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剛
那年春天,她突然喜歡上了一檔零時才開始播報的節(jié)目——子夜星河。子夜,喧囂的街市歸于平靜。她關了燈,靜靜地躺在床上,凝視著那停滯了的夜色,思緒任由主持人牽引,在星河中遨游,蜷縮的心花兒慢慢地綻放。
在這檔談心節(jié)目中,有一個人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一名老師,一名殘疾的老師。師范畢業(yè)那年的暑假,他一腳踩空摔裂了腰椎骨,下半身癱瘓。他知道,要想登上講臺,就必須站起來,沒有堅強的毅力只會半途而廢。從強行把腿拉起來,到扶著椅子艱難挪動,再到拄著拐杖上課,他的付出無以言表。
他說,當教辦主任同意安排他到梅林小學上課后,他激動得一夜沒睡,但他心中又沒底。他提前一天到學校報到,悄悄拄著拐杖到教室觀察,教室門前的那三級臺階讓他發(fā)怵,他膽戰(zhàn)心驚地拄著拐杖攀登。他還拄著拐杖到講臺上,堅持站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不放心地一遍又一遍地練著板書。
在講臺上有一把他專屬的太師椅,那是從村里祠堂搬來的。班里的學生總是將太師椅擦得干干凈凈,等待他上課??伤麖臎]坐過。他要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堅強的榜樣。
他的遭遇是主持人介紹的,他說得最多的是在鄉(xiāng)村當老師的美好。
好心的校長每天去鎮(zhèn)上買菜買肉時,都幫他捎帶。冬瓜收獲季節(jié),學生上晚修時,拎個大冬瓜送給他,滾得他滿床底都是。說到這里時,他樂得笑出聲來。
她聽著,心不由顫了一下,當即向導播要了他的地址和電話。
第二天,她就給他寫了封信。他很快回信,用很欣喜的筆調告訴她,他給村里一名留守兒童買了一條小狗,孩子陰郁的表情不見了,性格變得開朗了起來。
她和他于是書信來往,成了筆友。她常被他描述的美好所感動。他在信中說,村長為他從鎮(zhèn)政府爭取到了一副拐杖,他常壞了就修,從不舍得丟棄。他還向她描繪田野里連片木棉花盛開的壯觀美景,并附了照片。說起帶著學生去摘山捻子的樂趣。
她每日在城市戴著面具生活,滿目都是鋼筋水泥。她被他信中所寫的人情及村野風光所吸引。懷著向往之情,她踏上了通往梅林小學的旅程。
坐完汽車,又坐農用車,再坐二輪摩托車,在曲折的山道上顛簸近一個小時,她終于看到低矮的瓦房中豎起的一面鮮艷的國旗。
摩托車司機說:“梅林小學到了?!?/p>
她疑惑地打量著這個地方,一點也感受不到他所說的美好。她專門去看了那三級臺階,那臺階破損低矮。她去看了太師椅,太師椅老舊得快要散架。她坐在他的宿舍,發(fā)現(xiàn)從屋里往外看,墻壁間縫大得驚人。她瞄了一下床底,并沒有看到冬瓜,黑糊糊的一片,一想到冬瓜滾在那樣的床底,她鼻子不禁一酸。
時隔多年,不經意間她在電視上又看到了他,他被評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歲月的漂洗下,他更像一個農村人,皮膚黑里透紅,即使上電視,他還是簡單的裝束,但眉眼間洋溢著滿足。
面對話筒,他神采飛揚地講述在梅林小學當老師的種種美好,就像武陵人在述說世外桃源。有的她是知道的,更多的是她第一次聽到。
看他說得那么自信,那么投入,她忽然憶起當年在梅林小學看到他的情景,他當時正拄著拐杖,在樹下,為幾個學生甩跳繩,跳繩一圈又一圈地甩著,學生快樂地在繩圈里蹦跳,每一次成功跳出繩圈都由衷發(fā)出開心的笑聲。
閉上眼,那情景就像在眼前,她沒想到,它會不經意中在腦海扎根了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