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韓國小學道德課程標準解讀

      2014-10-21 14:56:52李文哲
      科技視界 2014年36期
      關鍵詞:韓國道德

      李文哲

      【摘 要】本文以課程理論為指導,對韓國小學道德課程標準的背景、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方法、課程評價等方面逐一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韓國;《道德》課程標準解讀

      小學道德課程是韓國小學的重要課程之一,韓國教育部于2009年修訂《道德》課程標準的基礎上2011年重新修訂了小學道德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充分體現(xiàn)了韓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國家基礎教育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疾旌头治鲰n國《道德》課程標準,對我國小學品德課程改革與實踐具有特殊意義。

      1 背景分析

      第一,國民教育的現(xiàn)實要求。目前,韓國社會的道德性處于不滿足狀態(tài),喪失人間性、價值混亂、道德危機等是最大的特征。青少年在這些社會環(huán)境中對人生的態(tài)度和行動也表現(xiàn)出擔憂的態(tài)度。雖然OECD教育報告書里韓國青少年的數(shù)學、科學成績很優(yōu)秀,但青少年的人性、道德發(fā)展水平并不理想。

      第二,社會發(fā)展和人性教育需要。小學道德課程對21世紀韓國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韓國總統(tǒng)21世紀咨詢委員會指出,從歷史教訓來看,未來社會只要構筑共存人類社會才能從滅亡走向第二文明時代。1996年召開的聯(lián)合國21世紀世界教育委員會指出,準備21世紀的教育的基本原理有認知教育、行動教育、存在教育、共存教育等,其中共存教育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個人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道德完善的需要。道德教育的目的分為社會目的和個人目的。人本主義道德心理學指出,個人存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自我,個體要實現(xiàn)自我需要應滿足各種心理需求。而認知道德發(fā)展論指出,個人喜歡更高層次的進步。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對社會和道德的觀點要逐漸變化成熟。這種成熟是通過認知結構、思維方式的結構化、道德思考、判斷能力的提高來實現(xiàn)。

      第四,學科教育的要求。目前,世界學問空前發(fā)展,學問也越來越細,在學校教育中各種學科課程也不斷細化。各學科為了實現(xiàn)本質和特性,立足于知識結構特性和方法原理,糾纏于獨自的教育領域,但道德知識和價值、態(tài)度等教育從各學科中擠出去,學校道德教育被忽略。道德課程是為了解決學生中存在的道德問題而開設。

      2 課程性質分析

      韓國2011年修訂《道德》課程標準把小學3年級~高中1年級的課程性質規(guī)定為,“熟悉生活所需的道德規(guī)范和禮節(jié),主動反省和實踐自身與社會道德問題,正確謀求自身生活并貢獻于社會與世界。”本規(guī)定的重點在于,使學生養(yǎng)成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和禮節(jié),培養(yǎng)合理解決多種道德問題的道德思考力和判斷力。

      除了規(guī)定總的性質以外,2011年課程標準新設小學、初中、高中等各階段的課程性質,具體規(guī)定了每個層次的課程性質。其小學階段的課程目標如下:“小學品德課程是社會道德共同體的成熟與構成人員道德性的自我完成和自我實現(xiàn)所必要的課程,具體來說,為小學生培養(yǎng)正確人性、健全的道德性和有德人格奠定基礎?!?/p>

      3 課程目標分析

      新修訂的韓國《道德課程標準》的目標分為課程目標和階段目標,這類似于中國的課程目標。但小學階段目標沒有劃分中國的2個檔次,其韓國小學階段《道德》課程目標為“在小學階段里,學會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道德規(guī)范和基本生活禮節(jié),培養(yǎng)基本的道德判斷力和實踐能力,在共同體中具有與他人和諧生活的道德能力和態(tài)度。”

      小學階段不是學習現(xiàn)代社會中的一般問題或倫理理論,而是以兒童的日常生活為中心,培養(yǎng)基本的認知、正義、行動等能力。通過基本素養(yǎng)的學習,可以在中學階段能夠學好道德課程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小學階段考慮了兒童的道德發(fā)展水平,重點放在內心和習慣方面。

      韓國小學《道德》課程標準除了小學階段的目標以外,還設定了總目標和分類目標,這兩個目標提示了道德課程追求的方向。

      (1)總目標:

      《道德》課程標準對總目標表述如下:“通過本人與他人、社會、國家、民族、自然之間的正確的理解,熟悉對人生的正確的道德規(guī)范和理解,合理解決在生活中提出的各種道德問題,培養(yǎng)道德思考、判斷力、實踐動機和能力,形成自律綜合人格?!?/p>

      課程標準的總目標規(guī)定課程的內容、方法、評價標準。其特征如下:

      第一,總目標通過道德課程,明示教育對象具有自律而綜合的人格。綜合人格形成是規(guī)定韓國道德課程全部性質的基本命題。這里的“綜合”不是個別指導“知情行”的“加法”,而是綜合考慮“知情行”的乘法。

      第二,為了形成綜合人格,首先要強調四種價值觀,即自身與他人、社會、國家、民族、自然之間的正確理解??偰繕讼旅娴姆诸惸繕擞浭隽诉@四種價值關系領域中所需的要素。

      第三,從目標的形式來看,總目標通過成果基準的形式陳述了從學習者立場上需要達到的道德能力和興趣中的各種要素。這種表述明確規(guī)定教師和學生需要認識的教學、學習的范圍和水準。

      (2)分類目標:

      第一,以道德主體—自身的正確理解為基礎,具有謀求正確人生的道德能力和態(tài)度。

      第二,以自身和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遇到的他人之間的正確的理解為基礎,具有與他人能夠和諧生活的道德能力和態(tài)度。

      第三,以自身與國家、民族、共同體、地球共同體之間的正確的理解為基礎,具有能夠奉獻于國家發(fā)展、民族統(tǒng)一、全人類共同繁榮的道德能力和態(tài)度。

      第四,以自身與自然、超越存在之間的正確的理解為基礎,具有能夠謀求理想人生的道德能力和態(tài)度。

      4 課程內容分析

      “道德課程標準”依據(jù)價值擴大把教育內容劃分為4種,即作為道德主體的我、本人,他人,社會之間的關系、國家,民族,地球共同體之間的關系、自然,超越存在之間的關系等。下面是“修訂道德課程標準”的內容體系表。

      從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到,“道德課程標準”依據(jù)四個價值領域選了14種價值分類,這與以前的課程標準相比有所區(qū)別。為了說明價值分類按照價值關系領域固定,分類安排在領域前面,價值分類的選定反映隨著社會變化而更新的道德價值和熱點問題。從內容數(shù)量來看,3~4年級與5~6年級相同,但總體上看,按照領域和學年均勻地分布,課程時數(shù)也是每周3學時。

      5 教學方法分析

      韓國的“修訂道德課程標準”提示3種教學方法,即直接價值傳授方法、間接價值探究方法、通過體驗實踐的價值學習方法等。

      直接價值傳授方法指教師直接提示正確的道德價值規(guī)范,使學生實現(xiàn)內心化、態(tài)度化、行動化。這里包括講授法、道德故事講解法、ICT應用法、提示模型法、讀書法等。

      間接價值探究方法指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議事決定,進一步理解道德價值規(guī)范,謀求增進學生的道德思考、判斷能力、合理的議事決定能力的方法。這里包括討論法、問答法、角色扮演法、集體探究法、作文法等。

      通過體驗實踐的價值學習方法是學生通過直接的體驗實踐,領會道德規(guī)范的真實意義和重要性,深入思考判斷道德問題及其在生活中培養(yǎng)用行動來實踐的能力、態(tài)度、興趣的方法。這里包括實習、現(xiàn)場體驗、品德實踐學習、集體修煉、參與性的實踐體驗活動等。

      6 課程評價分析

      韓國于第七次課程改革開始引進了隨行評價,通過成就基準型內容陳述方式努力提高評價的效率性和正確度,但實際的教學現(xiàn)場上沒有取得實際性的效果。

      韓國的“修訂道德課程標準”的記述的道德評價的基本方向為,第一,道德評價作為目標指向評價,應成為提高道德學習成果的一個過程和活動。第二,道德評價的內容和對象應是學生的全面人格。為了評價全面人格要選好評價內容,要實現(xiàn)綜合評價。第三,依據(jù)評價的目的、對象和內容要適當?shù)剡x擇評價方法、道具、技法等,并追求評價方法和評價者的多樣化。第四,評價結果不僅停留在記錄、報告、保管上,評價結果要促進學生的繼續(xù)性的道德成長,要改善道德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的依據(jù)和手段來應用。第五,道德評價要揚棄排序的等級化,提倡介紹學生道德發(fā)展特性和道德成長的記述評價。第六,道德評價應貢獻于學生道德自我概念和自我理解、道德自尊感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七,道德評價除了學生評價外,還包括學生道德成長和影響的諸要因。

      韓國“修訂課程標準”雖然記述多種方向,但是,從目標、內容、方法到評價為止一貫的原則就是綜合評價。在道德評價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把幾個要因的分數(shù)合計后綜合評價道德性,這就是還原主義思考方式。為了防止這種思考方式,需要持續(xù)而反復地評價學習過程。但是,需要承擔多門課程的教師來說,課程評價是負擔很重的問題,而且,設計評價標準也是很難的事情。因此,“修訂課程標準”勸告活用評價的第五個原則,就是應用好以成就基準型陳述的學年類別的教育內容。通過這種措施,可以減輕評價負擔,可以提高評價的相互主觀性。此外,為了評價的綜合接近,需要應用包括選擇和敘述的執(zhí)筆評價、面談、自我報告、評定法、觀察法、學生相互評價、自我評價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韓國道德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金橋(2022年4期)2022-05-05 06:10:06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韓國進入共享出行時代
      金橋(2020年3期)2020-12-01 02:59:34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在韓國走馬觀花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有必要制定從政道德法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1
      道德模范自有后來人
      中國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津市市| 松阳县| 礼泉县| 准格尔旗| 丹凤县| 灵山县| 茌平县| 辽宁省| 五峰| 漳浦县| 古交市| 石河子市| 比如县| 米脂县| 英山县| 云安县| 沂水县| 商丘市| 象州县| 陇西县| 苏尼特左旗| 万山特区| 囊谦县| 南江县| 河曲县| 孙吴县| 新郑市| 南和县| 大悟县| 弋阳县| 长岭县| 泾阳县| 广昌县| 镇平县| 鄢陵县| 积石山| 金乡县| 三台县| 大同市| 靖安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