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順
榮祿闖宮
公元1900年5月20日深夜,暴雨如注、電閃雷鳴。在這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凄風苦雨之夜,大清內(nèi)務府總管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榮祿正憂心忡忡地在府內(nèi)踱來踱去。約一個時辰后,這位重量級的大清權臣終于下定決心,決定冒雨夜闖儲秀宮,向慈禧太后面奏剛剛得到的大清甲級絕密情報。
榮祿有何軍機大事要在雨夜急稟慈禧老佛爺呢?原來,在兩個時辰之前,榮祿的心腹江蘇糧道羅嘉杰派三公子羅樹仁火急火燎地送來一份甲級絕密情報,這份情報顯示:世界列強已私下達成共識,即將采取聯(lián)合行動,用武力逼迫守舊的慈禧太后將大清國的實權交出,由新派人物領袖光緒皇帝主持朝政。滿腹丘壑的榮祿當然知道,一旦老佛爺失勢,必然樹倒猢猻散,他這個反對維新的慈禧死黨必然會由座上客淪為階下囚,甚至還會被押上望鄉(xiāng)臺。
在榮祿夜闖儲秀宮時,慈禧太后并沒入睡。倒不是她為國操勞而日夜辦公,而是她近來沒來由地心驚肉跳,難入夢鄉(xiāng)。當慈禧太后將榮祿引入密室后,榮祿膽戰(zhàn)心驚地向老佛爺面奏了這份甲級絕密情報。果然不出榮祿所料,見過無數(shù)大風大浪的慈禧太后看完這份情報后也驚呆了;但老佛爺畢竟老謀深算,她迅速穩(wěn)定了情緒,立即與榮祿密謀如何應對這件棘手的“國際難題”。當慈禧太后將她的“應急方案”和盤托出后,榮祿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他傻站在老佛爺面前,腦子一片空白。他做夢也沒想到,一向畏懼洋人的慈禧太后此時竟敢向多國洋人逞強斗狠。榮祿想,早在幾十年前,大清國的國力比現(xiàn)在還略強些,英吉利和法蘭西這兩個狗強盜就曾找了個借口,殺氣騰騰地攻入北京,逼得慈禧和咸豐皇帝倉皇逃竄到承德避暑山莊,一路上受盡顛沛流離之苦,還害得咸豐帝病死在外。現(xiàn)在大清國較往年更是日薄西山,已“國將不國”,而此時慈禧太后卻為何敢向多國洋鬼子叫板,向世界列強宣戰(zhàn)?
其實,并不是慈禧太后現(xiàn)在腰板硬了,而是她被榮祿雨夜急呈的那份絕密情報給逼的。慈禧深知,當年英法聯(lián)軍盡管把她和咸豐皇帝攆出京城,但這兩個強盜還是承認咸豐政權的,而現(xiàn)在列強已準備不承認她從光緒皇帝手中搶奪的政權,她即將失去和多國洋鬼子討價還價的資格,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個魚死網(wǎng)破!
慈禧宣戰(zhàn)
在第二天的御前會議上,慈禧太后先開了個吹風會,透露了大清國將向世界列強宣戰(zhàn)的消息,頓時,朝堂上下一片哭聲。群臣在失態(tài)慟哭之余,紛紛向慈禧太后表忠心,決心為了保衛(wèi)慈禧太后,和各國的洋鬼子拼了!
1900年6月21日,在朝野一片驚詫聲中,慈禧太后公開宣布:向世界列強宣戰(zhàn)!這是件令地球人都大跌眼鏡的大事,這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將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人們不知“自不量力”的慈禧老佛爺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慈禧太后既然放出狠話,那也不能光打雷不下雨,為了備戰(zhàn),她決定宣招精銳之師進京護駕。但此時的慈禧再昏庸無道,也知道朝廷已無精兵良將可遣。慈禧太后更知道,要與世界列強訓練有素的新式軍隊作戰(zhàn),必須要有一支忠于她的奇兵部隊,這樣的奇兵部隊能從天而降嗎?別以為慈禧太后是在癡人說夢,因為,她的美夢很快就夢想成真。
慈禧太后所倚重的奇兵是哪一支呢?是義和團。就在慈禧太后放出狠話前,宮里宮外已經(jīng)把民間方興未艾的義和團各個神壇壇口的大師兄、大師姐神奇的超人功夫傳得沸沸揚揚,煞有介事。宣戰(zhàn)后的慈禧太后立即委派心腹軍機大臣剛毅和趙舒翹,前往巡視駐扎在河北涿州的義和團,親眼看一看團民刀槍不入法術的真假。按理說,這兩位欽差大臣都是見多識廣的老資格權臣了,理當具有較強的判斷力和辨識能力,可是他倆卻被義和團那套忽悠人的鬼把戲給蒙住了,不知是他倆的眼睛出了問題,還是智商出了問題,他倆在親眼目睹義和團大師兄袒著肚子,裝神弄鬼地拿火銃劈劈啪啪地朝肚皮上開火,而自己卻毫發(fā)未損、談笑自若,如神人一般的異象后,驚為天人,贊不絕口。在大開眼界之后,剛毅和趙舒翹回京面奏慈禧太后,言之鑿鑿地說,義和團上至壇主和大師兄、大師姐,下至各團民在喝過符水后均能刀槍不入,不懼火燒也確有其事。
于是,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各路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北京城,擺開了與世界列強決一死戰(zhàn)的姿態(tài)。
就這樣,手拿大刀長矛的義和團以及裝備低劣的清軍和武器精良的八國聯(lián)軍打了一場又一場不對稱的戰(zhàn)爭。1900年6月17日(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大沽炮臺;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fā)。輕敵的八國聯(lián)軍在廊坊受到義和團和清軍圍攻,損兵折將(史稱“廊坊大捷”)。洋人兵敗后加大兵力一舉占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fā)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占領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和王公大臣遂離京出逃,而派奕劻和李鴻章與八國聯(lián)軍議和。9月,德國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被推為八國聯(lián)軍總司令來華督戰(zhàn)。八國聯(lián)軍由起初三萬之眾陸續(xù)增至十萬,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關、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內(nèi)。此間,俄國又單獨調(diào)集步騎兵十七萬,分六路侵占中國東北。12月八國聯(lián)軍提出《議和大綱》,迫使清政府全盤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清光緒二十七年)簽署了《辛丑條約》。后八國聯(lián)軍除留一部常駐京津、津榆兩線,其余撤兵回國。戰(zhàn)爭結束后,世界列強瓜分了各自在華利益。
原來如此
別以為世界列強與清政府簽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八國聯(lián)軍在中國掠奪了無數(shù)財物,就沉重打擊了慈禧太后,其實,此時此刻的慈禧太后反而“氣定神閑”了。因為,慈禧太后最擔心的事不是國家主權和尊嚴,而是自己的權杖是否失落。她見世界列強雖然在中華大地胡作非為,但卻一直未逼她“還政于光緒”,開始懷疑榮祿向她提供的那份甲級絕密情報的真?zhèn)?。于是,她委派已身患重病的李鴻章徹查這件甲級絕密情報的來龍去脈。徹查結果使李鴻章哭笑不得。通過徹查,李鴻章得知,英國人在中國辦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字林西報》曾先后發(fā)表了一篇內(nèi)容相同的社論,這篇社論亮出了一個觀點,即,希望慈禧太后能“撤簾歸政于帝”。這篇社論被粗通英文的江蘇糧道羅嘉杰看到了,因他對西方傳媒“輿論自由”缺乏了解,誤認為這是世界列強各國政府的意圖,身兼搜集情報任務的羅嘉杰將這篇社論定性為甲級絕密情報,便密抄后急送榮祿,于是,便有了慈禧太后被這件“甲級絕密情報”誤導,向世界列強宣戰(zhàn)的“驚人壯舉”。
其實,在大清帝國沒落之時,世界列強已覬覦中國,而慈禧太后的宣戰(zhàn),只不過是給洋鬼子提供了一個瓜分中國的借口。當慈禧太后從李鴻章口中得知甲級絕密情報的來龍去脈后,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她為了保住自己的權杖,她為了向洋人獻媚,下詔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當李鴻章得知慈禧太后的詔書內(nèi)容后,老淚縱橫,仰天長嘆:“國祚危矣!”1901年11月7日,憂心忡忡的李鴻章病逝。十年后,千瘡百孔的大清王朝終于在風雨飄搖中轟然倒塌……
〔本刊責任編輯 袁小玲〕
〔原載《文史天地》2014年第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