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江蘇南京 211103)
圖1
試題.如圖1所示,把一個平行板電容器接在電壓為U的電源上,待充電完畢后斷開S,若此時在兩平行板間插入厚為d'(d'<d)的金屬板,則下列關于兩極板間的電勢差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 (B)不變. (C)減小. (D)無法確定.
解析:電容器充電完畢后斷開S,則極板的電荷量Q不發(fā)生變化,故可由電容的定義式C=Q/U知,只要判斷出電容C的變化便可推知極板間電勢差的變化情況.
錯解:在兩平行板間插入金屬板后,電容器可以看成兩個電容器串聯(lián)而成.由于串聯(lián)后的總電容減小,所以由C=Q/U可知,電勢差U增大,故選(A).
若有n個電容器串聯(lián)后外加電壓為U如圖2所示,則
圖2
而電荷量為
由(1)式可見,串聯(lián)后總電容小于其中任何一個電容器的電容.
圖3
而(d1+d2)=d-d'=d有效,對此“有效距離”可以做這樣的理解:對插入金屬板后的電容器而言,在兩極板間只有d1和d2的空間存在電場,也只有在存在電場的空間電勢才會降低,故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表達式中的d是指代的是極板間存在電場的空間的距離.
圖4
相關試題:如圖4所示,平行板電容器 A、D與電源相連,在 A、D板間平行插入兩塊與A、D正對,面積相等且不計厚度的金屬板B、C板,在AB、BC、CD間各有一個帶正電,質(zhì)量分別為 m1、m2、m3的微粒,原先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用導線將BC極板連接,則
(A)m1靜止.
(B)m2自由落體.
(C)m3向上勻加速運動.
(D)m3靜止.
解析:帶電微粒處于靜止狀態(tài),說明所受重力與電場力平衡.若將B、C兩板用導線相連,則金屬板B、C將構成等勢體,B、C間形成等勢區(qū),電場強度為0,則微粒m2自由落體.而此時電容器極板A、D間的電壓不變,但極板間的“有效距離”減小(有效距離為AB間距離與CD間距離之和),故AB、CD間的電場強度增大,則微粒m1、m3均向上勻加速運動.答案為選項(B)、(C).
回歸文前的試題,由(2)式可知,因d有效=d1+d2<d,所以電容C變大,再根據(jù)C=Q/U知Q不變時U減小,故選(C).“錯解”的問題在哪呢?
從(1)式形成的結論可知,串聯(lián)后總電容小于其中任何一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此題而言,等效處理之后,我們需要比較的并不是“串聯(lián)后的總電容”與“被串聯(lián)的電容”之間的大小關系,而是“插入金屬板前的電容”和“插入金屬板之后的電容”之間的關系.如果誤用(1)式的結論去判斷此題背景下的電容變化貌似“順理成章”的,實則“張冠李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