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華
摘 要:對所有排球運動員來說,具備良好的彈跳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的運動條件。因此,為了讓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能取得良好的運動效果,相關(guān)專業(yè)的指導教師應(yīng)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提升運動員的彈跳力。與此同時,在提升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的過程中,指導教師要使運動員掌握正確的彈跳技巧,規(guī)范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姿勢,這樣才能避免運動員在彈跳時肌肉拉傷。
關(guān)鍵詞: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彈跳力
在面對競爭激烈的排球競賽時,我國要想讓排球運動員在比賽中贏得勝利,就要對運動員加強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提升運動員的彈跳力。但在此過程中,指導教師要促使運動員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只有運動員具有健全的身心,才有助于運動員彈跳力的提高。因此,指導教師要全面分析培養(yǎng)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提出提升運動員彈跳力的方案。
一、關(guān)于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類型的分析
1.助跑起跳
助跑起跳是排球運動員最常用的一種起跳方法,但在進行助跑起跳之前,運動員需要進行原地起跳,這主要是因為助跑起跳與原地起跳的特征相一致,而且兩種起跳方法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運動員在進行助跑起跳時通常會結(jié)合原地起跳,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彈跳效果。
2.雙腳彈跳與單腳彈跳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單腳彈跳技術(shù)也隨之發(fā)展起來,在排球運動中,運動員經(jīng)常會采用單腳扣球技術(shù),這種單腳扣球技術(shù)對運動員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根據(jù)對單腳扣球技術(shù)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單腳彈跳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這十分符合排球運動的需求。
3.垂直彈跳與飛躍彈跳
排球運動員要想具有良好的彈跳力。首先,排球運動員要了解垂直彈跳與飛躍彈跳的性質(zhì)和作用,深入研究兩種彈跳方法,并伴隨兩種彈跳方法的創(chuàng)新而加強訓練,進而在進行排球運動時,
大力發(fā)展垂直彈跳與飛躍彈跳,讓兩種彈跳技術(shù)廣泛地應(yīng)用在排球運動中。
4.順勢彈跳
順勢彈跳實際上就是隨著助跑的方向進行彈跳。在實際運動的過程中,順勢彈跳十分重要,在順勢彈跳中有變向彈跳,但運動員往往會忽視順勢彈跳。這樣就影響到了彈跳效果。由于排球運動對彈跳力的要求很高,在進行順勢彈跳時,運動員一定要掌握自我掩護技術(shù),確保自己能前后左右地進行起跳。
5.連續(xù)彈跳
從整個排球運動的過程分析,連續(xù)起跳十分有助于運動員提升自身的彈跳能力,連續(xù)起跳能使運動員及時處理在運動時出現(xiàn)的問題。
二、針對提高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提出的措施
1.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提升運動員的彈跳能力
根據(jù)對提高排球運動員彈跳能力的研究,指導教師如果想要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彈跳能力,指導教師可以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使運動員真正得到鍛煉,指導教師應(yīng)采用形式多樣的訓練方法,這樣才能吸引運動員的注意力,讓運動員自主地進行訓練,如可以將訓練方法分為動力性訓練、精力性訓練等。在這幾種訓練中,動力性訓練在提高運動員彈跳力中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在進行動力性訓練的過程中,運動員的肌肉能夠得到完全伸展,而且,可以增加運動員肌肉的力量,保證運動員能快速地完成排球運動。其次,動力性訓練又分為三種訓練:等長訓練、等速訓練、加長訓練。而在這三種訓練中,加長訓練具有良好的效果。因為,在進行加長訓練的過程中,運動員通過從高處跳下,再次向上跳起的練習,訓練自身的反射能力,并產(chǎn)生超強度的作用,這樣,肌肉就會爆發(fā)出巨大的力量,進而快速地改變關(guān)節(jié)角度。
蹲杠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種有效方法。首先,運動員通過承載巨大的壓力進行反復(fù)練習,從而增強自身的肌肉爆發(fā)力。其次,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時,以最快的速度加強訓練的次數(shù),這樣就可以提升自身的力量。最后,運動員可以通過減少重量,增加訓練的組數(shù),提升自身的運動耐力。
2.訓練手段
彈跳力的形成需要人身體部位的支持,人身體部位力量的大小決定了彈跳力的程度。而這些身體部位主要是指人的臀部、腿部、腰部。通常我們會發(fā)現(xiàn)運動員身體部位出現(xiàn)肌肉,這是因為排球運動員在提升自身彈跳力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這些部位的練習,提升臀部、腰部、腿部的力量,這些部位的肌肉力量越強,運動員的彈跳力也就越好。實踐證明,人的腰部、腿部、臀部的力量是影響運動員彈跳力的重要因素。
總而言之,彈跳力對青少年排球運動員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良好的彈跳力,運動員就無法完成排球運動。因此,指導教師在對運動員加強訓練時,必須提高運動員的彈跳力,進而使運行員在運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宋文民,杜林英.對排球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探討[J].中國體育科技,2012(9):12-23.
[2]嚴海.淺談少年女排運動員彈跳力的訓練[J].湖北體育科技,2013(2):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