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雄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首要任務。處于育人前沿陣地的小學,加強和推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應注重十個結合。
1.與學習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道德精華,又體現(xiàn)時代精神和要求。由此,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習之中。通過集中學習、集中研討、講座、專題報告、知名學者講學等多種途徑和形式的學習,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并成為廣大師生的主導意識和精神支柱,成為凝聚人心的強大精神力量,促使師生自覺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態(tài)度。
2.與師德建設結合。師德教育是一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長期有效的重要措施。學校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師德教育的全過程,加強對廣大教師的理想信念、法律紀律教育、優(yōu)良傳統(tǒng)和職業(yè)道德教育,著力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道德水平和教書育人意識??赏ㄟ^分析國際國內的政治、經(jīng)濟、教育等形勢,增強教師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增強師德修養(yǎng)內動力;通過模范教師介紹、師德建設論壇、學生及家長意見反饋等,讓教職工全面了解學校師德建設現(xiàn)狀,反思教育教學行為,爭做師德師風建設模范。
3.與特色建設結合。學校價值觀是學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價值觀的理解和表述,彰顯著學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學校價值觀建設應堅持共性和個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在體現(xiàn)學校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重要過程和重要方式的同時,凸顯學校自身的個性特色。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生命特性和促進人的生命成長是學校價值觀的共性標準,而學校價值觀既是學校精神和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標志,又要有個性,學校應大膽、鮮明地凸顯自己的特色。一旦學校價值觀得以確立,就應將其表達出來,使之成為師生員工耳熟能詳且深入內心的重要價值標準,變成學校一切教育活動的行為指導和規(guī)范。
4.與學科教學結合。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個體知識和經(jīng)驗的長期積累。小學要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系統(tǒng)、分層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品德課程成為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渠道。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各門學科的教學之中。因為不管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學科,教學都具有一定的價值教育潛能。語文學科,學生通過閱讀、表演、復述等方式,形成文化認同和民族意識;音樂、體育、美術學科,學生通過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技巧,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科學課程,學生通過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知識的學習、探究,初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提高科學素質,形成自由、平等、民主、和諧的價值觀。
5.與文化活動結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濃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引領下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健全學生人格,增強美德的育人功能。學校應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校園文化活動??沙志瞄_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和節(jié)糧、節(jié)水、節(jié)電專題教育活動;可利用好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和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利用入學畢業(yè)、入隊離隊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傳統(tǒng)、禮節(jié)禮儀等教育;可舉辦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體育節(jié)、讀書節(jié)。通過學生喜聞樂見、參與性強的文化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易于學生接受。
6.與社會實踐結合。社會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動形式。學??赏ㄟ^開展內容豐富、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理解。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校內勞動,組織開展共植一片綠、廢物變寶科技小發(fā)明、爭做文明創(chuàng)建志愿者等愛心公益活動、益德益智的科研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動,通過社團和隊報建設,增強實踐活動潛移默化的熏陶培育作用。還可通過開展觀看愛國影片、參觀革命教育基地、社區(qū)義務勞動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讓學生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7.與校園網(wǎng)絡結合。校園網(wǎng)絡的生動性、趣味性、靈活性和快捷性,有著特殊的育人功能。學校應充分發(fā)揮校園網(wǎng)絡的引導作用,通過開設輔導員、班主任、品德課教師博客和校務微博微信、班級微博微信,爭取、支持教育專家、教學名師、優(yōu)秀導師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網(wǎng)絡。通過加強校園網(wǎng)站的管理,規(guī)范上網(wǎng)內容,教育師生自覺遵守有關法律法規(guī),文明上網(wǎng),依法上網(wǎng),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網(wǎng)絡文化環(huán)境。
8.與校本課程結合。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要以學校為課程開發(fā)主體,依據(jù)學校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學生的需求,充分滿足學生獨特性和差異性,開發(fā)學生個性特長。學校要結合國情、區(qū)域情、校情的實際,開發(fā)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校本課程。如文明與禮儀、生活與安全等校本課程,讓學生成長快樂。
9.與家庭教育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先進的、積極的價值觀,讓家長了解并踐行,將正能量傳遞下去,是教育的重要方法。學校要辦好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并積極運用新聞媒體和互聯(lián)網(wǎng),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家庭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首要的、基礎的、最重要的路徑選擇,學校要引導父母潛移默化地對孩子在情感上以熏陶、引導,通過言傳身教,使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0.與社區(qū)教育結合。學校要結合社區(qū)共建活動的開展,積極營造學校、社會共同開展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氛圍。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藝術團等各類文學藝術團體的作用,積極參與社區(qū)的各種文化演出和相關的文化活動,推進高雅文化進社區(qū),為社區(qū)群眾提供高雅的文化食糧和精神營養(yǎng)。要積極向社會適當開放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館及其相應的文化設施,廣泛宣傳社會文化發(fā)展的主旋律,提高大眾的文化選擇品味。要結合社區(qū)開展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結合社區(qū)文明家庭評選、扶貧濟困、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婦女兒童活動,培養(yǎng)知禮儀、相互關愛的好品質,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氣。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思想道德領域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對人生觀和價值觀可塑性較強的小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教育,小學要認真做好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
(責任編輯 尹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