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
古代蹴鞠是今天足球的起源,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就已經(jīng)非常盛行這種運動了。古代的蹴鞠與現(xiàn)代足球相比,玩法更加多樣,街頭經(jīng)常出現(xiàn)“球終日不墜”和“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有球賽,自然就有球星。與當今足壇的貝克漢姆、羅納爾多、梅西等超級大腕比起來,他們一點都不遜色。
在漢朝,蹴鞠深得帝王的喜愛,被后人稱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很喜歡看球賽。據(jù)《漢書》記載,漢武帝閑暇時,經(jīng)常會在宮中舉行以斗雞、蹴鞠比賽為主要內(nèi)容的“雞鞠之會”。漢武帝網(wǎng)羅了踢球的眾多好手,沒事就組織對抗賽,漢武帝看到精彩處,不僅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還會讓自己專用的文學侍從枚皋當場吟詩作賦。
但是,漢武帝對蹴鞠最大的貢獻恐怕要數(shù)開創(chuàng)了引進“外援”的先河。據(jù)說漢武帝在平定西域之后,有人獻上一個胡人俘虜,此人身手靈活,彈跳力驚人,加上球技了得,此等身手,幾乎能和今天的小小羅一較高下了。漢武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把這樣一個蹴鞠高手留在身邊,對愛球的漢武帝來說,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了。此胡人基本上可以算是人類踢球史上,最早引進的外籍球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