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代版刻楷書對中國書法創(chuàng)作風格的影響

      2014-11-01 12:17:00劉元堂
      藝術百家 2014年3期
      關鍵詞:刀法楷書書法

      劉元堂

      (1.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濟南250100;2.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13)

      中國版刻書法,肇祖于李唐,奠基于五代,盛行于宋,旁及遼、西夏、金,延袤于元、明、清,時間跨度約為1300多年,甚至在西方印刷術逐漸盛行的晚清、民國仍在延續(xù)。凡物之初,無不簡樸。唐代版刻書法處于初期階段,主要運用于佛經和民間用書,水平不高。五代時期,版刻書法開始運用于儒家經典的刷印,寫刻精良。惜國祚不久,無深入發(fā)展。宋代是中國版刻書法發(fā)展最為輝煌的時期,版刻楷書也隨之達到巔峰狀態(tài)。北宋和南宋早期的版刻楷書,字體和刀法主要法乳歐、顏、柳等唐楷,自我面貌不顯。南宋中后期,版刻楷書的刀法特征開始日趨明顯,刀法方楞,橫畫末端的凸起三角形等典型特征開始形成。

      版刻書法本是經寫本書法雕版印刷而來,版刻書法可以看作對寫本書法的“二次”乃至“三次”創(chuàng)作。寫本書法對版刻書法的影響不言而喻?!岸蝿?chuàng)作”主要是刻工的鐫刻,“三次創(chuàng)作”則可以看作印工的刷印。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的刻工以刀代筆,以刀鋒來表現筆鋒,工具不同,載體不同,必然會對寫本書法進行某些程度的改變。版刻書法一經形成,在它被當做范本時,又不可避免地會對寫本書法產生影響。比如寫手在寫樣時,要考慮到刻工的鐫刻方便,不得不將筆畫的形狀按照版刻書法的形狀書寫。版刻楷書特有的橫畫末端凸起夸張的三角形,本來是不符合筆法自然應帶規(guī)律的,但為了便于鐫刻,寫手寫樣時也寫作這種形狀。而一些文人書家,則將某些版刻書法特征加以強化,從而變?yōu)樽约侯H具個性的書法面貌。

      正如藤枝晃先生所說:“早期的印刷品,都要被當作制作寫本的標準本,所以必須使用正確的字體,一般都使用楷書書寫?!雹僮运未癜嬗∷⒋笈d開始,童蒙教育不免要以版刻書籍為教材。版刻書籍大都是官方允許使用的嚴肅字體,端正謹嚴,美觀統(tǒng)一,對讀書者尤其學童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甚至以其為字帖,進行臨摹和學習。因此,版刻書法不僅書寫內容有承載文獻傳播之功,其藝術性對書法史的發(fā)展也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相對而言,宋代版刻楷書大都出自名手良工,刷印精美,煥然如法帖,對宋代書法學習者所產生的影響功不可沒。表現在知名書家身上,他們不僅在幼時可能接受過版刻書法的潛移默化,成年后在繕寫自己或師友著作底稿時,也要遵循版刻書法的一些特有規(guī)律。時間既久,日常書寫不免帶有濃厚的版刻書法意韻。以岳珂為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其楷書《郡符帖》(圖 1),紙本,縱 30.3 厘米,寬 49.5 厘米。雖為宋代信札“劄子”格式,但書法具有典型的版刻書法特征,一部分橫畫的末端寫成三角形,與南宋中期兩浙地區(qū)扁平一路版刻楷書風格極其接近,尤其最后的一行銜名更是如此。聯系到岳氏曾將自著《玉楮詩稿》八卷手書上版,不難看出其與版刻書法之間的密切關系。又如宋末著名畫家鄭思肖②。其代表作《墨蘭圖》的落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一卷”(圖2),用筆、結體完全模仿版刻書法特征,較早開創(chuàng)了以版刻書法題寫畫款的先河。直至今天,這種題款方式還被許多畫家所采用。

      圖1 岳珂寫本楷書《郡符帖》

      圖2 鄭思肖《墨蘭圖》(局部)

      圖3 宋刻本《駱賓王文集》手鈔序

      在宋代一些普通書手的作品里,版刻楷書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臺灣中央圖書館所藏寫本《宋太宗皇帝實錄》,原80卷,現存12卷。每卷后有書寫人、初對人、覆對人姓名。避諱至理宗止,故可推斷為理宗時所鈔。字體仿歐字,平平直直,輕輕勻勻,若施以刀法,必是典型的宋末版刻書法。

      宋代版刻楷書對元代的影響,首先要提到趙孟頫。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博學多才,能詩善畫。書法各體兼善,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合稱楷書四大家,為元代書壇領袖。日本上之坊藏北宋開寶五年(972)刻本《熾盛光佛頂大威德銷災吉祥陀羅尼經》,與趙氏書風非常相似。在趙氏出生前二十年,即宋端平元年(1234),九江郡齋刻印了《自警篇》一書,書前、書后各有作者趙善璙行書序、跋一篇,字大比錢,筆畫圓潤,不激不厲,娟秀流美。字形、氣息都與趙松雪的行書極其接近。趙善璙,字德純,本為宗室后裔,徙居歙縣。嘉定元年(1208)進士。為德清縣簿,后除大理評事,累官書郎。趙孟頫是否見過《自警篇》、其書法是否受其影響,筆者沒有進行考證,但這種相似不是簡單的“暗合”所能予以解釋的。

      趙氏喜歡收藏宋版書,《兩漢書》、《文選》、《杜詩》等都曾是其插架之物。其中《文選》卷二十三后有其小行楷跋云:“霜月如雪,夜讀阮嗣宗《詠懷詩》,九咽皆作清冷。而是書玉楮銀鉤,若與燈月相映,助我清吟之興不淺。”③可見趙氏對宋代版刻書法多有關注。據范景中先生考證,趙孟頫正是受自藏宋版《漢書》等影響,而書寫出別具一格的小楷作品《汲黯傳》。④此種觀點是很令人信服的。

      趙氏不僅書法風格受宋代版刻楷書之影響,而且親自手書上版參加刻書活動。如《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即是為其夫人管道升所寫,后經海云寺住持大延募工上版。至于其楷書“趙體”被元代及后來各代長期用作版刻書體,更證明了趙氏與版刻書法的不解之緣。

      圖4 金農《花卉圖冊》題款

      圖5 “紹興府鎮(zhèn)越堂官書”朱文印

      元代刻書,福建建安一帶將南宋末期版刻書風與趙松雪書風相結合,字體秀麗,刀法圓活。而杭州地區(qū)仍延南宋舊習,字體刀法一如既往,以至于元初版刻書法風格與宋代末期不易分別。如《中國版刻圖錄》圖版二七四“大德重校圣濟總錄”條云:“此書實系大德間杭州官版,紙墨瑩潔,字畫方整,頗似宋時浙本風格。”⑤至元末,字形變圓、刀法漫漶,與宋本之方整遒勁有了較大的差別。四川地區(qū)版刻書法因宋末戰(zhàn)亂,在元代逐漸聲名不顯了。

      明代早期,無論是建陽坊本,還是內府經廠本,皆以趙孟頫書風為尚,宋代版刻書風除了極少數地區(qū)仍有承襲外,幾乎被人們所忘卻。至弘治、正德年間,李夢陽等人不滿長期統(tǒng)治文壇的“臺閣體”,振臂一呼,提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主張,何景明、徐楨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與之呼應,號稱“前七子”。嘉靖、隆慶年間,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后七子”,主張“文宗北宋,詩仿初唐”。在文壇復古運動的推動下,大量唐人詩文集得以翻刻。而唐人詩文集以南宋杭州地區(qū)坊間鐫刻最夥,因此南宋末期書棚體在明代中期的翻刻宋本風潮中,得以振興。但在不斷覆刻的過程中,為了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刻工左手按尺,右手持刀,先刻直線、后刻橫線,對本來已接近方板的書棚體進行了改造,橫輕豎重、橫平豎直、撇捺直挺、棱角峻厲、板滯不靈的宋體字應運而生。具體說來,嘉靖之仿宋體因直接覆刻南宋書棚本,刀法雖不靈活,但尚存書棚體之筆意。萬歷版仿宋字出自嘉靖版,字畫之硬直,字形之斬方,以及橫畫末端之三角形,皆比嘉靖版更呆板,已成機械圖案,與今日之宋體字已經極為接近。⑥

      明代摹刻宋本,也有字形、刀法盡忠于原刻者,字畫精細,幾可亂真。如王漁洋《分甘余話》卷三有曰:“近無錫秦氏摹宋刻小本《九經》,剞劂最精,點畫不茍。聞其版已為大力者負之而趨。余曾見宋刻于倪檢討雁園粲許,與秦刻方幅正同,然青出于藍而青于藍矣?!雹?/p>

      倘若說明代刻本使宋代版刻楷書的藝術性更加削弱的話,那么明末以毛氏汲古閣為代表的部分影宋抄補本,則將宋代版刻書法的藝術性加以發(fā)揮,節(jié)奏加強,行氣順暢,如宋刻本《駱賓王文集》(國圖藏)的序(圖3)、目錄前兩頁及卷六至十為毛氏汲古閣影宋抄,含蓄而不失靈活,堪稱小楷之佳作。

      清代刻書,宋體字更加呆板無生氣。一些以寫版刻書法著稱的書手如侯官林佶、黃岡陶子麟等,借鑒了宋代版刻楷書和仿宋體的某些特點,施以己意,風格獨特。尤值一提的是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金農(1687-1763),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終身布衣。工詩文書法,精于鑒別。書法諸體兼?zhèn)?,?chuàng)“漆書”。五十三歲后工畫。為揚州八怪之首。金農曾模仿宋代版刻楷書意韻,自寫《冬心集》付梓。在其《花卉圖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等畫的楷書落款中(圖4),橫畫末端為三角形等版刻書法的特征是顯而易見的。直至今日,以孔六慶、老圃等為代表的少數畫家,繼承了鄭思肖、金農等人的傳統(tǒng),仍然模仿宋代版刻楷書來題寫畫款。

      宋代版刻楷書的影響,還體現在印章的印文中。從傳世作品來看,北宋時期,一些印工在版刻佛經上鈐下的姓名印,便是以版刻楷書入印。南宋時期,官府收藏印也開始以版刻楷書入印。如宋紹興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唐書》(國圖藏)卷十一、二十一、二十七、三十一、三十二、四十、五十四、五十七等頁皆鈐有“紹興府鎮(zhèn)越堂官書”朱文印(圖5)。印高15.2厘米,寬9.2厘米。宋刻本《青山集》(國圖藏)卷八、卷十三、卷二十三卷首鈐有“嘉興府學官書,準/令不許借出,咸淳貳/年拾壹月旦日重印。官?!敝煳挠?。印高14厘米,寬4.5厘米。最下的“官”字形大而占三行,筆畫厚重,有強調作用。這種傳統(tǒng)一直保持到今天,莊重用途的公章和私章多使用仿宋體。一些篆刻家則以獨到的審美眼光,對宋代版刻楷書進行藝術加工后入印,使之煥發(fā)出藝術的光芒。著名畫家周京新先生的兩方常用印“京新之印”(朱)、“周京新印”(白)(圖6)便是最好的說明。

      圖6 周京新先生常用印

      另外,隨著一些宋刻佛典或書籍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地⑧,宋代版刻楷書不免也會對這些國家的書法產生影響。

      ① [日]藤枝晃著、李運博譯《漢字的文化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頁。

      ②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亡國之思。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③ 葉德輝《書林清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118頁。

      ④ 范景中《書籍之為藝術——趙孟頫的藏書與〈汲黯傳〉》,《新美術》,2009年第4期。

      ⑤ 北京圖書館編《中國版刻圖錄》第一冊,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⑥ 李清志《古書版本鑒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74-75頁。

      ⑦ 轉引自王紹曾、杜澤遜編《漁洋讀書記》,青島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頁。

      ⑧ 如《開寶藏》在初雕不久,便由日本沙門奝然帶回國,并先后五次傳入高麗。見李富華、何梅《漢文大藏經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頁。另外,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fā)明及其影響》(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年版)對此有專門論述。

      猜你喜歡
      刀法楷書書法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刀法
      簡析陶刻作品《楓橋花瓶》的刀法特色
      楷書的筆勢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4
      楷書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每日揮刀五百下
      山海經(2016年6期)2016-11-26 09:42:30
      用勁刻
      讀者(2016年10期)2016-04-28 21:35:10
      泰和县| 镇宁| 栾川县| 乌鲁木齐县| 中江县| 东海县| 旬阳县| 洞头县| 城固县| 罗源县| 德格县| 邢台市| 宝山区| 民权县| 开阳县| 久治县| 寻甸| 石景山区| 介休市| 遂平县| 洞口县| 梅州市| 扶绥县| 拉孜县| 含山县| 牟定县| 亳州市| 邻水| 正定县| 望谟县| 周至县| 保定市| 苍山县| 凤冈县| 玉溪市| 南昌县| 陇川县| 喀喇| 宽甸| 达州市|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