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軍
俗話說:“人而無德,生而何益?!币粋€人如果沒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即使學問很高本領很強,也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要建筑自己的“人格長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提升個人修養(yǎng),為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
一、教師:道德引領,行為示范,科學調(diào)控
作為品德課程的老師,我們要具備良好素養(yǎng):要是一位“圣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要是一位“通才”,廣泛涉獵各學科知識;要是一位“智者”,善于引導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要是一位“辯手”,為自己的見解旁征博引;要是一位“仁者”,愛所有成長中的學生。
課堂上,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活動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控。在學生活動時要仔細觀察,出現(xiàn)問題后不要隨便責怪以免傷害孩子,要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在深入發(fā)掘問題的內(nèi)涵,適時追問、認知、明理、導行、實踐的基礎上,將品德學科課堂活動做實、做透。
二、學生:自主研習,合作探究,共同進步
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為了不教。”對于學生,我思考更多的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一個持續(xù)的學習者、主動的探究者、自覺的合作者。學生品德課程成績優(yōu)異的顯性標志是知行合一,在學校、家庭、社會得到良好口碑;隱性標志即是對社會現(xiàn)象、時事政治、道德行為等能很快做出準確的判斷,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1.預習單夯實基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效預習是成功課堂的基礎。為此,筆者編寫了非常簡明的品社課程預習要求:
通讀全文標疑點,趣味知識畫橫線,細讀深思加批注,學有所成笑開顏。
預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教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實事求是地說,品德課程每課時的容量都是相當大的,有效的預習能夠為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2.活動單指導學法
當然,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賴于對學生的細致要求,教師此時必須成為高明的設計師或精明的會計師,適時對全體學生提出要求,細化每一個步驟,具體如下:
(1)完整地讀活動單上的要求,自己要明確該活動有哪些具體要求。
(2)獨立完成自主思考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收獲,保持安靜。
(3)完成后起立,靜靜地等待交流。
(4)組內(nèi)有3~4人完成,組長就立刻召集學生討論。討論時由組長點名有序回答。
(5)交流完畢后全組朝前坐正,目視老師,表明你們組已準備匯報。
(6)匯報時注意語句完整,必須有提示性話語提醒你的同學注意聽你的匯報,比如:“大家請聽好……”“請看這里……”“請大家注意……”等等。
(7)如果你對匯報人的意見有異議,要當即指出,不必等匯報完畢再指出,可以立即展開辯論。
(8)交流完畢后,全體學生必須及時訂正。
在此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長“傳幫帶”的作用。此時,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極為必要。在會議中,要求組長率先垂范,并注意調(diào)控,務必做到:
(1)要督促組員以最快速度完成活動單。
(2)組內(nèi)有3~4人完成了就召集討論。
(3)討論時要注意有序,明顯錯誤的觀點要及時修正,討論完畢后要迅速確定匯報代表。
3.作業(yè)單鞏固質(zhì)量
對于活動中的習題及每節(jié)課后的“檢測反饋”,必須讓學生充分閱讀題干,標記題干中的關鍵詞,搞清題目的要求。如讀圖題,關鍵要學會讀圖,搞清已知什么信息,能得到什么信息。看例題也是一樣。書面作業(yè)的一貫要求是:端正態(tài)度,書寫認真,格式正確,畫線用直尺,作圖用鉛筆。
監(jiān)督的最高境界應是自我監(jiān)督,評價亦然。每節(jié)課程、每次作業(yè)學生必須進行自我評價,不是簡單地評定等級,也不是隨意涂抹幾顆星,而要進行說明性評價,并需得到小組伙伴和學習小組長的肯定,以發(fā)揮自我監(jiān)督、民主評議、組長評鑒的最大效益。
品德課程教學中,每周兩節(jié)課的學習時間本身有限,如果再將課堂時間利用在認讀生字、組織教學、批評指正上,必將是極大的時間浪費。因此,師生品德課堂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極有裨益的。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吳窯鎮(zhèn)鳳毛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