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摘 要: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工具,是信息傳遞的紐帶,其作為知識的承載介質(zhì),具有教育性、知識性和啟迪性。生物課堂教學活動要使用要語言,而良好的應用該工具能夠讓教學活動更加的順利高效,因此我們需要對生物課堂教學藝術性語言的使用進行學習和研究,讓其更加的科學、嚴謹。該文就生物課堂教學藝術性語言的妙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生物教學 語言藝術 特點 妙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b)-0121-01
在探討生物課堂教學藝術性語言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對語言藝術進行一些簡單的討論,藝術性語言是具有美感,能給人啟迪的語言,將其和生物課程教學進行結合,能夠讓其承載知識信息,所以還具備了知識性和教育性。生物課堂使用的教學語言必須要能夠滿足以下的一些特點需求。
1 生物課堂教學藝術性語言特點
1.1 科學性
科學性,這是教學中使用語言的基本特征。語言的科學性主要是指課堂上的語言必須規(guī)范、準確、完整。
生物是一門學科,研究的是生物方面的內(nèi)容,具有科學性,生物教學必然要使用要科學術語,因此科學性的語言在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使用的科學性語言應該是能夠?qū)⒔虒W內(nèi)容主體以及生物學規(guī)律進行很好的闡述,使用語言來對一些生物進行解釋和描述,使其更加生動,貼近現(xiàn)實情況。語言準確性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生物教學教師除了能夠有扎實的課本知識基礎外,還應該能夠?qū)π碌母拍?、信息、觀念進行了解和學習,不斷的將其轉(zhuǎn)化為自身的東西,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自然的闡述和描繪出來。
1.2 嚴謹性
教學語言的嚴謹性是在科學性的基礎上,即對具體課本中的概念、生物規(guī)律的解釋,生物現(xiàn)象的描述,不僅要準確,更重要的是要嚴謹恰當。比如,“能量”不等同于“能源”、胚囊”不等同于“囊胚”、“脂肪”不等同于“脂質(zhì)”。二是指對概念的描述要確切、肯定,不能出現(xiàn)“可能”、“也許”、“應該”之類的非確定性詞語,避免學生獲得的信息無法準確幫助他們進行知識理解和建構。同時,還要注意一些限制語的使用,以避免把問題絕對化。
1.3 生動性和趣味性
生動的教學總是能夠吸引大家的興趣,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也是能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功底,能夠?qū)⒄n本上的抽象內(nèi)容進行具化的描述,且容易理解。生物課使用的語言生動是必須的,而趣味性需要以科學性和嚴謹性為基礎,不能夠?qū)?nèi)容進行過大的夸大和篡改,使其故意有趣,和實際偏離,因此這需要教師去多琢磨。
在講到氣體交換時,我們可以將氣孔比喻成與外界氣體交換的窗戶,將氣孔的關閉的行為比喻成人類的雙手合十。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較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較為抽象的氣體交換行為。這樣的例子在生物教學中還有很多,作為教師要求我們用扎實的基本功,將課本知識生活化,善于去挖掘和發(fā)現(xiàn)這樣的例子,最終來服務于我們的教學,運用生動的教學語言讓我們的學生更加輕松的去學習和理解,達到新知識的構建的目的。
生物的課堂語言的藝術性不僅體現(xiàn)在語言的生動性,更重要的是語言的風趣性上。在講到植物的時候,我曾做過這樣的講訴,植物是生物生存的基礎。但是植物的命運是不幸的,植物從來不會主動地惹是生非,但是其他生物若想活下來,即使不直接食用植物,也得攝取靠植物生活的生物。植物永遠處十食物鏈的最底層。課堂的語言的生動風趣可以使本已較為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同時更重要的是可以創(chuàng)造相對較為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進而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
1.4 情感性
生物課程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進行相互的交流過程中,會有情感的交流,教師除了在課堂對學生給予關系,課后也應該主動關心學生,對其心理進行啟迪。通過使用情感性的語言來將情感升華,可以增加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拂去心靈的塵埃。能夠感染人的語言和富有激情的語言,都是可以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共鳴其內(nèi)心,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
2 增強生物課堂語言應用的藝術性
2.1 科學性中滲透趣味性
在生物的講解中,毋庸置疑,語言的科學性是放在首位的,通過準確地表述讓學生明白生物學規(guī)律和各種生命現(xiàn)象。但是要把相對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就要求我們教師深刻挖掘教材,靈活運用課本知識,通過生動、風趣的語言將相對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深入淺出。學生喜歡風趣幽默的對話,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也是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通過各種方法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的知識積累更加容易。進行知識傳遞的時候應該準確,語言不要模棱兩可。適當?shù)氖褂帽扔鞯日Z言技巧,可以很多抽象的、深奧的基礎知識化難為易,方便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嚴肅的面孔,刻板的語言,會讓學生感枯燥和乏味。學生學習如果是以興趣為基礎,則會獲得非常好的動力,因此真正能夠引導學生的還是興趣。學生抱有興趣來學習,其思維更加活躍,觀察能力也更強,記憶更加深刻,這些都是可以讓教學變得簡單的事情。
2.2 教育中滲透情感性和藝術性
生物教學和生命不可分割。生物教育既是一種既得知識的傳遞,也是一種生命的感悟。學生學習到的還有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尊重。這些是非常寶貴的品質(zhì),也是我們進行生物教學的重要目的。
生物課堂教學中除了有生命的美,還應該有語言的美,我們學習的時候,很難看到實物,使用語境和語言來對其進行描述是我們使用比較多的方式,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有意識的去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情境,讓學生能夠通過語言的藝術性來引發(fā)想象,這樣可以獲得較為美好的感受。
3 生物課堂語言藝術的優(yōu)化
教師使用藝術性的語言來進行教學是一種方式,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讓課程可以順利的完成。
藝術性語言的使用必須嚴謹,不要邏輯不清,應該調(diào)理清除,脈絡清晰。嚴密性除了有邏輯性外,還要符合事實,這些要求如果無法達到,則會讓教學內(nèi)容變得模糊,學生抓不住脈絡,也就無法很好的學習,所以需要得當?shù)谋硎鰜頌榻虒W服務,讓語言更加具有說服力。
筆者覺得生物教學語言藝術性是一個教師所應該掌握的技能。教師能夠從以下幾點來進行改進。第一,增強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是我們所需要進行教學的主要方式,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表達清晰,將自己要表達的內(nèi)容準確的表達出來,也就是詞必須達意。第二,增加自己的邏輯性。語言前后銜接應該和合理,邏輯強烈。第三,增加優(yōu)美感。語言在達到以上兩個要求后,就應該使用一些優(yōu)美的詞匯來進行講解。這些過程需要一點一點的鍛煉和積累,要有意識的去向這幾個方面靠近。
此次筆者對于生物教學的課堂藝術性語言妙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硪恍椭嵘虒W活動質(zhì)量。語言的妙用可以讓課程教學更加的輕松愉快,學習的學習效率也比較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