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丟
馬孔多是作家馬爾克斯的作品《枯枝敗葉》中一個虛構(gòu)的拉美小鎮(zhèn),和??思{的約克納帕塔法縣、奧內(nèi)蒂的圣瑪利亞城一樣,都是世界文學(xué)作品中大名鼎鼎的“虛無之地”。它們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卻長久地存在于讀者的心里。
如果說這部作品很真實,有人可能會疑惑,它與“真實”能掛上鉤嗎?它的作者不是一直被視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嗎?但是的確,馬爾克斯比任何人更接近真實。馬爾克斯本人也一直強調(diào),他是不折不扣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的真實是通過魔幻的情節(jié)和對細節(jié)的描寫來迂回體現(xiàn)的。
馬爾克斯是個極度擅長細節(jié)描寫的作家,有人說書中的細節(jié)描寫體察入微到了近乎恐怖的地步,比攝像機還要精細。盡管攝像機可以精確捕捉人物的一舉一動,但是對于觀眾來說,這只是一種客觀的紀錄,而馬爾克斯則不然,他會摘取那些你最熟悉卻又不會去留意的細節(jié),一股腦塞到你的視線中,例如他在書中提到的那個平平常常的下午:“鎮(zhèn)上的婦女們欠起身來,嘴邊淌著口水,面頰上印著枕頭上的繡花花紋?!弊髡哒峭ㄟ^這些細枝末節(jié)體現(xiàn)真實,從而拉近了讀者與書的距離。
無聊、孤獨、乏味是馬孔多小鎮(zhèn)的標(biāo)簽,這里生活的人個個行為怪誕,愛和恨都偏執(zhí)狹隘,他們的生活可以輕易被外來的“枯枝敗葉”摧毀得一塌糊涂,卻沒有任何重建生活的希望和勇氣。他們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退出現(xiàn)實生活,直到退無可退。
有人說,世界那么大,為什么作者要局限在那個小小的虛構(gòu)的地方,始終不走出去呢,為什么作者的小說中永遠是美國南方的某個小鎮(zhèn)。但是當(dāng)年歲漸長,經(jīng)歷了更多的事情,去過更多的地方,你就會理解,這里或那里,沒什么不同,無論過去或未來、地點和人物怎么改變,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 作者筆下的馬孔多那個小鎮(zhèn),就是我們的世界。
這個小鎮(zhèn)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它就是這個世界的縮影,里面盛滿了愛與寬恕。
馬爾克斯:我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成為世界上最好的作家
“從寫《枯枝敗葉》的那一刻起,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沒有人可以阻攔我?!边@是偉大作家馬爾克斯自己說的話,他最著名的作品正是《百年孤獨》。
很多年后,談到《枯枝敗葉》,馬爾克斯說的最多的都是他年少時在哥倫比亞的那段歲月。那時候,他還是一名記者,白天在街上溜,晚上去個大車店,把皮包抵押在柜上,就找床躺下睡覺。
那個被抵押的皮包里唯一的東西就是《枯枝敗葉》的手稿。那時的馬爾克斯還年輕,《枯枝敗葉》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他曾說,寫這部小說時,搭進了一切他所會的技巧。他對這部小說的投入,不計后果,傾其所有,仿佛第二天世界就要毀滅似的。1973年, 45歲的馬爾克斯回過頭來談自己的作品,他仍然說《枯枝敗葉》是他最喜歡的小說:“那是我最真誠、最自然的小說?!?/p>
作者簡介
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zhèn)阿拉卡塔卡;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隨父母遷居蘇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xué),1948年因內(nèi)戰(zhàn)輟學(xué),進入報界;1955年出版《枯枝敗葉》,60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獨》問世,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2014年4月17日去世,享年87歲。
圖書信息
《枯枝敗葉》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成名作,描述了馬孔多鎮(zhèn)一家祖孫三代在一個大夫死后為其收殮的半小時內(nèi)發(fā)生的故事。這部作品被視為“已具備《百年孤獨》的雛形”,也開啟了馬爾克斯日后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道路。endprint