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曲芬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古代語言文學高度濃縮的精華,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更是時代的象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搞好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深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238-01
古詩詞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教學中,教師應清楚的認識到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作用,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如實的發(fā)揮出古詩詞教學的意義,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質量。以下是筆者的幾點膚淺看法: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作用
中國古詩詞博大精深,具有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是華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倍受人們喜愛。經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古詩詞教學,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審美情趣以及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起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能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生活環(huán)境以及各方面原因的限制,他們都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于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往往都是憑借外部表象去感知,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立古詩詞教學,古詩詞充分的把意境美、音韻美、哲理美融合一體,反映出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感情,詩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詩詞中,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可以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中的情感與美,使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感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2、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fā)現、發(fā)明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源泉?!?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對于小學生而言,正是這些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特別的去培養(yǎng)、提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具有文篇幅短小、簡潔等特點,學生要了解古詩詞中的意境和作者的弦外之音,就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就給學生提供了發(fā)展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古詩詞作為一個載體,去聯想、補充和創(chuàng)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對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和進一步深入,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方式以及手段也發(fā)生了許多發(fā)生改變,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響,目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依然問題重重。首先,由于教師應試教育觀念的嚴重化,考試和升學依然還是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以至于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把學生的成績提高作為標準,在教學古詩詞時,只注重背誦和記憶讓學生能夠在考試中拿到合格的分數而忽略了在這些優(yōu)秀詞句的背后,蘊含著的很多意義和內容,忽略了對于這些寶貴文學財富精神思想的分析和理解。其次,隨著現代文的加入,很多教師認為現代文教學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所以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對古詩詞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注重把握古詩詞的思想內容,更不必說對古詩詞的鑒賞了。加之教師自身對古詩詞的認識以及理解程度不夠,不能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指導,使得許多古詩詞自身的邏輯性和畫面的完整性沒被完整的顯現出來,學生很難深入理解、感悟,使得古詩詞教學的意義不能得到切實的發(fā)揮。
三、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措施
1、引導學生反復吟誦,體會古詩詞的音韻美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古詩對仗工整,平仄有律,讀起來瑯瑯上口。古詩以它特具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想要學生學好古詩詞,那么,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教會學生吟誦古詩詞,使學生掌握感情朗讀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吟誦古詩詞的時候,要注意指導學生把握詩的節(jié)奏、韻腳及合適的音調,使學生能有感情地吟誦詩詞,有效的體會古詩詞的音韻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礎上,為內容所感染與作者產生共鳴。
2、運用情境教學,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
每一首古詩詞,都是詩人、作詞者在特殊時代、特殊環(huán)境的感悟,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教學古詩詞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有感情的吟誦后,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去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引入境,使學生有效的感受詩中的意境美。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作者及背景:介紹作者生活的特定時代、特定環(huán)境,把握作者作詩時的特殊心情,去讀詩去想象。運用直觀法創(chuàng)設情境:在古詩教學中往往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實景實物進行觀賞,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和音樂等輔助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拉近學生與詩詞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切實的感悟詩之述,詩之意,詩之美。
3、課外拓展,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只是給我們列舉出了一些經典的古詩。課堂的教學,給學生打下了學習、認識、品味古詩詞的基礎,教學中,教師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的課外拓展,積極的引導學生去認識、去學習、去感悟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豐富學生的認知,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搞好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需要,是教師教學的需要,更是我國燦爛文化有效傳承、發(fā)展的需要。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使學生在有效的教育中提高認識,培養(yǎng)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紅衛(wèi).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學周刊,2011
[2] 黃吉鴻.小學古詩詞誦讀創(chuàng)新策略[J].教育科研論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