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之聲
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楊浦杯”上海第八屆非職業(yè)管樂團隊比賽在上音實驗小學舉行。前年9月才開始籌建的民航上海中專校友管樂團在這一人才濟濟的大賽中排名榜首,喜訊傳來,我也為之高興。
個中緣由
我認識民航上海中專管樂團的孩子已經10多年了,當年他們不過就是十五六歲的孩子,但如今在各大民航、機場都可以見到他們,他們有的已經成為人父、人母。有時候,見面時他們還是親切地對我說:“老師好,我是您的學生,您一定不記得我了,但我還記得您給我們講課的場景……”記得那年汶川大地震時,我正好在四川,那天回上海的機票是在下午五點,因為地震,飛機飛不了,于是我每天“例行公事”地去機場看看能否起飛。有一天,我正好遇到民航上海中專管樂團以前的學生,她正在雙流機場值班,還給了我最好的建議。因此,我一直很感激這些樂團的孩子。
周老師是民航上海中專管樂團的音樂老師,在他的努力下,樂團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學校樂團,一直“殺入”上海市的重點團隊,其中甘苦可想而知,但我每次見到他,他還是樂呵呵地向我訴說樂團孩子們的可愛之處。
這次比賽如果和以往一樣,周老師不會太擔心,可是這次情況比較特殊。他告訴我:“比賽組委會在賽前發(fā)出邀請,鑒于民航上海中專今年已停止招生,目前在校的團員人數(shù)達不到參賽要求。這事情還真的有點棘手!最后,在各屆校友們的強烈呼吁和院黨委的幫助下,特別是藝術總監(jiān)林友聲老師的關懷指導下,我們報名歸入到社會綜合組才解決了這一問題?!庇谑?,校友管樂團的名稱也應運而生,團員主要由優(yōu)秀畢業(yè)生和當前在校的中專、高職學生組成。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對管樂團抱有深厚的感情,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經?;啬感:同F(xiàn)役團員一起參加排練,緩解了管樂團目前建設發(fā)展中舉步維艱的局面,這一“摻沙子”的方式也保證了管樂團的生機和活力,更將“以老帶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學弟學妹們中發(fā)揚光大。
在比賽前的兩個多月集訓時間里,新老團員每次排練都能確保九成以上準時參加。有許多在職的老團員都是下班后連晚飯也顧不上吃就直接趕來排練,有的在前一天晚班的情況下只回家睡了二三個小時就匆匆趕來,排練結束后又緊接著去上班。還有的團員的孩子尚在牙牙學語,排練時丈夫帶著孩子陪同前來,“全家?!钡膱鼍白屌啪殢d倍添溫馨。最為感人的是原中專管樂團06年級聲部長萬嘉倫、打擊樂聲部09年級團員陸璘彬,他們都是在前一天通宵上班后奔赴比賽場地參賽。
11月30日,在團委汪寧老師的指揮下,樂團演奏了管樂合奏曲《波斯序曲》和《康定情歌》?!犊刀ㄇ楦琛肥巧蟼€世紀30年代誕生于四川康定的民歌,流傳以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表演形式,樂團此次演奏的是著名作曲家陳丹老師改編的管樂版本,作品在主旋律不變的情況下,加入了優(yōu)美的和聲,使樂曲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富有情感。雖然兩首樂曲的演奏時間只有短短的13分鐘,但校友管樂團忽而大氣磅礴、忽而委婉細膩的演奏風格,激動人心,感人至深,表達出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舞臺沖擊力,全場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學生樂團也需要轉型
民航上海中專管樂團成立于1995年4月,2003年5月被評為“上海市學生藝術團”(重點團隊),2006年5月榮獲“上海市首批群眾性優(yōu)秀文藝團隊”稱號。管樂團以“做好人、讀好書、吹好樂”為團訓,以“上海一流,國內領先”為發(fā)展目標,成立至今已先后參加過300多場校內外文藝演出和禮儀吹奏活動,并在國內國際賽事中屢屢獲獎。
他們在管樂作品的形式、選題和再創(chuàng)作方面與時俱進,探索以西樂的形式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以《軍訓歸來》《管樂繽紛七彩路》等原創(chuàng)作品的形式推出獨樹一幟的文化產品,激發(fā)學生對管樂藝術的熱愛之情。2011年,團員莊佳辰在第五屆全國校園藝術節(jié)西洋樂器高中組比賽中獲一等獎。2012年,團員過瑋依以第二名的好成績榮獲首屆“中國
管樂杯”中小學生獨奏展演長笛高中組銀獎。在最近3年的上海市學生藝術單項比賽中,管樂團先后推薦了30多名團員參加了西樂項目高中組的專場比賽,共有15人次獲得金、銀、銅獎。
在2012年暑假舉行的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上海市活動暨上海市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顧青、周克勤老師帶領管樂團的40名團員和全市14個學生藝術團同臺競技,角逐西樂專場的獎項。年輕的汪寧老師頂住了初次登臺指揮的巨大壓力,指揮團員們演奏了上海歌劇院國家一級指揮林友聲先生改編的器樂協(xié)奏名曲《波斯序曲》,將曲目的藝術感染力和舞臺沖擊力表達得淋漓盡致,以出色的表演榮獲市級學生藝術團組的一等獎,同時還獲得了教育部頒發(fā)的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學甲組)二等獎。
不斷提升管樂團的軟實力
管樂團長期以來采取嚴格的半軍事化管理模式,實行業(yè)余團隊專業(yè)化管理,在強化內部管理中采取了三項有效措施:
(一)以制度建設保障內部管理工作的科學高效
近年來,學校進一步完善并制定了第二課堂活動管理規(guī)定、藝術團指導教師聘任和考核規(guī)定、校園文化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等文件,為管樂團的科學管理和健康發(fā)展提供了具體指導。2010年8月,師生們共同策劃,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編印了《上海市學生藝術團民航上海中專管樂團團員管理手冊》(第一版)。在推廣使用的4年里,這本《團員管理手冊》在加強對團員日常動態(tài)管理的同時,也為團員考評和各類評優(yōu)評獎提供了更為科學和具體的事實依據(jù),對于記錄團隊發(fā)展歷程、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團隊發(fā)展活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管樂團師生還逐步探索建立了日常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及分類歸檔體系,將建團以來的各類資料劃分為7個大類別、37個小類進行分門別類收集保存,并將早期的文字材料逐步加工成電子版,基本實現(xiàn)了建團以來檔案資料積累及日常管理的“數(shù)字化”,增強了管理工作的方便性、規(guī)范性、長效性,提升了管理效能,為下一步編寫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學生管樂團校本教材打好堅實的基礎。
另外,管樂團目前已擁有130多種中外管樂譜,并在不斷收集補充和整理完善之中。2011年管樂團啟動了“管樂團樂譜資料數(shù)字化建設管理工程”,對每份樂譜進行編碼、校對、審核、裝訂,之后再進行資料掃描和計算機信息錄入、樂譜編排等工作,當前一套檢索查閱等功能相對齊全的“樂譜數(shù)字化管理系統(tǒng)”已初具規(guī)?!,F(xiàn)在只要在系統(tǒng)中輸入和樂譜相關的主題詞,就能很快地查閱到這份樂譜的詳細信息,例如聲部構成、作品出處、作者背景、內容介紹等,為最終建成管樂團的數(shù)字化樂譜資料庫提供了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持。endprint
(二)以艱苦的訓練促進團員業(yè)務水平不斷提高
在團員的日常教育管理中,第一,不搞“終身制”,每學期團員都要以單獨演奏的形式進行業(yè)務匯報,采用專業(yè)藝術團體的優(yōu)勝劣汰制;第二,不準無故請假或缺席,確保團隊步調一致,講求團隊意識;第三,嚴守校紀校規(guī),不能因學藝而影響文化學習,并規(guī)定兩門課程成績不及格者退出樂團。團員們在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下,堅持每天下午的分聲部訓練和每周一次的分聲部指導老師輔導課,每周堅持全團常規(guī)排練一次,寒、暑假中和重大演出、比賽前都要進行強化集訓,從不間斷,以此來培養(yǎng)團員們嚴明的紀律、干練的作風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每年冬季,全體團員在指導老師帶領下,堅持在放學后進行長跑鍛煉,強筋健骨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攻堅克難的戰(zhàn)斗力。
(三)多方重視,齊抓共管,保證管樂團的平穩(wěn)發(fā)展
學校黨委書記親自擔任團長,長期以來把管樂團作為校園文化和素質教育特色展示的品牌欄目來建設。管樂團指導老師經常和班主任、任課老師聯(lián)系,互通團員在班級和團內的情況,針對一些團員在紀律、訓練、學習等方面出現(xiàn)的狀況,共同商議制訂幫教措施,幫助團員迎頭趕上。
以平和、真誠的心和團員家長溝通交流,把自己對學生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展現(xiàn)給家長,讓家長深切地感受到老師的一片苦心,從而使管樂團工作得到了家長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秉承“以老帶新、以優(yōu)幫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新老團員之間結對子開展助學幫
扶活動,實現(xiàn)了全體團員文化學習和業(yè)務水平上“不放棄、不放松、抓質量、抓管理”的工作目標。探索創(chuàng)新優(yōu)秀團員的評選模式,樂團編寫了《管樂團優(yōu)秀團員考核辦法》,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首先由團員本人提出推優(yōu)申請,然后按年度業(yè)務考核成績、考勤記錄、藝術總監(jiān)意見、所在年級組老師意見、團員互評成績等測算個人總分,經過重重篩選評比后將符合推薦條件的團員名單在校內進行公示,公示通過后再上報至學校藝術團團部審核。細致完整的工作流程使每年優(yōu)秀團員的評選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通過多方位齊抓共管,確立了管樂團在校內的地位,促使團員向著“德藝雙馨,學有所長”的民航應用型人才方向發(fā)展。
管樂團還在立足校園的同時,以兼收并蓄的開放思維面向社會辦團,在團隊建設上采取了三項有效舉措:
(一)特聘專家悉心指導,打造管樂名師工程
管樂團藝術教育師資的配備采用專、兼職相結合的方式,和中國管樂協(xié)會、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亞太管樂協(xié)會等社會團體保持密切聯(lián)系,先后聘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公安部金盾藝術團、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歌劇院的多位專家作為指導老師和藝術顧問,并定期推薦校內藝術教師參加本市西樂中心教研組舉辦的各種培訓和研修活動,建立了一支實力雄厚的名師隊伍,確保了教學質量。
(二)注重運用社會文化力量辦團,探索多元化的團隊建設模式
管樂團充分運用社會尤其是民航企業(yè)的文化藝術陣地資源,以校企文化共建、軍地文化共建的模式,積極參與各類演出活動,以演促練,開辟了學校藝術教育活動的新平臺。
近年來,樂團還和公安部金盾藝術團、武警上海市總隊政治部文工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軍地文化合作共建,雙方互派藝術指導老師前往策劃、編排,互派最優(yōu)秀的演員、最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獻演。部隊戰(zhàn)士“正、勤、嚴、細、實”的作風深深感染和熏陶了學生,而學生的青春風采也帶給了軍營多姿多彩的活力。
(三)實施“彩虹行動計劃”工程,以開放求共享,提升管樂團軟實力
近年來,市教委除了每年在教育附加費中撥給5萬元管樂團建設基本費用之外,還對管樂團在各項重大比賽中的獲獎項目進行了獎勵。從2011年起,市教委每年下達給學?!皩W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基地建設工程”專項資金12萬元,專門用于管樂團在藝術教育實踐活動中實施青少年藝術教育“彩虹行動計劃”工程。管樂團在接受上級扶持的同時也主動反哺社會,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謀求學生藝術教育成果的共建共享,先后接待了多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藝教老師來訪考察以及面向全市開展管樂藝術教育的示范教學活動。
傳承創(chuàng)新,開疆擴土
當前,我國正處在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征程中,正是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2012年5月9日,上海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民航上海中等專業(yè)學校30多年的辦學基礎上組建成立。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重大轉變,管樂團也正面臨著轉型發(fā)展的機遇和巨大挑戰(zhàn)。中專建制正式撤銷后,管樂團失去了從應屆初中畢業(yè)生中招收藝術類特長生的來源依托,當前新學院能夠招考錄取到的高中(中職)優(yōu)質管樂儲備生源鳳毛麟角,每年中專團員畢業(yè)離校后各聲部演奏員更加捉襟見肘,“人才荒”對整個樂團的建設水平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如何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早日走出建設發(fā)展中的困境,這是管樂團當前面臨的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
面對如此境地,管樂團正在謀劃設點布局、促進交流合作、優(yōu)化中高職藝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下功夫,積極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以嶄新的姿態(tài)和面貌出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
(一)廣泛開展對外宣傳,傳遞校園文化的正能量
通過進一步加強和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管樂專業(yè)委員會等社會藝術團體的聯(lián)系交流,充分發(fā)揮“民間智囊”在建言獻策方面的作用,通過擴大學院在高校中的知名度來進一步提升管樂團在招生中的吸引力。
(二)建立民航上海中專校友管樂團,采用“摻沙子”的方式保證管樂團的生機和活力
(三)開展中高職管樂藝術教育試點,構建中高職管樂藝術特長生的“蓄水池”
近日,作為上海構建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五年一貫制的中高職貫通教育辦學模式將由目前的小規(guī)模試點轉為全面鼓勵放開,這為學院下一步擴大辦學規(guī)模、構建上海民航職教集團奠定了基礎。經過可行性調研,學院決定與航空服務學校、大眾工業(yè)學校、工商信息學校等6所開辦民航相關專業(yè)或具有其他辦學特色的中職學校開展中高職貫通教育合作,這對管樂團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如果申報獲批,管樂團將嘗試與這些有合作辦學關系的中職學校在管樂藝術教育領域內開展對接共建,以“3+2”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模式來探索管樂藝術教育的“五年一貫制”課外培育模式,著力推進中、高職院校間校園文化的雙向交流,逐步實現(xiàn)院校雙方“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合作互惠,共建多贏”的藝術教育和學生藝術團活動的新模式。通過定點指導,扶持中、高職院校管樂團做大、做強,發(fā)揮好管樂藝術特長生的“蓄水池”效應,搭建中、高職院校間管樂人才的“立交橋”和“直通車”,為學校管樂團的轉型發(fā)展做好充足的人才儲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