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qū)醫(yī)院(102200)楊玉妹 杜鵬斌 王青華 趙志環(huán)
近年來,高血壓的患病率呈日益漸長的趨勢,在我國高血壓的高發(fā)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少數(shù)高血壓患者通過飲食療法或藥物治療等可使血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內(nèi),預防高血壓的發(fā)作;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壓控制不好,導致高血壓的頻繁發(fā)作,甚至血壓突然升高而導致死亡[1]。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有關,依從性越好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越好[2]。為更好的防治高血壓,我院在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了心理護理干預,旨在探究心理干預護理對治療依從性及效果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將上半年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齡51~80歲,平均年齡為(67.5±6.9)歲。將下半年收治的5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為(66.6±7.2)歲。經(jīng)高血壓診斷標準確診高血壓1級患者有23例,高血壓2級40例,高血壓3級37例,所有入院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接受研究。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1 兩組患者的降壓效果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治療依從性的情況比較 [例(%)]
附表3 經(jīng)護理后兩組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 [例(%)]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一般常規(guī)護理,包括定期血壓測定、囑咐患者用藥及隨訪等。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以心理干預護理,常規(guī)護理同上。此外,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護理前不同的心理變化制定心理護理干預,首先護士鼓勵和開導患者,消除其焦慮、抑郁及恐懼情緒,幫助其建立健康信念及克服疾病的信心。其次,護士應親切、誠懇、熱情的為患者服務,講解高血壓知識,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同時與患者家屬溝通,幫助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及心理。對高血壓盲目樂觀或缺乏知識的患者,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說明遵醫(yī)行為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使患者堅持長期用藥、合理休息及良好的生活方式。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前后的血壓變化情況,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治療后血壓控制、疾病知曉、合理生活及并發(fā)癥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經(jīng)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組間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降壓效果比較 護理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較對照組降低的更明顯,降壓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治療依從性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jīng)心理干預護理后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自覺服藥的患者明顯較對照組多,基本上沒有未服藥的患者,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2。
2.3 經(jīng)護理后兩組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在疾病知曉、合理生活等方面觀察組均較對照組好,且觀察組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3。
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應首先消除原發(fā)病,再針對患者高血壓分級、自身狀況及遵醫(yī)行為等因素制定治療方案。高血壓的治療除了選用有效的降壓藥外,還需患者遵照醫(yī)囑按時合理服用降壓藥,即可有效的控制高血壓病情的復發(fā)及發(fā)展[3][4]。高血壓是一種人群中常見的慢性病,一般病情發(fā)展較慢、病程長,一旦被確診為高血壓,患者需長期服藥。在服藥過程中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就是治療依從性問題,部分患者因對高血壓認識的缺乏,對藥物治療不夠重視,存在血壓高時服藥、不高時不服藥的錯誤想法,部分患者在血壓降至正常無任何癥狀后常自行停用降壓藥,易導致病情的復發(fā)[5]。干預護理對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具有很好的效果?;颊呖稍谧o士的提醒下定時定量服藥,以及定期復查、自測血壓等,同時指導患者合理休息、適當鍛煉及改良生活方式。在護理干預中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心理干預在患者藥物降壓治療過程中作用較大,可進一步加強藥物療效,控制患者血壓[6][7]。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況較為特殊,對治療的依從性很容易受心理因素的影響,故及時了解患者心理變化特征,有利于醫(yī)護人員干預調(diào)整其心態(tài),并對其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護士通過自身的語言、態(tài)度、行為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和幫助,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心理護理還可通過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而緩解疼痛及焦慮[8][9][10]。本研究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實施心理干預后,降壓效果較對照組更為顯著,血壓控制更好。從研究所得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觀察組血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主動服藥率均較對照組高。經(jīng)心理護理后,患者更容易積極配合治療,依從率明顯提高,高于一般護理。經(jīng)3個月的心理干預治療后,患者合理生活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對照組少。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因素是影響高血壓治療的一個重要因素,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降壓效果顯著,且明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對患者合理生活具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