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學生是指那些在學習、思想或行為方面存在偏差的學生,表現(xiàn)為厭學、違紀、打架,甚至偷盜?!皢栴}”學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受不良的社會風氣侵蝕,不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影響,通過學生內(nèi)部的心理活動即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各種消極因素惡性膨脹,逐漸形成所謂雙差生或后進生的,現(xiàn)在的稱謂應該是”問題”學生更為合適。
關鍵詞:“問題”學生;理性;發(fā)展
“問題”學生很讓任課教師頭疼,更讓班主任老師頭疼,可是他確實存在于我們班集體之中,作為一個理性的教師,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正確地進行分析,去尋找解決他們問題的方法,用水滴石穿的教育態(tài)度,鍥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努力實現(xiàn)“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教育目標。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
看法。
“問題”學生會使教師付出努力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促使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形成,教師無法體會到教育的幸福。個別教師對“問題”學生的工作不深入,只管去培養(yǎng)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雖然花費了較多時間和精力,但是問題學生的學科成績?nèi)匀皇怯绊懭嗥骄煽兊闹饕蛩兀處煂λ麄儓笠允膽B(tài)度,更有甚者會對他們置之不理,任其墮落。這樣的結果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老師越不關注他們,他們的成績會越低,教師也就無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好教不好一個樣,努力不努力一個結果,教師職業(yè)倦怠的行為又會增加“問題”學生出現(xiàn)新的問題。
“問題”學生會使班級日常管理增加難度。問題學生雖然在班級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他們能量大,輻射面廣,是集體中的消極因素,常常拖班級的后腿甚至影響學校聲譽。他們一般精力充沛,活動能力強,處事機靈,膽子大,重感情講義氣,要教育好他們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細致的和更需要耐心的教育工作。所以對于一個老師來說,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所需的工作量和精力是巨大的。
“問題”學生的問題何在?醫(yī)生看病要找到患者的病因才能下藥,教師找不到問題學生的問題所在以及形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就無從談起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了。問題學生的問題十之八九來自家庭,這些孩子很多是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無父母家庭,或是在家庭中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家庭暴力時常在他們身上發(fā)生,他們看不到家庭中的榜樣,得不到正面的教育和引導,沒有遠大的人生目標,很容易沾染上壞習慣,究其根源,他們是由愛的缺失造成的。但是,這些孩子絕大多數(shù)都很聰明,他們也都想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他們也很自負,自尊心也很強,也很想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也很想獲得成功的喜悅。
“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從何處入手?我們分析了問題學生的成因,他們不是單一的問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愛的缺失,這就要求教師用愛心搭起溝通的橋梁,對他們多一份關注,多一分關心。所以,對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要從感情入手。
如何轉(zhuǎn)化“問題”學生?優(yōu)秀的學生都是一樣的,“問題”學生各有各的問題,認真分析、尋找每個問題學生的根源,以此為根據(jù),針對不同的問題學生制訂出相應的教育計劃。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要建立問題學生轉(zhuǎn)化、成長記錄袋,便于教師掌控教育進度,也可以讓學生定期來參觀自己的成長記錄袋,讓他們了解自己,對比自己前后的差異,增強他們自律、自我轉(zhuǎn)化的信心,感受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和重視。
教育是一種大愛,教育關愛的是每一個學生,舍棄了一部分學生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問題學生轉(zhuǎn)化的過程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也是一個化蛹為蝶的過程,每一個問題學生的最終轉(zhuǎn)化都是一個生命創(chuàng)新的過程,生命因此而精彩,這就是我們對問題學生教育價值的詮釋。
作者簡介:張國強,男,1974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陜西省城固縣高科希望小學,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