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國
日記,是一種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悟以及自己的言行簡明地記錄下來的文字形式。日記是學生生活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的反映,它融合了一個學生語言積累、思維品質、審美情趣、情感熏陶、學習習慣等多方面意志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不斷發(fā)展著的生活,如何在豐富多彩的生命中留下軌跡,如何在學生的學習中打上不滅的印記呢?我認為狠抓日記教學,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就是學生走向生活、記錄生活、走進社會、提高生活能力的一條捷徑。
一、興趣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睂W生一旦感受到“日記是最真誠的朋友”,便會對日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寫,在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增強信心,并會樂此不疲。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他們寫自己想寫的,樂意怎么寫就怎么寫,讓學生敢于自由表達。對于學生的日記,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只要其中有一點可取之處,老師就要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盡量給予肯定性的評價,培養(yǎng)自信心,激發(fā)寫作興趣。
二、提高觀察能力,積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社會是一座巨大無比的熔爐,自然是一個五彩紛呈的世界。在日記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觀察自然,鼓勵學生積極投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日記是一種“詩外功夫”,它可以把學生平時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于是隨著那一頁頁日記的翻過,他們的思想感情豐富了,他們懂得如何認識自己,懂得如何理解別人,并由此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也因此積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到用時,他們自然便會感到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了。
三、體驗道德情感,促進德育教育
語文學科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僅僅只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從教師對學生日記的批改中,也可以見其德育教育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時會感到“心安理得、無限欣慰”,有時會感到“自責悔恨、慚愧不安”,對別人的行為有時會感到“欽慕贊賞”,有時則感到“厭惡憤慨”,這都是道德情感的體現(xiàn),而這種體現(xiàn)又常顯示于學生的日記中。日記成為一種自我傾吐活動的形式,他們在日記里透露出自己的內心秘密,并進行自我分析,表達自我修養(yǎng)、自我提高的愿望和要求,于是日記便成為學生思想認識的“反光鏡”和情緒變化的“晴雨表”。據(jù)此,語文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yǎng)。
四、關注身心成長,增進師生情誼
日記對于中學生來講是一個五彩繽紛的自我世界,它記載了每個學生身心成長的過程,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其中高興也好、悲傷也好、得意也好、失落也好,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情真意切。教師可以從這五光十色的窗口中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傾聽學生心靈的呼喚?!案腥诵恼?,莫先乎情?!备鶕?jù)中學生求學情感傾向性的心理特點,語文教師在進行日記教學時,要真正做到投入時間和感情,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聯(lián)結情誼的橋梁,溝通師生間的感情。當一個學生敢于把自己的心里話訴諸語文老師時,那么,他對于語文課的學習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無比的激情。
小日記,好文章,大智慧,日記正是以它在語文學科里所具有的情感功能,在今后的中學語文教學中,不但會越來越發(fā)揮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將有助于把作文教學以及整個語文教學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
(作者單位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崇文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