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ICU燒傷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針對性護理研究

      2014-10-21 23:05:13曹蓓
      今日健康 2014年5期
      關鍵詞:心理護理

      曹蓓

      【摘 要】 目的 探究ICU燒傷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對其進行針對性護理臨床價值的研究,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方法 選自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大面積燒傷患者100例,對全部患者進行心理特征分析,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置管術,患者都能迅速平穩(wěn)地渡過休克期。通過對ICU燒傷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心理變化特點, 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下降,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 0. 05) 。結論 燒傷患者在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的同時,做好心理干預,對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燒傷患者 心理 護理 ICU

      【中圖分類號】 R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160(2014)05-0034-02

      燒傷引起的機體循環(huán)、免疫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等方面的生理功能變化深受醫(yī)務工作者的關注,對此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燒傷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和精神異常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嚴重燒傷后造成的容貌毀損、疤痕增生、四肢功能障礙等使重度燒傷患者的心理問題可以持續(xù)很長時間甚至相伴終生,從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而且燒傷在意外事故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不論在戰(zhàn)時或平時均為常見創(chuàng)傷,據美國燒傷情報調查局統(tǒng)計,其發(fā)生率約為1%。燒傷作為一個應激原,可引起機體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甚至可導致精神障礙的發(fā)生。我院在對收治的大面積燒傷患者進行認真分析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干預,使患者獲得最佳的身心康復,有滿意的臨床效果?,F將其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燒傷患者,均成功渡過休克期,男62例,女38例,年齡25~73 歲;燒傷原因:硝火燒傷16例,瓦斯燒傷19例,熱水泥燒傷9例,電傷14例,開水燙傷30例,鞭炮炸傷12例;面積:90%以上45例,70%~80%36例,50%~60%19例。將10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6.8±8.7歲,治療組50例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33.5±6.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高度可比性,入選患者依從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的協(xié)議,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置管術,患者都能迅速平穩(wěn)地渡過休克期,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對于焦慮較為嚴重的患者采用認知療法,對于緊張性焦慮的患者采用放松訓練和音樂療法; 應用森田心理療法理論-順應人生學,對有強迫思維、焦慮、嚴重抑郁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分析事故前后心理過程,鼓勵患者接受外觀改變的事實并維持正向身體心向。對于緊張、絕望并有輕生念頭的患者,醫(yī)務人員使用支持療法,根據掌握的患者的資料向患者進行分析,結合解釋、安慰、鼓勵、保證、暗示等方法使患者改變對挫折的看法做生活的強者。對于緊張應激的患者,應使用生物反饋療法,借助于生物反饋儀進行放松訓練 讓患者回憶放松的體會和總結經驗,學會在脫離儀器的條件下也能放松。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做問答。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焦慮、抑郁、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療程結束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傷勢都較為穩(wěn)定,兩組患者的心理評估分數存在差異,觀察組的焦慮評分和憂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生活質量上觀察組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危重燒傷患者由于病情嚴重及愈合后常形成瘢痕、畸形,甚至毀容、殘疾使其處于程度不一的心理應激狀態(tài),出現各種心理問題。一個健康的人在瞬間受到如此大的傷害,會經歷恐懼、憤怒、煩躁、痛苦、悲傷等心理階段,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患者情緒通常不穩(wěn)定,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這時特別需要護士對患者的細心觀察和呵護,及時處理各種不同時期出現的心理問題,以保證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燒傷治療成功與否,與患者精神狀態(tài)有著密切的關系。本著以人為本的醫(yī)療護理模式,醫(yī)護人員應具有嫻熟的醫(yī)療技術,無私奉獻的愛心,強烈的責任心,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通過深入、細致、周到的心理干預去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目前施用于燒傷患者的心理干預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是:通過積極主動的心理干預和健康疏導,以“先走一步”的態(tài)度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掌握心理變化趨勢,預測心理變化動向,幫助患者快速解決心理障礙。樹立燒傷治療新理念,將心理康復貫穿燒傷治療的全過程,針對燒傷患者不同時期的心態(tài),適時地做好心理康復,是保證其他康復治療順利實施的基礎??傊?,心理干預在燒傷治療中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及越來越普遍的應用,這就為提高心理干預在燒傷患者身心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幫助患者盡快走出燒傷所帶來的心理陰影帶來了良好的發(fā)展前景[3]。

      燒傷后患者心理障礙經歷5個階段:即飛來橫禍引起震驚的休克期,不敢和不愿相信的否定期,認識到殘疾無可避免而引起的憤怒期,消極悲觀、痛不欲生的悲痛期,開始能面對現實、鼓起重新生活勇氣的承受期。休克期通常較早出現,可持續(xù)數分鐘甚至幾天,否定期可持續(xù)數天或數周,承受期患者病情較嚴重者,對醫(yī)務人員或家人產生較強的依賴。中后期則沉浸在因燒傷引起的明顯的外觀改變所致的心境障礙中,尤其是面頸部燒傷引起皮膚色澤改變,瘢痕增生甚至毀容,會導致患者孤獨和羞愧感,打擊患者的自信心,產生嚴重的精神心理障礙,如羞于見人、自怨自艾,伴隨著絕望與自卑感的增強,部分患者會出現極端的情況,例如產生厭世、輕生等想法及行為[4]。大面積燒傷對于患者來說是一種應激源,如燒傷的痛苦和恐懼體驗、治療過程中的疼痛刺激、瘢痕攣縮痛癢及其引起的睡眠和功能障礙、生活自理能力喪失、高額的治療費用與對未來生活及回歸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擔優(yōu)等,可導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出現劇烈的應激反應,心理上產生強烈的失落和不適應感,進而影響治療與康復效果。因此,在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應加強心理護理與干預,重視與患者的溝通,制定完善的個性化干預方案; 應在臨床治療、功能訓練的同時,積極實施心理干預措施。首先要提高患者的日?;A生活水平,然后提高其精神文化和環(huán)境狀況,讓患者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切實提高。由于支持性心理干預治療具有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等優(yōu)點,可作為臨床心理護理工作的最佳選擇。如果說成功的燒傷搶救治療措施提高了生存率,延長了患者生命, 那么探索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在幫助和改進燒傷患者身心痊愈方面將具有積極意義。建立燒傷后患者心理和健康教育治療模式是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采取有針對性的有效護理, 患者能調整好心態(tài), 消除焦慮、恐懼、緊張的不良心理, 正確對待疾病, 面對現實, 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張靈,汪道新,王峰,王麗妮. 重度燒傷后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對策[J]. 現代臨床護理,2010,9(4):5-6.

      [2]付滿勤. 大面積燒傷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10:65-66.

      [3]孫秀鋒,梁自乾,黎洪棉. 危重燒傷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其干預措施[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147-149

      [4]鄧愛文,魏東,冉春風,鄧建楊. 燒傷患者的心理障礙[J]. 中國臨床康復,2005,9(16):130-133.endprint

      【摘 要】 目的 探究ICU燒傷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對其進行針對性護理臨床價值的研究,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方法 選自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大面積燒傷患者100例,對全部患者進行心理特征分析,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置管術,患者都能迅速平穩(wěn)地渡過休克期。通過對ICU燒傷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心理變化特點, 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下降,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 0. 05) 。結論 燒傷患者在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的同時,做好心理干預,對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燒傷患者 心理 護理 ICU

      【中圖分類號】 R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160(2014)05-0034-02

      燒傷引起的機體循環(huán)、免疫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等方面的生理功能變化深受醫(yī)務工作者的關注,對此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燒傷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和精神異常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嚴重燒傷后造成的容貌毀損、疤痕增生、四肢功能障礙等使重度燒傷患者的心理問題可以持續(xù)很長時間甚至相伴終生,從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而且燒傷在意外事故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不論在戰(zhàn)時或平時均為常見創(chuàng)傷,據美國燒傷情報調查局統(tǒng)計,其發(fā)生率約為1%。燒傷作為一個應激原,可引起機體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甚至可導致精神障礙的發(fā)生。我院在對收治的大面積燒傷患者進行認真分析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干預,使患者獲得最佳的身心康復,有滿意的臨床效果?,F將其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燒傷患者,均成功渡過休克期,男62例,女38例,年齡25~73 歲;燒傷原因:硝火燒傷16例,瓦斯燒傷19例,熱水泥燒傷9例,電傷14例,開水燙傷30例,鞭炮炸傷12例;面積:90%以上45例,70%~80%36例,50%~60%19例。將10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6.8±8.7歲,治療組50例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33.5±6.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高度可比性,入選患者依從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的協(xié)議,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置管術,患者都能迅速平穩(wěn)地渡過休克期,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對于焦慮較為嚴重的患者采用認知療法,對于緊張性焦慮的患者采用放松訓練和音樂療法; 應用森田心理療法理論-順應人生學,對有強迫思維、焦慮、嚴重抑郁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分析事故前后心理過程,鼓勵患者接受外觀改變的事實并維持正向身體心向。對于緊張、絕望并有輕生念頭的患者,醫(yī)務人員使用支持療法,根據掌握的患者的資料向患者進行分析,結合解釋、安慰、鼓勵、保證、暗示等方法使患者改變對挫折的看法做生活的強者。對于緊張應激的患者,應使用生物反饋療法,借助于生物反饋儀進行放松訓練 讓患者回憶放松的體會和總結經驗,學會在脫離儀器的條件下也能放松。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做問答。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焦慮、抑郁、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療程結束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傷勢都較為穩(wěn)定,兩組患者的心理評估分數存在差異,觀察組的焦慮評分和憂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生活質量上觀察組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危重燒傷患者由于病情嚴重及愈合后常形成瘢痕、畸形,甚至毀容、殘疾使其處于程度不一的心理應激狀態(tài),出現各種心理問題。一個健康的人在瞬間受到如此大的傷害,會經歷恐懼、憤怒、煩躁、痛苦、悲傷等心理階段,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患者情緒通常不穩(wěn)定,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這時特別需要護士對患者的細心觀察和呵護,及時處理各種不同時期出現的心理問題,以保證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燒傷治療成功與否,與患者精神狀態(tài)有著密切的關系。本著以人為本的醫(yī)療護理模式,醫(yī)護人員應具有嫻熟的醫(yī)療技術,無私奉獻的愛心,強烈的責任心,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通過深入、細致、周到的心理干預去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目前施用于燒傷患者的心理干預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是:通過積極主動的心理干預和健康疏導,以“先走一步”的態(tài)度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掌握心理變化趨勢,預測心理變化動向,幫助患者快速解決心理障礙。樹立燒傷治療新理念,將心理康復貫穿燒傷治療的全過程,針對燒傷患者不同時期的心態(tài),適時地做好心理康復,是保證其他康復治療順利實施的基礎??傊?,心理干預在燒傷治療中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及越來越普遍的應用,這就為提高心理干預在燒傷患者身心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幫助患者盡快走出燒傷所帶來的心理陰影帶來了良好的發(fā)展前景[3]。

      燒傷后患者心理障礙經歷5個階段:即飛來橫禍引起震驚的休克期,不敢和不愿相信的否定期,認識到殘疾無可避免而引起的憤怒期,消極悲觀、痛不欲生的悲痛期,開始能面對現實、鼓起重新生活勇氣的承受期。休克期通常較早出現,可持續(xù)數分鐘甚至幾天,否定期可持續(xù)數天或數周,承受期患者病情較嚴重者,對醫(yī)務人員或家人產生較強的依賴。中后期則沉浸在因燒傷引起的明顯的外觀改變所致的心境障礙中,尤其是面頸部燒傷引起皮膚色澤改變,瘢痕增生甚至毀容,會導致患者孤獨和羞愧感,打擊患者的自信心,產生嚴重的精神心理障礙,如羞于見人、自怨自艾,伴隨著絕望與自卑感的增強,部分患者會出現極端的情況,例如產生厭世、輕生等想法及行為[4]。大面積燒傷對于患者來說是一種應激源,如燒傷的痛苦和恐懼體驗、治療過程中的疼痛刺激、瘢痕攣縮痛癢及其引起的睡眠和功能障礙、生活自理能力喪失、高額的治療費用與對未來生活及回歸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擔優(yōu)等,可導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出現劇烈的應激反應,心理上產生強烈的失落和不適應感,進而影響治療與康復效果。因此,在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應加強心理護理與干預,重視與患者的溝通,制定完善的個性化干預方案; 應在臨床治療、功能訓練的同時,積極實施心理干預措施。首先要提高患者的日?;A生活水平,然后提高其精神文化和環(huán)境狀況,讓患者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切實提高。由于支持性心理干預治療具有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等優(yōu)點,可作為臨床心理護理工作的最佳選擇。如果說成功的燒傷搶救治療措施提高了生存率,延長了患者生命, 那么探索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在幫助和改進燒傷患者身心痊愈方面將具有積極意義。建立燒傷后患者心理和健康教育治療模式是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采取有針對性的有效護理, 患者能調整好心態(tài), 消除焦慮、恐懼、緊張的不良心理, 正確對待疾病, 面對現實, 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張靈,汪道新,王峰,王麗妮. 重度燒傷后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對策[J]. 現代臨床護理,2010,9(4):5-6.

      [2]付滿勤. 大面積燒傷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10:65-66.

      [3]孫秀鋒,梁自乾,黎洪棉. 危重燒傷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其干預措施[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147-149

      [4]鄧愛文,魏東,冉春風,鄧建楊. 燒傷患者的心理障礙[J]. 中國臨床康復,2005,9(16):130-133.endprint

      【摘 要】 目的 探究ICU燒傷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對其進行針對性護理臨床價值的研究,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方法 選自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大面積燒傷患者100例,對全部患者進行心理特征分析,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置管術,患者都能迅速平穩(wěn)地渡過休克期。通過對ICU燒傷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心理變化特點, 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下降,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 0. 05) 。結論 燒傷患者在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的同時,做好心理干預,對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燒傷患者 心理 護理 ICU

      【中圖分類號】 R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160(2014)05-0034-02

      燒傷引起的機體循環(huán)、免疫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等方面的生理功能變化深受醫(yī)務工作者的關注,對此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燒傷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和精神異常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嚴重燒傷后造成的容貌毀損、疤痕增生、四肢功能障礙等使重度燒傷患者的心理問題可以持續(xù)很長時間甚至相伴終生,從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而且燒傷在意外事故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不論在戰(zhàn)時或平時均為常見創(chuàng)傷,據美國燒傷情報調查局統(tǒng)計,其發(fā)生率約為1%。燒傷作為一個應激原,可引起機體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甚至可導致精神障礙的發(fā)生。我院在對收治的大面積燒傷患者進行認真分析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干預,使患者獲得最佳的身心康復,有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其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燒傷患者,均成功渡過休克期,男62例,女38例,年齡25~73 歲;燒傷原因:硝火燒傷16例,瓦斯燒傷19例,熱水泥燒傷9例,電傷14例,開水燙傷30例,鞭炮炸傷12例;面積:90%以上45例,70%~80%36例,50%~60%19例。將10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6.8±8.7歲,治療組50例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33.5±6.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高度可比性,入選患者依從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的協(xié)議,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置管術,患者都能迅速平穩(wěn)地渡過休克期,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對于焦慮較為嚴重的患者采用認知療法,對于緊張性焦慮的患者采用放松訓練和音樂療法; 應用森田心理療法理論-順應人生學,對有強迫思維、焦慮、嚴重抑郁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分析事故前后心理過程,鼓勵患者接受外觀改變的事實并維持正向身體心向。對于緊張、絕望并有輕生念頭的患者,醫(yī)務人員使用支持療法,根據掌握的患者的資料向患者進行分析,結合解釋、安慰、鼓勵、保證、暗示等方法使患者改變對挫折的看法做生活的強者。對于緊張應激的患者,應使用生物反饋療法,借助于生物反饋儀進行放松訓練 讓患者回憶放松的體會和總結經驗,學會在脫離儀器的條件下也能放松。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做問答。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焦慮、抑郁、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療程結束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傷勢都較為穩(wěn)定,兩組患者的心理評估分數存在差異,觀察組的焦慮評分和憂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生活質量上觀察組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危重燒傷患者由于病情嚴重及愈合后常形成瘢痕、畸形,甚至毀容、殘疾使其處于程度不一的心理應激狀態(tài),出現各種心理問題。一個健康的人在瞬間受到如此大的傷害,會經歷恐懼、憤怒、煩躁、痛苦、悲傷等心理階段,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患者情緒通常不穩(wěn)定,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2]。這時特別需要護士對患者的細心觀察和呵護,及時處理各種不同時期出現的心理問題,以保證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燒傷治療成功與否,與患者精神狀態(tài)有著密切的關系。本著以人為本的醫(yī)療護理模式,醫(yī)護人員應具有嫻熟的醫(yī)療技術,無私奉獻的愛心,強烈的責任心,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通過深入、細致、周到的心理干預去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目前施用于燒傷患者的心理干預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是:通過積極主動的心理干預和健康疏導,以“先走一步”的態(tài)度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掌握心理變化趨勢,預測心理變化動向,幫助患者快速解決心理障礙。樹立燒傷治療新理念,將心理康復貫穿燒傷治療的全過程,針對燒傷患者不同時期的心態(tài),適時地做好心理康復,是保證其他康復治療順利實施的基礎??傊?,心理干預在燒傷治療中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及越來越普遍的應用,這就為提高心理干預在燒傷患者身心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幫助患者盡快走出燒傷所帶來的心理陰影帶來了良好的發(fā)展前景[3]。

      燒傷后患者心理障礙經歷5個階段:即飛來橫禍引起震驚的休克期,不敢和不愿相信的否定期,認識到殘疾無可避免而引起的憤怒期,消極悲觀、痛不欲生的悲痛期,開始能面對現實、鼓起重新生活勇氣的承受期。休克期通常較早出現,可持續(xù)數分鐘甚至幾天,否定期可持續(xù)數天或數周,承受期患者病情較嚴重者,對醫(yī)務人員或家人產生較強的依賴。中后期則沉浸在因燒傷引起的明顯的外觀改變所致的心境障礙中,尤其是面頸部燒傷引起皮膚色澤改變,瘢痕增生甚至毀容,會導致患者孤獨和羞愧感,打擊患者的自信心,產生嚴重的精神心理障礙,如羞于見人、自怨自艾,伴隨著絕望與自卑感的增強,部分患者會出現極端的情況,例如產生厭世、輕生等想法及行為[4]。大面積燒傷對于患者來說是一種應激源,如燒傷的痛苦和恐懼體驗、治療過程中的疼痛刺激、瘢痕攣縮痛癢及其引起的睡眠和功能障礙、生活自理能力喪失、高額的治療費用與對未來生活及回歸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擔優(yōu)等,可導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出現劇烈的應激反應,心理上產生強烈的失落和不適應感,進而影響治療與康復效果。因此,在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應加強心理護理與干預,重視與患者的溝通,制定完善的個性化干預方案; 應在臨床治療、功能訓練的同時,積極實施心理干預措施。首先要提高患者的日?;A生活水平,然后提高其精神文化和環(huán)境狀況,讓患者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切實提高。由于支持性心理干預治療具有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等優(yōu)點,可作為臨床心理護理工作的最佳選擇。如果說成功的燒傷搶救治療措施提高了生存率,延長了患者生命, 那么探索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在幫助和改進燒傷患者身心痊愈方面將具有積極意義。建立燒傷后患者心理和健康教育治療模式是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采取有針對性的有效護理, 患者能調整好心態(tài), 消除焦慮、恐懼、緊張的不良心理, 正確對待疾病, 面對現實, 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張靈,汪道新,王峰,王麗妮. 重度燒傷后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對策[J]. 現代臨床護理,2010,9(4):5-6.

      [2]付滿勤. 大面積燒傷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10:65-66.

      [3]孫秀鋒,梁自乾,黎洪棉. 危重燒傷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其干預措施[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147-149

      [4]鄧愛文,魏東,冉春風,鄧建楊. 燒傷患者的心理障礙[J]. 中國臨床康復,2005,9(16):130-133.endprint

      猜你喜歡
      心理護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醫(y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台江县| 南涧| 吴忠市| 分宜县| 蒙阴县| 六安市| 常熟市| 军事| 贵州省| 澜沧| 托克托县| 颍上县| 朔州市| 洪洞县| 汪清县| 宜阳县| 迁安市| 德清县| 海阳市| 大关县| 永修县| 浙江省| 新津县| 库车县| 宁晋县| 丰台区| 合作市| 南宫市| 扎兰屯市| 贵州省| 郎溪县| 岚皋县| 娄底市| 武汉市| 封丘县| 奉节县| 循化| 永川市| 浦北县| 新田县|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