在論證學問不能離開智慧時,文章舉例對比,采用了“先反后正”的形式:先從反面舉了許多人“矻矻窮年,找不到問題的中心”的例子,再從正面連續(xù)列舉了孟德爾悟出遺傳定律、達爾文創(chuàng)立進化論、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相對論三個例子,強調了智慧的重要性。文章在列舉第二個例子后,還補充了赫胥黎愿做達爾文的“牛頭狗”這個例子,用其對第二個例子進行補充?!耙环慈钡卣撟C,甚至第二個正面例子還以例證例,有兩層論證,這都體現了作者舉例進行對比論證的智慧。
二、 用講道理的方法進行對比論證。
這不是平面展開,而是層層深入;不是就事論事,而是由此及彼地進行論證。
在論證學問不能離開智慧時,文章進行了三個層次的對比論證。請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有學問無智慧的人和書,共有三層表現,即“終身都跳不出書本的圈子”,研究問題“得不到任何的結果”,讓人“勞而無功”;有智慧的人或書,也有三層表現,即通達人情事理,研究問題能探驪得珠,能啟發(fā)心靈、開辟思想??傊恼虏捎萌龑訉Ρ?,層層深入,且論證結構也富于變化,智慧而有力地證明了“學問不能離開智慧”的分論點。
在論證智慧不能離開學問時,為了提高論證效果,除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文章還采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先從反面論證,把沒有學問的智慧比作瞬息幻滅的肥皂泡,盡管五光十色,但一觸即破。接著從正面論證,把有學問的智慧比作探照燈,可以透過云層,照射到青空的境地;又將其比作珍珠泉水,一串串不斷地從地底上涌。這樣,正反對比,有力地論證了智慧不能離開學問的分論點。用比喻的方法進行對比論證,也展現了作者論證的智慧。
文章結尾自然得出“學問與智慧是相輔為用,缺一不可”的中心論點。
本文巧妙運用對比論證,讓智慧在學問中站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