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我國性別平等的法律保障

      2014-10-21 20:00:31盧升鴻
      法制與社會 2014年36期
      關鍵詞:性別平等法律規(guī)范公益訴訟

      摘 要 平等是法的重要價值之一,而性別平等是平等的應有之義。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從法律上賦予了女性與男性平等的地位,這極大地提升了婦女的法律地位,但性別平等理想的最終實現,依舊任重道遠。在爭取性別平等的進程中,需要綜合發(fā)揮多方因素尤其是法律的作用,因此我們要積極尋求促進性別平等的法律對策。

      關鍵詞 性別平等 權利 法律規(guī)范 公益訴訟 社會性別分析方法

      作者簡介:盧升鴻,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2012級,經濟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4)12-291-02

      社會性別平等的含義在于:不論男女,所有人都能在不受各種成見、歧視以及嚴格的社會性別角色分工觀念的限制下,自由地發(fā)展個人能力和自由地做出行為選擇。男女不同的行為、期望和需求均可得到同等地評價、考慮、和照顧。性別平等并不抹殺個體之間的差異,而是在尊重男女生理差異性的基礎上對現有社會上的機會、人格、權力、結果等方面追求一致性和同等待遇。

      一、 實現性別平等的意義

      (一) 性別平等對法的價值意義

      法律平等就是“凡是法律視為相同的人,都應當以法律所確定的方式來對待。”所以男女之間只應有角色分工,不該有地位差別。平等在法的價值體系中具有必不可少的意義,平等是自由的前提條件、是人權的重要部分、是正義的基本內涵,平等與法的其他價值交織在一起并具有相對獨立性。平等的價值意義不能為其他任何價值準則所取代。平等是法的重要價值之一,而性別平等是平等的應有之義。探求法律的價值意義就是在尋找法律最真實的生命,而法律的生命力來自于對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的促進作用,所以無論是為了弘揚法的價值,還是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都必然要求實現性別平等。

      (二)人權的訴求

      人權最主要的內容就是人格或身份上的平等,以及享有所在社會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物質待遇。法律要扶弱抑強,防止強者利用所掌控的社會資源欺壓弱者,侵犯其做人的權利。況且,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局部性的,不是總體性的。正如霍布斯所說,“自然使人在身心兩個方面的能力都非常相等”,他們在有知和無知上差不多。既然如此,人與人之間在享有權利上也應平等。女性作為半邊天,理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女權不容侵犯。

      (三)權益的均衡

      現代法律應當以權利為本位,這意味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一,男女社會成員皆為法律上平等的權利主體,不能因為性別不同而使女性被剝奪權利主體的資格,在基本權利的分配上不得歧視,或在基本義務的分配上被任意加重。第二,在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范圍內,法律設定義務的目的在于保障權利的實現,權利是義務存在的依據和意義。女性履行義務,是以享受一定的權利為前提和基礎的。第三,確定權利主體在行使其權利的過程中受法律限制的目的在于保證對其他主體的權利給以應有的同樣的承認、尊重和保護,以創(chuàng)造一個盡可能使所有主體的權利都得以實現的自由、公平而且安全的法律秩序。男性在享受法律所賦予的權利的同時,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尊重和保護女性平等的權利。

      (四)現實的需求

      2011年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度會議的一項主題:促進性別平等,有助于實現全球減貧與發(fā)展。世界銀行《2012年世界發(fā)展報告:性別平等與發(fā)展》報告指出,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具備經濟學意義。報告稱,那些為女性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的國家和地區(qū),其生產力和經濟發(fā)展狀況也相對更好。消除某些行業(yè)的女性從業(yè)壁壘,可將男女之間的生產力差距減小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一些國家的人均產出可提高3%到25%。中國社會科學院唐燦分析認為,中國的家庭問題已經不再是私人領域的問題,而是越來越多地溢出家庭范疇,開始對公共領域、對社會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

      二、我國性別平等的現狀分析

      (一)政治權利

      研究表明,一個群體代表的人數只有在決策層中達到30%以上,才有可能對公共政策產生實際影響力。我國目前政府決策層的女性領導占比非常小,大多身居副職,且男性占據著權力更大、資金雄厚的部門。這導致女性在權力決策體系中地位日益被邊緣化,如此,性別失衡在政治領域將一直存在,進而導致要通過立法實現男女平等變得非常困難。正如女權主義者麥金儂所批判的“真正的差別在于,男人擁有權力,而女人沒有”。

      (二)經濟權利

      就業(yè)權利是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但是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中明確要求男性員工的規(guī)定屢見不鮮。受傳統(tǒng)社會觀念的影響,部分用人單位甚至整個社會過分夸大生育、養(yǎng)育、更年期等問題對女性的影響,以至于對女性的價值和能力認識存在偏差;另外,由于關于女性權利保障的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緩慢,加大了女性就業(yè)的機會成本,這也導致女性實現平等就業(yè)權利的障礙。

      此外,財產權利是自我保存的自然權利的必然延伸與必然結果,并作為生命權的工具而成為人為自我保全而要求一切權利的前提。家庭婦女也應獲得相應的報酬,這是對她們辛勤勞動最基本的肯定和尊重。但是由于生育與撫養(yǎng)家務勞動的價值被長期虛化,女性缺乏自己應有的財產權利,注定了女性在經濟上與人格上從屬于男人的命運。

      (三)人身權利

      婦女生命健康權,是婦女最重要、最基本的人權,婦女生命健康權得到保障,是女性參與社會發(fā)展的必要的前提條件。雖然有關法律中關于婦女生命健康權的規(guī)定比較全面,但是現實生活中侵害婦女生命健康的行為時有發(fā)生,婦女的生命健康權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如拐賣婦女的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止,家庭暴力、性騷擾嚴重侵害婦女的生理、心理健康,農村婦女的衛(wèi)生保健、醫(yī)療制度、生育保險等也不容樂觀。以上問題的解決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與配合才有希望給予比較有效的解決。

      (四)婚姻家庭權利

      從總體上看,我國婦女擁有的婚姻家庭權利對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真正實現性別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痘橐龇ā逢P于婦女權益保障的條款比較模糊,大多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鮮少有具體的實施措施,因此婦女在權益受到侵害之后很難通過法律尋求保障,例如,關于家庭暴力的規(guī)定,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的,只有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才會介入,且僅僅是行政處罰。這種做法由于施暴人的違法成本過低,不僅使家庭暴力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還會有逆向增加家庭暴力的風險。

      三、實現我國性別平等的法律對策

      (一)完善我國維護性別平等的法律規(guī)范

      雖然我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律體系不斷取得新進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遺憾和不足,還有進一步細化的空間。我國沒有專門的《反歧視法》,所謂“無救濟即無權利”,《婦女權益保障法》并規(guī)定沒有專業(yè)的組織機構,配套的設施來實施這一條款,這在客觀上無異于慫恿了性別歧視的實施者。

      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為了保障婦女權益,相關立法應該全面推進。正如專家們建議,在保護婦女權益方面,可以借鑒我國香港地區(qū)和英美等國的做法,制定專門的《性別歧視法》。目前反家暴立法已列入全國人大的五年規(guī)劃,今年3月,全國政協(xié)委員、湖北省司法廳副廳長李仁真介紹了這部法律的情況,并表示相關準備工作已經充分,將盡早提交人大審議。在加快婦女參政方面,可以借鑒北歐等國的做法,嘗試建立最低比例制度。

      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況下,社會性別主流化策略實施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影響我國社會性別主流化的進展。因而,需要從政策體制的高度來保證性別平等的實現。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對女性平等地位進行確認,對合法權益作出保障性規(guī)定,另一方面是如何把制度的規(guī)定轉化為社會實踐和社會現實,如何徹底實現關于性別平等的立法。

      (二)通過公益訴訟推動性別平等的法律構建

      近年來,我國公益性質的訴訟案件不斷增多,有利于通過擴大社會影響力達到維護公共利益、實現人權保護和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與性別歧視有關的案件大多數是由民間組織支持的,帶有公益性質。與民間組織、公民個人日漸高漲的維權意識相比,國內法院對待歧視案件的司法審查則表現得比較謹慎。受現行法律規(guī)定的限制,絕大多數法院對反歧視訴訟不予支持。相比之下,歐洲一些國家的法院不僅明確支持歧視訴訟,而且在推進暫時特別措施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法院的判決通常包括:就案件中所產生的問題涉及并下達一個具體的暫時特別措施命令;向雇主下達一個一般性的命令,要求雇主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采取措施提高代表性不足群體的代表性;有權作出一個關于政府及雇主所采取的暫時特別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宣告性判決。這些做法頗值得我國借鑒。公益訴訟制度自身有其他制度無可比擬、無法替代的優(yōu)越性,因此,在構建性別平等社會的進程中,我們應當積極發(fā)揮公益訴訟的作用。

      (三)將社會性別分析方法納入法學教育的主流

      所謂社會性別分析方法是對與性別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的方法與工具,范圍包括男女兩性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領域、不同時期所從事的活動及其社會關系,男女兩性的態(tài)度、觀點、看法以及對未來的預期等。將社會性別分析方法運用到法律教育中,可以更好地揭示性別歧視的根源及危害,也可使學生們能夠潛移默化地運用社會性別工具分析社會問題、法律問題。相信是對反對性別歧視,從法學研究、立法、執(zhí)法、司法、法學教育法律領域實現社會性別平等、公正和和諧有利的嘗試。在我國,社會性別和婦女學,無論是學科、學理建構,還是課程的建設,都處于起步階段。不可否認的是,“性別與教育”課程將是構建我國性別與婦女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劉明輝.社會性別與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姜秀花,宓瑞新,史凱亮.“家庭和諧、社會進步與性別平等”研討會綜述.婦女研究論叢.2014(3).

      [3]周安平.性別與法律:性別平等的法律進路.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師鳳蓮.當代中國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5]賀贊.社會保障制度視野下的就業(yè)性別平等——德國經驗與中國實踐.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4).

      [6]蔣文昭,衛(wèi)中玲.社會轉型期的性別平等:問題、原因與出路.中州學刊.2014(7).

      [7]周長鮮.婦女參政:新中國60年的制度演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8]李傲.性別平等的法律保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9]陳敏.從社會性別的視角看我國立法中的性別不平等.法學雜志.2004(5).

      [10]嚴存生.差異和平等 —— 兼論法律上的平等.北方法學.2011(3).

      [11]鄭新蓉.性別與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12]周平安.社會性別的法律建構及其批判.中國法學.2004(6).

      [13]李明舜.婦女權益保障法律研究.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猜你喜歡
      性別平等法律規(guī)范公益訴訟
      中國婦女發(fā)展與性別平等問題分析
      南北橋(2016年9期)2017-03-07 02:44:47
      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雙性同體意象及其嬗變
      建立我國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幾點思考
      淺論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制度
      環(huán)境公益訴訟中主體問題思考
      檢察機關介入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必要性
      尋求正當的個案裁判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15:54
      淺析法律原則的適用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10:16:25
      從伊甸園故事看男女性別和身體的處境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8:20
      公司財務會計制度與法律規(guī)范協(xié)調問題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28:59
      新泰市| 麻阳| 扶余县| 方城县| 新田县| 正蓝旗| 曲水县| 昆明市| 集安市| 淅川县| 建昌县| 闽侯县| 阿克陶县| 五家渠市| 平江县| 晋城| 博客| 名山县| 齐齐哈尔市| 龙游县| 连城县| 夏邑县| 天峻县| 林甸县| 台北市| 新闻| 仙游县| 察隅县| 泰安市| 建湖县| 海城市| 沙田区| 梨树县| 昌平区| 景泰县| 孟津县| 汾西县| 临泽县| 苍山县| 家居|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