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2014-10-27 13:52夏軍黃愛民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4年10期
      關鍵詞:移液定容

      夏軍+黃愛民

      摘 要: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五種水平按照層級逐步提升,構成了一個學習水平連續(xù)發(fā)展的整體,因此依據SOLO分類評價理論可以設計出一條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有層次和層次目標的學習路徑,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關鍵詞:SOLO層級;移液;定容

      一、SOLO分類評價法的基本觀點

      SOLO分類評價法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為基本特征的質性評價方法,由澳大利亞學者約翰·比格斯(Biggs)教授創(chuàng)建。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習成果的分類評價層次名稱及含義見表1。

      表1 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習成果的分類評價層次名稱及含義

      [分類評價層次\&含義\&前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或只是重復問題或零亂混雜或與問題無關。說明學生基本上無法理解和解決問題,這是最低級的水平,可認為學生不具有回答該問題的能力。\&單一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中只涉及了構成問題之許多要點中的一個。說明學生找到一個線索就立即跳到結論上去,考慮問題既不廣也不深。\&多點結構水平\&指學習結果中涉及了構成問題的若干要點,但學生只是簡單羅列這些要點,而這些要點似乎是相互獨立、并無關聯(lián)的。說明學生在問題中找到越來越多的正確的相關特征, 但是這些特征彼此分離,不能將它們有機整合起來。\&關聯(lián)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中涉及構成問題的若干要點,并且能夠把這些要點組織成一個連貫一致的整體。說明學生能把問題的各部分內容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對問題有一個整體意義。這一層次表明學生真正理解了問題 。\&拓展抽象結構水平\&學生能將關聯(lián)的結構整體概括到一個更高的抽象水平,并且使這種概括拓展到一個新的主題或領域,這一層次的學生表現出很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

      這五種水平按照層級逐步提升,構成了一個學習水平連續(xù)發(fā)展的整體,從前結構水平到單一結構水平到多元結構水平是量變,而從多元結構水平到關聯(lián)結構水平到拓展抽象結構水平則是質變。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五個學習水平構成的層級結構亦可用圖1表示。

      圖1 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層級結構模型

      二、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學習中的運用

      SOLO分類評價理論一方面可用于對學習結果進行質性評價,另一方面SOLO層級的遞進過程又揭示了人們學習水平逐漸深化和提高的途徑,因此若能按SOLO層級的含義尋找出具體學習任務中的SOLO層級要求,那么學生的學習只需拾級而上,便能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高效學習;那么這種構想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學習中該如何實現呢?

      要實現這種構想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學習中的每個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該如何確定?因為只有找準這個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才能發(fā)揮SOLO層級的引導提升功能,引導學習按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進程進行,才能實現高效學習。

      蘇教版高中化學1必修教材中,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放在介紹“物質的量濃度”定義學習之后,在“活動與探究”欄目中用文字和圖示順次介紹五個實驗步驟(計算、稱量、溶解、移液,定容);并要求學生歸納“配制溶液過程中注意事項”的內容;這樣的編寫顯然是沒有將探究方向設定在配制的五個步驟上,而是設定在五個步驟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上,因此學習中應讓學生親手進行溶液的配制操作,學會正確操作,體會易錯之處,并思考并探究歸納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值得注意的是,蘇教版教科書正文及“練習與實踐”中的題目,均未涉及介紹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內容;可以看出,蘇教版教科書這樣編寫與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化學1主題2化學實驗基礎內容標準“2.初步學會溶液配制等實驗技能”及相應活動與探究建議“③實驗探究: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是一致的。

      既然探究方向設定在五個步驟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上,又考慮到它是定量實驗且安全性方面并無特別危險,因此操作中注意事項的探究就應當是圍繞“盡可能減小誤差”展開;另外從與初中學的“配制一定溶質質量百分含量的溶液”對比來看,這個實驗中遇到的唯一新儀器就是容量瓶(教材中有專圖),因此探究與容量瓶有關的移液和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是該實驗學習的重難點,下面就以該實驗學習的重難點——“探究移液和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為例設計每個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進而實現引導學生拾級而上,自覺進行由量變到質變、高效學習的目的。

      表2 探究移液和定容操作中注意事項的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

      [分類評價層次\&具體特征\&移液\&定容\&知識\&操作\&知識\&操作\&前結構水平\&不會描述圖示移液操作\&不會移液操作\&不會描述圖示定容操作\&不會定容操作\&單一結構水平\&描述或圖示移液操作不夠全面或有些錯誤\&移液操作中有些錯誤\&描述圖示定容操作不夠全面或有些錯誤\&定容操作中有些錯誤\&多點結構水平\&能較為全面描述或圖示移液操作要點(玻璃棒不靠到容量瓶口,燒杯尖嘴要靠到玻璃棒,移液前同溫,洗滌液也要移入)\&會正確進行移液操作\&能較為全面描述圖示定容操作要點(容量瓶要放置在水平桌面,稀釋至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水,凹液面最低點、刻度線與眼晴三者成水平直線)\&會正確進行定容操作\&關聯(lián)結構水平\&在多點結構水平的基礎上能抓住“盡可能使溶質完全移入容量瓶”這個核心將移液操作各個要點聯(lián)系起來。\&能在配制過程中正確進行移液操作(含移液前同溫,洗滌2-3次,洗滌液也要移入)\&在多點結構水平的基礎上能抓住“盡可能準確標定溶液體積”這個核心將定容操作各個要點聯(lián)系起來。\&能在配制過程中正確進行定容操作(含輕輕振蕩容量瓶、稀釋、定容、再搖勻)\&將誤操作與最終濃度的誤差情況相聯(lián)系,分析誤差,并歸納出移液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將誤操作與最終濃度的誤差情況相聯(lián)系,分析誤差,并歸納出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拓展抽象結構水平\&抽象出誤差分析的模式:誤操作→直接影響的量及其誤差情況→借助定量實驗的原理公式→分析最終結果的誤差情況。并能將其拓展應用于本實驗的其他操作或其他定量實驗的誤差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通過閱讀、繪圖和動手操作,不斷地糾正、完善便可完成從前結構水平到單一結構水平到多點結構水平的提升,然而由多點結構水平到關聯(lián)結構水平的提升、由關聯(lián)結構水平到拓展抽象結構水平的提升,都是需要進行思維層面的深度學習才能達成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進行方法的點撥和問題的引導,常用的方法是“關鍵的操作步驟應增設對比實驗”和“易錯的操作步驟要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具體如用“對比實驗方法讓學生體會細頸的精確”,“使用有色溶質用對比實驗方法對比洗前、洗后溶解容器內余液顏色”,讓學生體會“洗滌2-3次,洗滌液也要移入”的緣由;而問題的設計常源于正、誤操作對溶質物質的量或溶液體積的不同影響。

      [參 考 文 獻]

      [1]黃愛民.國內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中學化學應用研究的綜述[J].化學教學,2013(1).

      [2]黃愛民.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交流匯報環(huán)節(jié)的運用[J].中學化學,2011(2).

      (責任編輯:張華偉)

      摘 要: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五種水平按照層級逐步提升,構成了一個學習水平連續(xù)發(fā)展的整體,因此依據SOLO分類評價理論可以設計出一條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有層次和層次目標的學習路徑,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關鍵詞:SOLO層級;移液;定容

      一、SOLO分類評價法的基本觀點

      SOLO分類評價法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為基本特征的質性評價方法,由澳大利亞學者約翰·比格斯(Biggs)教授創(chuàng)建。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習成果的分類評價層次名稱及含義見表1。

      表1 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習成果的分類評價層次名稱及含義

      [分類評價層次\&含義\&前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或只是重復問題或零亂混雜或與問題無關。說明學生基本上無法理解和解決問題,這是最低級的水平,可認為學生不具有回答該問題的能力。\&單一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中只涉及了構成問題之許多要點中的一個。說明學生找到一個線索就立即跳到結論上去,考慮問題既不廣也不深。\&多點結構水平\&指學習結果中涉及了構成問題的若干要點,但學生只是簡單羅列這些要點,而這些要點似乎是相互獨立、并無關聯(lián)的。說明學生在問題中找到越來越多的正確的相關特征, 但是這些特征彼此分離,不能將它們有機整合起來。\&關聯(lián)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中涉及構成問題的若干要點,并且能夠把這些要點組織成一個連貫一致的整體。說明學生能把問題的各部分內容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對問題有一個整體意義。這一層次表明學生真正理解了問題 。\&拓展抽象結構水平\&學生能將關聯(lián)的結構整體概括到一個更高的抽象水平,并且使這種概括拓展到一個新的主題或領域,這一層次的學生表現出很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

      這五種水平按照層級逐步提升,構成了一個學習水平連續(xù)發(fā)展的整體,從前結構水平到單一結構水平到多元結構水平是量變,而從多元結構水平到關聯(lián)結構水平到拓展抽象結構水平則是質變。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五個學習水平構成的層級結構亦可用圖1表示。

      圖1 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層級結構模型

      二、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學習中的運用

      SOLO分類評價理論一方面可用于對學習結果進行質性評價,另一方面SOLO層級的遞進過程又揭示了人們學習水平逐漸深化和提高的途徑,因此若能按SOLO層級的含義尋找出具體學習任務中的SOLO層級要求,那么學生的學習只需拾級而上,便能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高效學習;那么這種構想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學習中該如何實現呢?

      要實現這種構想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學習中的每個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該如何確定?因為只有找準這個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才能發(fā)揮SOLO層級的引導提升功能,引導學習按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進程進行,才能實現高效學習。

      蘇教版高中化學1必修教材中,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放在介紹“物質的量濃度”定義學習之后,在“活動與探究”欄目中用文字和圖示順次介紹五個實驗步驟(計算、稱量、溶解、移液,定容);并要求學生歸納“配制溶液過程中注意事項”的內容;這樣的編寫顯然是沒有將探究方向設定在配制的五個步驟上,而是設定在五個步驟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上,因此學習中應讓學生親手進行溶液的配制操作,學會正確操作,體會易錯之處,并思考并探究歸納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值得注意的是,蘇教版教科書正文及“練習與實踐”中的題目,均未涉及介紹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內容;可以看出,蘇教版教科書這樣編寫與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化學1主題2化學實驗基礎內容標準“2.初步學會溶液配制等實驗技能”及相應活動與探究建議“③實驗探究: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是一致的。

      既然探究方向設定在五個步驟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上,又考慮到它是定量實驗且安全性方面并無特別危險,因此操作中注意事項的探究就應當是圍繞“盡可能減小誤差”展開;另外從與初中學的“配制一定溶質質量百分含量的溶液”對比來看,這個實驗中遇到的唯一新儀器就是容量瓶(教材中有專圖),因此探究與容量瓶有關的移液和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是該實驗學習的重難點,下面就以該實驗學習的重難點——“探究移液和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為例設計每個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進而實現引導學生拾級而上,自覺進行由量變到質變、高效學習的目的。

      表2 探究移液和定容操作中注意事項的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

      [分類評價層次\&具體特征\&移液\&定容\&知識\&操作\&知識\&操作\&前結構水平\&不會描述圖示移液操作\&不會移液操作\&不會描述圖示定容操作\&不會定容操作\&單一結構水平\&描述或圖示移液操作不夠全面或有些錯誤\&移液操作中有些錯誤\&描述圖示定容操作不夠全面或有些錯誤\&定容操作中有些錯誤\&多點結構水平\&能較為全面描述或圖示移液操作要點(玻璃棒不靠到容量瓶口,燒杯尖嘴要靠到玻璃棒,移液前同溫,洗滌液也要移入)\&會正確進行移液操作\&能較為全面描述圖示定容操作要點(容量瓶要放置在水平桌面,稀釋至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水,凹液面最低點、刻度線與眼晴三者成水平直線)\&會正確進行定容操作\&關聯(lián)結構水平\&在多點結構水平的基礎上能抓住“盡可能使溶質完全移入容量瓶”這個核心將移液操作各個要點聯(lián)系起來。\&能在配制過程中正確進行移液操作(含移液前同溫,洗滌2-3次,洗滌液也要移入)\&在多點結構水平的基礎上能抓住“盡可能準確標定溶液體積”這個核心將定容操作各個要點聯(lián)系起來。\&能在配制過程中正確進行定容操作(含輕輕振蕩容量瓶、稀釋、定容、再搖勻)\&將誤操作與最終濃度的誤差情況相聯(lián)系,分析誤差,并歸納出移液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將誤操作與最終濃度的誤差情況相聯(lián)系,分析誤差,并歸納出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拓展抽象結構水平\&抽象出誤差分析的模式:誤操作→直接影響的量及其誤差情況→借助定量實驗的原理公式→分析最終結果的誤差情況。并能將其拓展應用于本實驗的其他操作或其他定量實驗的誤差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通過閱讀、繪圖和動手操作,不斷地糾正、完善便可完成從前結構水平到單一結構水平到多點結構水平的提升,然而由多點結構水平到關聯(lián)結構水平的提升、由關聯(lián)結構水平到拓展抽象結構水平的提升,都是需要進行思維層面的深度學習才能達成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進行方法的點撥和問題的引導,常用的方法是“關鍵的操作步驟應增設對比實驗”和“易錯的操作步驟要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具體如用“對比實驗方法讓學生體會細頸的精確”,“使用有色溶質用對比實驗方法對比洗前、洗后溶解容器內余液顏色”,讓學生體會“洗滌2-3次,洗滌液也要移入”的緣由;而問題的設計常源于正、誤操作對溶質物質的量或溶液體積的不同影響。

      [參 考 文 獻]

      [1]黃愛民.國內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中學化學應用研究的綜述[J].化學教學,2013(1).

      [2]黃愛民.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交流匯報環(huán)節(jié)的運用[J].中學化學,2011(2).

      (責任編輯:張華偉)

      摘 要: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五種水平按照層級逐步提升,構成了一個學習水平連續(xù)發(fā)展的整體,因此依據SOLO分類評價理論可以設計出一條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有層次和層次目標的學習路徑,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關鍵詞:SOLO層級;移液;定容

      一、SOLO分類評價法的基本觀點

      SOLO分類評價法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為基本特征的質性評價方法,由澳大利亞學者約翰·比格斯(Biggs)教授創(chuàng)建。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習成果的分類評價層次名稱及含義見表1。

      表1 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習成果的分類評價層次名稱及含義

      [分類評價層次\&含義\&前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或只是重復問題或零亂混雜或與問題無關。說明學生基本上無法理解和解決問題,這是最低級的水平,可認為學生不具有回答該問題的能力。\&單一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中只涉及了構成問題之許多要點中的一個。說明學生找到一個線索就立即跳到結論上去,考慮問題既不廣也不深。\&多點結構水平\&指學習結果中涉及了構成問題的若干要點,但學生只是簡單羅列這些要點,而這些要點似乎是相互獨立、并無關聯(lián)的。說明學生在問題中找到越來越多的正確的相關特征, 但是這些特征彼此分離,不能將它們有機整合起來。\&關聯(lián)結構水平\&指學生的學習結果中涉及構成問題的若干要點,并且能夠把這些要點組織成一個連貫一致的整體。說明學生能把問題的各部分內容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對問題有一個整體意義。這一層次表明學生真正理解了問題 。\&拓展抽象結構水平\&學生能將關聯(lián)的結構整體概括到一個更高的抽象水平,并且使這種概括拓展到一個新的主題或領域,這一層次的學生表現出很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

      這五種水平按照層級逐步提升,構成了一個學習水平連續(xù)發(fā)展的整體,從前結構水平到單一結構水平到多元結構水平是量變,而從多元結構水平到關聯(lián)結構水平到拓展抽象結構水平則是質變。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五個學習水平構成的層級結構亦可用圖1表示。

      圖1 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層級結構模型

      二、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學習中的運用

      SOLO分類評價理論一方面可用于對學習結果進行質性評價,另一方面SOLO層級的遞進過程又揭示了人們學習水平逐漸深化和提高的途徑,因此若能按SOLO層級的含義尋找出具體學習任務中的SOLO層級要求,那么學生的學習只需拾級而上,便能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高效學習;那么這種構想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學習中該如何實現呢?

      要實現這種構想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學習中的每個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該如何確定?因為只有找準這個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才能發(fā)揮SOLO層級的引導提升功能,引導學習按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進程進行,才能實現高效學習。

      蘇教版高中化學1必修教材中,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放在介紹“物質的量濃度”定義學習之后,在“活動與探究”欄目中用文字和圖示順次介紹五個實驗步驟(計算、稱量、溶解、移液,定容);并要求學生歸納“配制溶液過程中注意事項”的內容;這樣的編寫顯然是沒有將探究方向設定在配制的五個步驟上,而是設定在五個步驟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上,因此學習中應讓學生親手進行溶液的配制操作,學會正確操作,體會易錯之處,并思考并探究歸納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值得注意的是,蘇教版教科書正文及“練習與實踐”中的題目,均未涉及介紹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內容;可以看出,蘇教版教科書這樣編寫與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化學1主題2化學實驗基礎內容標準“2.初步學會溶液配制等實驗技能”及相應活動與探究建議“③實驗探究: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是一致的。

      既然探究方向設定在五個步驟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上,又考慮到它是定量實驗且安全性方面并無特別危險,因此操作中注意事項的探究就應當是圍繞“盡可能減小誤差”展開;另外從與初中學的“配制一定溶質質量百分含量的溶液”對比來看,這個實驗中遇到的唯一新儀器就是容量瓶(教材中有專圖),因此探究與容量瓶有關的移液和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是該實驗學習的重難點,下面就以該實驗學習的重難點——“探究移液和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為例設計每個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進而實現引導學生拾級而上,自覺進行由量變到質變、高效學習的目的。

      表2 探究移液和定容操作中注意事項的SOLO層級所對應的具體學習要求

      [分類評價層次\&具體特征\&移液\&定容\&知識\&操作\&知識\&操作\&前結構水平\&不會描述圖示移液操作\&不會移液操作\&不會描述圖示定容操作\&不會定容操作\&單一結構水平\&描述或圖示移液操作不夠全面或有些錯誤\&移液操作中有些錯誤\&描述圖示定容操作不夠全面或有些錯誤\&定容操作中有些錯誤\&多點結構水平\&能較為全面描述或圖示移液操作要點(玻璃棒不靠到容量瓶口,燒杯尖嘴要靠到玻璃棒,移液前同溫,洗滌液也要移入)\&會正確進行移液操作\&能較為全面描述圖示定容操作要點(容量瓶要放置在水平桌面,稀釋至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水,凹液面最低點、刻度線與眼晴三者成水平直線)\&會正確進行定容操作\&關聯(lián)結構水平\&在多點結構水平的基礎上能抓住“盡可能使溶質完全移入容量瓶”這個核心將移液操作各個要點聯(lián)系起來。\&能在配制過程中正確進行移液操作(含移液前同溫,洗滌2-3次,洗滌液也要移入)\&在多點結構水平的基礎上能抓住“盡可能準確標定溶液體積”這個核心將定容操作各個要點聯(lián)系起來。\&能在配制過程中正確進行定容操作(含輕輕振蕩容量瓶、稀釋、定容、再搖勻)\&將誤操作與最終濃度的誤差情況相聯(lián)系,分析誤差,并歸納出移液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將誤操作與最終濃度的誤差情況相聯(lián)系,分析誤差,并歸納出定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拓展抽象結構水平\&抽象出誤差分析的模式:誤操作→直接影響的量及其誤差情況→借助定量實驗的原理公式→分析最終結果的誤差情況。并能將其拓展應用于本實驗的其他操作或其他定量實驗的誤差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通過閱讀、繪圖和動手操作,不斷地糾正、完善便可完成從前結構水平到單一結構水平到多點結構水平的提升,然而由多點結構水平到關聯(lián)結構水平的提升、由關聯(lián)結構水平到拓展抽象結構水平的提升,都是需要進行思維層面的深度學習才能達成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進行方法的點撥和問題的引導,常用的方法是“關鍵的操作步驟應增設對比實驗”和“易錯的操作步驟要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具體如用“對比實驗方法讓學生體會細頸的精確”,“使用有色溶質用對比實驗方法對比洗前、洗后溶解容器內余液顏色”,讓學生體會“洗滌2-3次,洗滌液也要移入”的緣由;而問題的設計常源于正、誤操作對溶質物質的量或溶液體積的不同影響。

      [參 考 文 獻]

      [1]黃愛民.國內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中學化學應用研究的綜述[J].化學教學,2013(1).

      [2]黃愛民.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交流匯報環(huán)節(jié)的運用[J].中學化學,2011(2).

      (責任編輯:張華偉)

      猜你喜歡
      移液定容
      一種自動稱重移液設備設計與實現
      基于圖像監(jiān)測的微量移液技術的研究
      你一直想知道的移液知識
      自動化對人工操作的沖擊液體處理系統(tǒng)提供了更好的樣本制備
      移液槍在小鼠內眥取血中的應用
      有關移液槍使用方法對移液準確性影響的討論
      分布式電源選址與定容的研究現狀綜述
      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分布式電源選址與定容
      基于改進粒子群的分布式電源選址定容優(yōu)化
      基于LD-SAPSO的分布式電源選址和定容
      盘山县| 武穴市| 乐东| 德州市| 鹤壁市| 浦江县| 化德县| 治多县| 额尔古纳市| 襄汾县| 皮山县| 黄梅县| 灌云县| 格尔木市| 宁海县| 金堂县| 扎赉特旗| 新田县| 玛纳斯县| 鄂伦春自治旗| 潼关县| 榆树市| 罗定市| 博客| 彭泽县| 孝义市| 龙陵县| 时尚| 天津市| 卢湾区| 辽阳县| 青田县| 新津县| 昌图县| 临沭县| 土默特右旗| 乌鲁木齐市| 清原| 宁武县| 阿城市|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